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仪式感、酒文化、穿工服、集体相亲,原来你是这样的《诗经》

 雪忆柔 2022-08-16 发布于黑龙江

爱上《诗经》缘于邓丽君演唱的那首《在水一方》,“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在靡靡之音的萦绕中,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曲,充盈着十足古风味,不禁将听者带回了三千年前的西周,令人忍不住再次翻阅《诗经》,感受那独具韵味的礼乐文化。

笔者实拍

翻开《诗经是一本故事书》,你可以单纯地欣赏《诗经》的文字之美,也可以细品每首诗歌背后的礼乐故事。总之,我们能在其中品读到的绝不只是朗朗上口的诗歌,更多的是一场与古人的灵魂对话。

一、“朋友圈”的仪式感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当下,很多人都在讲求“仪式感”,然而与古人相比,我们的“仪式感”纯粹是种应景的体验。

在《芄兰》中,我们看到了古代的“成人礼”,从“男孩”到“男子”的身份转换中,是家族殷切的期望,也是国之栋梁的初成长。

古代的“冠礼”

西周时,男孩子满15岁便被称作“成童”。而一般士人的家族,男孩到了20岁就会举行成人礼,被称作“冠礼”,意味着以后可以戴帽子了。

然而也有人是例外的,那就是国君的儿子,十二三岁就可以举行“冠礼”了,15岁时就要结婚生子了。

皇家的“冠礼”不仅复杂而且严肃,光是准备工作就有很多流程,占卜定日子、邀请宾客、占卜定正宾、再邀请宾客、在宗庙通报冠礼时间等等。等到了正日子,光衣服就需要换三套。

既然说是冠礼,帽子也得有三顶。第一次戴上的帽子,是用黑色麻布做成的缁布冠,第二次则是白鹿皮做的皮弁,第三次是赤黑色的平顶爵弁。

这帽子一旦戴上,无论行为多么孩子气,本质上已经可以算作大人啦。古人的仪式感绝不是流于表面形式,而是切实地将其作为衡量标准,从此严格遵守,非常的务实。

二、古人的“酒文化”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在《瓠叶》一篇中,我们看到了古人的自律与规矩。不管是多大阵仗的酒局,都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记录“不良行为”,倘若有人耍了酒疯、闹了事情是要被列入“失信名单”的。在那个将礼仪奉为至上规则的时代,名声可是胜过生命的。

当然了,消消停停喝酒也必须要遵守规矩。这里面还有个小学问,与一个字有关,叫作“啐”。主人提第一杯酒,客人端起杯,两个人都不能真正地喝第一个,而是要“浅尝”一下,这酒香只可留在唇齿间,绝对不可以咽进肚子里,这就是“啐”的含义了。

当然,喝酒可不是你一杯我一杯的“推杯换盏”,而是要遵守一定的程序。基本流程分为三步:“献”“酢”“酬”。

所谓“献”就是主人敬酒,在周朝最高礼仪不过“三献”而已,也就是主人顶多只能敬三次酒。这“献”的流程就是主人敬酒,客人拜谢,回到自己位置把酒干了,再次起身拜谢,主人还礼,这一轮的折腾够了,也就完成了“献”的仪式。

“酢”就是将“献”的流程反客为主,由客人发起向主人的敬酒。然而这二者有个区别,“献”这一环节,客人必须夸赞一番主人宴请备下的酒菜有多好,而轮到“酢”时,主人就可以略过这个环节了,毕竟自夸也需要勇气。

最后一步的“酬”就略微复杂了些,如果掌握不好这个流程,哪怕宴席规格再高,也会受到嘲笑的。“酬”酒一共需要拜三次,不能多也不能少,哪怕只有两个人对饮,也要严苛地遵守这套规则,想要喝尽兴需得折腾一个时辰,估计喝酒的兴致也没了。

