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博轻享版

 Trading 2022-08-16 发布于河北
价格战VS技术战

我最讨厌的一句话:我一做就会白菜价。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一做利润就提高。


或者: 我一做技术就提升。



国内流行的商业竞争模式:价格战。


通过价格战把对手搞死,然后再提价。



特斯拉在中国是拿不到融资的,因为你没有市场占有率。

但是特斯拉成功之后,国内模仿的项目就容易拿到投资,如果你市场占有率高,钱一点也不愁。



在国内找投资,投资人最喜欢的问题:美国有没有对标的项目,我给你钱你多久市场占有率第一,多久把对手干死?

团购的千团大战、租赁单车的浪费之战……互联网行业玩的很转。



其实除了互联网,传统行业这么多年一直这样。



以前,利润空间大,出口不是那么内卷,现在越来越卷,我们经常希望价格战干死对手,然后在占有率高的背景下扣利润。



我以前在徕卡光学的事业部卖给了美国丹纳赫集团(Danaher),丹纳赫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全球科学与技术的创新者,在健康、环境和工业应用等高要求且富有吸引力的领域,拥有众多闻名世界的品牌。

丹纳赫集团是全球最成功的实业型并购整合公司,也是“赋能式”并购之王。

玩技术资本的高手。



丹纳赫的采购有一个系统:招投标。

这个系统就是供应商同一时间在丹纳赫招投标网站上竞标,谁最后价格低,谁中标。



我对这个系统持保留意见,有利有弊吧。

我告诉老外,徕卡光学的零件是:小批量、高难度。

不适合这样的竞标,这样会有很多麻烦,会有很多供应商低价中标,然后质量问题会很多,后续会很麻烦。



老外不信,老外说:供应商不傻,会根据自己的技术水平、效率、不良率管控、持续改善降低成本的,不会低于成本中标的。



我说:那是欧美企业,不会没利润出价,国内很多供应商会在竞价的时候不断压价,低于成本都敢出价。

都是先把对手干死的理念。



后来好几个项目出事了,供应商不挣钱开始不配合要涨价,不涨价就会在原材料上做手脚,因为产品要求高,原材料很贵,不允许用回收料头,供应商就偷偷加回收料头。



这些屁股老外不会擦,后来还是我擦的,换供应商成本很高,PPAP批准下来时间很长,测试费也不低,最后算下来,多方亏。

没有一方赢。



我喜欢技术战,价格的降低是通过技术升级、不良率降低、效率提高……得来的。



技术需要储备
以前工作的一家美资企业,技术储备基本上都是五年左右,产品利润非常可观,一旦中国企业学会模仿,陷入价格战了,立马转产新的技术,国内厂家价格战卷的差不多了,再去模仿新的技术。



没有可观的利润谈研发都是空中楼阁,都是在模仿。

人家一年研发费用1亿美金,你一年利润还没有1000万,你告诉我你的研发实力牛逼,我是不信的。



价格战的商业氛围,一时半会改不了,这会让行业陷入恶性循环,没利润,哪里来的研发投入?哪里来的技术提升?

咋办?继续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