分享

有抑郁倾向的人,常说3句“口头禅”,若你身边有,别以为是玩笑

 lyfd2003 2022-08-16 发布于上海

动,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抑郁症相当常见,因此尽早干预很关键。

患有抑郁症的人,经常会说这三句口头禅——

  • “好没意思啊”

抑郁患者会变得特别敏感,过度思考,多思多虑,总感觉世界与自己格格不入,活着的每一天,做着的每一件事都是煎熬。


  • “我好累啊”

“我感觉没有力气了,呼吸都觉得累”这是很多抑郁患者的自述。对于他们而言,迎接新的一天是一件让人想逃避的事情,每天都感觉到绝望,每天都不愿意醒来。

  • “我真是一个没用的人”

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用消极眼光看待自己,是非常危险的。患有抑郁的人,总会觉得自己没有,抱着自怨自艾的态度,人容易失去信心,变得越发自卑。


除了口头禅,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分辨呢?可以看看有没有出现以下症状(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

①核心症状

1、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低落;

2、几乎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乐趣都明显减少。

②其他症状

1、几乎每天失眠或嗜睡;

2、没节食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也可能是增加),或几乎每天食欲减退或增加;

3、几乎每天都会感觉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内疚;

4、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思考能力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

5、反复出现轻生的念头甚至是行为;

6、几乎每天都会有反应迟钝、动作迟缓等迟滞表现,或表现为坐立不安等激越行为;

7、每天就算没有过度运动,也觉得疲劳、精力不足。

如果核心症状任一条,加上其他症状,总共加起来符合≥5条,则很有可能会成为抑郁症患者。


三、抑郁症正在不断“青年化”,家长需重视

抑郁症离青少年有多远?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曾发过一篇中国儿童自杀报——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在我国,未成年人的抑郁症相关统计并不完整,但一件件血淋淋的案例都在警示着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不要按自己的理想化去养。

作为家长,其实特别重要的就是要了解你的孩子,把自己的焦虑放下,给孩子做一个很好的示范,让孩子看着你、模仿你,跟他们一起面对困难、面对问题。


另外,对于抑郁症患者本身,除了坚持药物治疗外,要想走出情绪阴霾,日常不妨做好这几点:

1、停止自责

当得知自己有抑郁倾向,不要自责自己为什么会得病,而是告诉身边的人“我需要帮助了”。

2、简化生活

学会改变自己,给自己减压,让一切从简,不要把所有的事物想得过于复杂。

3、规律作息

即便是“生病”,身体还是要规律作息,吃饭、睡觉都要按照生物钟,以免变得越来越懒散。

4、参与社交

与亲朋好友多聚会,多外出走走,参与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活动,让自己有成就感,恢复自信。


如果发现自己身边有亲人朋友有抑郁倾向,请及时提醒他们或者陪伴他们就医,让他们感受到爱意,重新找回活着的“理由”。

参考资料:

[1]《这不是矫情!每年100万人因它死亡!出现这5种状况要警惕》.科普中国.2020-10-10

[2]《柳叶刀:新冠疫情影响下,全球抑郁症和焦虑症发病率急剧上升》.健康界.2022-02-22

[3]《经常『犯懒』竟可能是抑郁症!7条症状教你分辨》.京医通.2021-09-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