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路上,数着三千烦恼丝

 捡些时光 2022-08-16 发布于江西

走星移,人间美好,不期而遇,

与其叹时光飞逝,不如用文字细数当下。

01

夜了,小文妈妈还在屏幕的另一端,对我细数着那数不尽的三千烦恼丝:

 可不,今晚又闹得不愉快,孩子变了脸,先生不开心,自己也郁闷。

为讲述方便,下面就分别以爸爸、妈妈、小文(儿子)作称谓。

说来也是一件小事,七年级的小文放学回来,一家人吃晚餐,小文气咻咻地说起了一件学校发生的事:

今天轮到小组打扫卫生,12点47分了,还没扫完,小组的丽丽说:“等你们要等到牛年马月!” 一把拿起垃圾桶,走着去倒竖垃圾。

“喂喂喂,回来,还没扫完!”小文急忙叫住丽丽。丽丽不听,只管往前走。

“回来,都已经午休了(12点45分午休),没时间跑两趟了,后面的垃圾不用倒了吗?“

”今天检查呀!你要我们班扣分呀!”小文大声说道,丽丽放慢了脚步,但还是往前走。

“就你逞英雄!”小文疾步追上去,抢回了垃圾桶。

02

 “不能随便凶人家,你不要发火,叫他回来就好哇!”爸爸说。

“叫她她不听,还往前走!”小文争辩:“不凶她有用吗?学生会要来检查了,那扣我们班的分怎么办?管她是不是女生,就要凶她,”小文不服气。

 “那你凶她,你自己也生气,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爸爸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伤自己的身体。”

“那要看什么事什么人,这个时候,是要硬气一点,丽丽的做法本来就不对,”妈妈赞同小文的做法。

 “就你知道教孩子!”爸爸怼妈妈,又转头对小文说:“不要凶人,这样是不对的!……”

“你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知道说说说!不说了!”爸爸还要往下说,小文生气地打断爸爸的话。

小文妈妈说,刚开学时儿子还说了一件事:

丽丽上课咳嗽,总是对着小文咳,小文提醒:咳嗽不要总对着人家,要避开来。

丽丽马上怼小文:“那你不要坐这里啊!你可以出去呀!”

小文妈妈觉得如果小文一直斯斯文文的,说道理人家非但不听,还可能被当软柿子捏。那小文在情绪上也很难受,影响学习。待人处世上,还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03

小文妈妈很苦恼,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两人总是不一致,比如小文考了满分,爸爸首先会问,试题很简单吧,班里好多满分吧,小文听了直接拉下脸。

又比如小文说,我今天投进了好几个三分球,爸爸又会说,跟你一起练球的小北投多少个呢,他打球可比你厉害多了吧。

小文听了有时会激将说你来投投看,有时也三缄其口。

小文妈妈有时会跟爸爸沟通意见,说话悠着点。

爸爸说,你是你,我是我,我跟你一样,那家里不变成两个妈妈了,男孩子需要多激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小文七年级了,青春期的孩子了,听不进父母的话,经常也会毫不客气地怼回去,导致不欢而散。

小文妈妈担心 :如果儿子习惯性三缄其口,再不愿开口跟父母讲心里话,从此对父母关闭心扉,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那么跟青春期的孩子讲道理,要如何才能入心呢?

04

今天看到一则视频《我们如何对抗抑郁》(央视频),说抑郁有先天性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后天生活环境所影响的,患者的经历和现实中很多父母孩子的场景雷同,做父母的引以为戒,以此为鉴,摘一段视频如下:

转自央视频

网友说: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叛逆。家长和他讲道理谈心的时候,经常会白费口舌,如何给孩子开导,才能进入孩子的心里呢?

特摘录一些好的建议给小文妈妈看,也供有育儿烦恼的宝妈宝爸们参考:

1、沟通时不要高高在上。和青春期孩子做思想工作,切忌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那样的话,你说得再正确,孩子还是不会听的,反而会对着干。家长应该摆正心态,努力和孩子做平等的朋友,这样的话语,孩子更容易接受。

2、不要发号施令教育孩子,想要真正入到孩子心里去,那就不要发号施令,而是应该拿出春风化雨般的耐心。不要觉得自己是过来人,就可以随意指挥孩子的人生,你是孩子的家长,并不是他人生的主导者!应该多听听孩子是如何想的!

3、不要充满质疑。青春期的孩子,毕竟也是孩子,做事情说话难免会出现想不到的地方。但即便如此,家长还是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信任。不要总是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你越是如此想,你们的亲子关系就会越差,沟通起来也会越困难。你应该首先信任孩子,孩子才能信任你。信任是相互的。

4、从细节上关心孩子。家长照顾未成年的孩子,这是一种责任。但为了能走入孩子的心里,你就必须从细节上也真正照顾关心到孩子!比方说,不随意翻动孩子的抽屉、不偷看孩子的日记本、不当着孩子同学面嘲笑孩子等。这些事情虽然小,但对于孩子来说确实很重要的。

5、尽量不说废话。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说一些大话,这些话语对于孩子来说,就如同废话一样,既入耳也不入脑。等于白说了。要说尽量三句话点到主题,想要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和孩子打太极!那样孩子会很厌恶的。

6、不要唠叨式教育。天下父母同心!为了孩子好一些,哪个父母不操碎心。可也不能因为心里是为孩子好,就整天唠叨他!欲速则不达,说多了孩子反而更加叛逆,反而产生了免疫力。

教育孩子上,你有三千烦恼丝吗,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The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