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背景 主要结果 1、 PacBio 16S rRNA全长测序比单V4区测序具有更高的分类分辨率。 ![]() 2、 三种测序方法均表明,水涝后对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涝渍后两种土壤(中性/酸性)根际地杆菌Geobacter相对丰度均有所增加。 ![]() 3 、共发生网络的模块化分析显示,当使用单V4测序时,涝渍增加了一些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相对丰度,而使用PacBio 16S测序方法时,增加了磷循环相关微生物的数量。 ![]() 4 、核心微生物分析进一步揭示,不同物种的富集成员可能在维持细菌群落结构和生态功能的稳定性方面起着核心作用。 本研究探讨了水涝条件下根际富集的微生物在帮助大豆抵御胁迫中的作用。此外,与二代多样性测序相比,全长16S测序提供了更好的准确性,并能够从复杂的环境微生物组样本中进行准确的物种水平鉴定。 参考文献:Effects of Waterlogging on Soybean Rhizosphere Bacterial Community Using V4, LoopSeq, and PacBio 16S rRNA Sequence. 发表期刊:Microbiol Spectrum (IF= 5.465) 发表时间:2022年2月23日 样本类型:大豆根际土 DOI:10.1128/spectrum.02011-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