我们在《瓠叶》中看到了,不论宴请主人身份高低、酒席好坏,都是一副卓尔不凡的君子之风,这便是周礼制度下的常态。

三、统一工服才是对工作最起码的尊重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绸直如发。我不见兮,我心不说。

彼都人士,充耳琇实。彼君子女,谓之尹吉。我不见兮,我心苑结。

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我不见兮,言从之迈。

匪伊垂之,带则有余。匪伊卷之,发则有旟。我不见兮,云何盱矣。

现代社会,有很多行业都有标志性的工服,让我们看到那一身装束,就能猜到对方的职业。古代社会也一样,官员们有明显区别于老百姓的服饰装扮,级别不同服装式样、甚至是配饰都会有所不同。那么周朝的官员是怎样的标配呢?

这一篇《都人士》可谓是将一个谦谦君子的衣着容貌描写地格外细致。在西周,穿衣礼仪非常讲究,到了东周,这种严谨就变得宽松的多。

西周的官员们

诗歌中的这位“都人”头上带着黑色的缁布冠,上身穿着黑色的缁衣,这可是当时官员上班的标配,也是下级见上级时要穿的衣服。

大家猜猜他下身穿的什么?也是黑色的裤子吗?答案出乎意料,他穿的是一条白色的裤子。让我们脑补下这个画面,好像缺乏一点时尚感,然而这也正是官员们追求的庄重感呢!

这位身穿“狐裘黄黄”职业套装的官员,着装就非常规范了。他将狐裘穿在了里面,而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色。但是呢,狐裘、羔裘的穿着是有讲究的,颜色和样式都要根据是自己的身份级别进行搭配,一旦穿错了可是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的。

诗歌中的这位“都人”因为遵循着古礼,引得路人纷纷驻足看着他的身影。可见,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整洁严肃的装束不仅能提升身份,还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何乐而不为呢?

四、“非诚勿扰”的相亲模式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古代有相亲大会吗?当然有,就在每年的仲春时节,二、三月份时。而且不仅有,还是由政府部门牵头的,其规模之壮大、受重视程度都胜于当下的综艺节目《非诚勿扰》。

有趣的是,参会的女方相当的积极主动,一旦有了心仪的对象,采取的攻势也是非常猛烈的。毕竟参加相亲大会的都是各家各户的“大龄男女”,但凡能看到一个条件适宜的,当然得早下手为强了。

《溱洧》这一篇描写的就是这样盛大的场面,因郑国的新国都有两条河水,一条被称作溱,一条被称作洧水,于是相亲大会就设在了河岸两侧。为了开放自由恋爱,郑国甚至设置了“奔者不禁”的条件。

我们看诗歌中的这位女子屡次邀请男方去观赏拜神大典,最终两个人成功“牵手”,女子还不忘赠对方定情信物,然后叮嘱对方早早来提亲,不然爹娘就要把她嫁给别人啦,这小女儿姿态也是可爱的紧呢!

当然,如果青年男女看对了眼也绝对不能逾矩,因为一旦在成亲前私定了终身,哪怕八抬大轿也不能算明媒正娶,婚后只能成为男方的妾室了。

所以即便感情正浓,逾礼的事还是很少会发生的,毕竟在封建社会,“正妻”的身份还是非常诱人的。

五、笔者小结

《诗经是一本故事书》的最大特色,就是将晦涩难懂的古文变成了简单易解的白话文,它从饮食文化、生产生活、学习工作、爱情婚姻、日常生活、文史名人等方面剖析了《诗经》所展现的历史文化。唯美文字的背后,是古风礼乐的仪式感。

我们可以一边领略诗歌之美,一边感受周礼文化。在阅读之际,仿佛那一个个文字变成了一幅幅的画卷,缓慢在我们面前舒展开来,我们看到衣冠楚楚的男子在相互作揖,温婉贤淑的女子在织布洗衣,这一片和乐便是礼仪之邦的起始,更是华夏文明的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