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日方至今拒还从中国掠夺的几百万件文化财产,日本有识之士直言:

 扬眉剑客 2022-08-16 发布于山东
面对日方至今拒还从中国掠夺的几百万件文化财产,日本有识之士直言:物归原主!就在日本战败日到来之际,日本民间组织“中国文物返还运动推进会” 发起人之一、日本“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理事长藤田高景明确表示,日本政府对中方要求返还在中国境内掠夺的大量中国文物持冷漠态度,反映了日方的不负责任和不真诚。他说,日本政府必须调查、公布并归还在以前的侵略战争中从中国掠夺的文物。
 
在藤田高景看来,一件具有全球价值的文物的真正主人,是最初创造和存在的地方和国家,不应该被滞留在掠夺者的地方或国家。他说,从别国掠夺的文物必须物归原主,这才是合理、正义的原则。
 
事实上,从1895年到1945年的半个世纪里,日本通过发动“甲午战争”、参与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的狂潮、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系列侵华战争,不仅对我国和人民造成了巨大创伤,还掠走了大量的文化财产。据统计,被日本侵略者掠夺的文化财产共计1879箱、360万件,而民间流失的文物更是数不胜数。另外,从我国掳掠的金银珠宝数量也非常巨大。
 
在众多被日本掠夺的文物中,“唐鸿胪井刻石”是最具分量的文物之一,曾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块唐碑,记载了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却在甲午海战中被日军作为战利品运至日本,至今流落他乡。要知道,唐鸿胪井石刻比竖立在拉萨大昭寺的“唐蕃会盟碑”还要早100多年,该石刻印证了我国至少从唐代起就对包括辽东半岛在内的辽河流域实施了有效管辖。
 
而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版图早有觊觎之心,当发现他们所攻占的“远东第一要塞”旅顺境内有一块能宣示中国主权的石碑时,顿时气急败坏,一不做二罢休将其掳走,以便隐藏能昭示中国主权的记载,为日后可能分裂中国张本。就这样,鸿胪井碑石一直滞留在日本皇宫,对于中国的声索日方置若罔闻。
 
众所周知,每逢春秋季例行大祭及8月15日战败日,日本政客都会“拜鬼”,前往靖国神社参拜战犯。今天是日本战败77周年纪念日,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包括日本现任内阁大臣高市早苗在内的多名政客当天参拜了靖国神社。在此之前,日本新任经济产业大臣也参拜了靖国神社。而靖国神社门前的一对石狮子曾是日本侵略者从辽宁海城三学寺掠夺来的,与其一同被掳走的还有一只小的,被放在甲午战争日军战地指挥官山县有朋的老家山梨县的个人博物馆里。
 
海城三学寺的石狮子,曾作为守卫我国辽东地界的“神兽”,当时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它们被掠夺到靖国神社,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觊觎我国领土的野心。100多年来,承载了“甲午之耻”的石狮子就这么憋屈地蹲守在靖国神社门前,也深深伤害着华夏民族子孙的感情。 
 
早在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就出台了《现代国际法归还文物的原则》,其中规定:“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然而英、法、美、日等主要“文物流入国”却借口所谓的“文物国际主义”,对归还的声音置之不理。2002年,英法美等国还联合发布声明,反对将艺术品、特别是古代文物归还原属国。他们狡辩说,文物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收藏没有国界,并声称自己的文物保护技术和设备先进,有利于更好地保存文物。对此,藤田高景认为,这是掠夺国为自己开脱罪责的强盗逻辑。他说,让文物回归故土才能呈现其记录历史和传承文明的价值。
 
实际上,不仅日本,英法美等西方列强也都或多或少地从我国掠夺了金银财宝和重要文物,其中英法联军侵华期间掠夺的圆明园文物兔首和鼠首就是明证。截至目前,在各方不懈努力下,圆明园12兽首已有7个回归祖国,另外5个还在讨还之中。
 
文物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文化发展的见证和载体,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民族的智慧,理应属于该国所有。而西方国家为了占为己有,强词夺理,至今不还,这是对国际规则的践踏,彰显了侵略者的掠夺本性。而从另一角度来看,英法美日等国强占他国文物不还,坐实了他们的强盗历史,烙下了不光彩的印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