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4 野望

 野藤斋主人 2022-08-16 发布于上海

【普通话】

yě jì bó yù hé jiē sè luò mù dú liè dài shí gē 怀huái cǎi wēi

【注释】

野望 身在山野,向四周眺tiào望。东皋 小地名。是作者家乡附近的一个地方。皋:水边地。薄暮 傍晚。薄是迫近的意思。徙倚 徘徊。欲何依 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ʦəʔ]。普通话念zā,何枝可依”意,表达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的彷徨páng huáng心情。秋色 诗中指秋天里树叶的黄色。落晖 落日的光辉。晖:阳光。采薇 周武王灭了商,伯夷、叔齐就隐居首阳山,不吃周朝的粮食,采食薇以维持生活。诗里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薇:巢cháo菜,也叫野豌豆。

【语译】

傍晚时分,独自一人散步东皋,眺望四方;来回地走着,仿佛曹操诗中那只“绕树三匝”的乌鹊。唉!我究竟要依附谁呢?谁又值得我去依附呢?抬眼望,树树都只是显着秋色,山山都只是映着夕阳的馀辉。一派萧瑟景象,好不凄凉!山路上,牧人正赶着牛犊回村来,猎人也让他的马带着禽鸟归家了。可是这些走过的牧人和猎人,我一个也不认识,他们也不认识我。其实,在这世上,我就是一个跟谁都不相干gān的人。我太孤独了。我还是放声高歌,去怀念那采薇的隐士,引为同道吧。

【提示】

王绩是隋唐之际人。这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五言律诗。

当时尚无“律诗”的名称,只称“五言四韵诗”。

这首五律,首联不对仗,尾联也不对仗,都是“散联”(不对仗的一联称为散联)。颔联和颈联都是对仗的,都是“对联”(对仗的一联称为对联)。

首尾两联不对仗,中间两联对仗,这种形式大约一直要到中唐时期才成为律诗写作的规矩。王绩是开了个头。

这首律诗,全篇紧扣“野望”二字来写。

首句“东皋”暗点题中“野”字(东皋地处山野),“望”明点题中“望”字,“薄暮”则交代了“望”的时间。

第二句由“望”生出“徙倚”(徘徊)的动作,复由这动作生出“欲何依”的感叹。

颔联两句写自然景色,是“望”中所见;颈联两句写人事活动,也是由“望”而见的。

尾联两句由“牧人”“猎人”(“猎马”一词中点明有“猎人”在)的与己不相识,加深孤独感,回应首联的“欲何依”,表达隐居不仕的心情

王绩是因为“无所依”才隐居的。隐居出于无奈,无“乐”可言,所以他眼中的景色是凄凉的,他所见的“牧人”“猎人”是跟他漠不相关的。这首诗的情感,跟乐于隐居的陶渊明的田园诗全然不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