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脉切开包年年备也没人用,这个抢救包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纳洛酮护理天地 2022-08-16 发布于河南

静脉切开(术)真的都没见过……对我来说,静脉切开包只是永远躺在抢救车里没人用的那个包……

案例

中年女性患者,以车祸伤紧急拨打120入院,入院时查出骨盆骨折、下肢多处挫裂伤,伤者意识模糊,血压80/50mmHg,面色苍白,浑身湿冷,护士给予双路静脉通道补液,给予输血、补液、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

上午九时左右,患者突然出现血压下降,静脉通路因“跑水”仅剩一路,值班护士使尽浑身解数,就是扎不上!

眼见着伤者迅速出现循环衰竭状况,负责穿刺的护士完全找不到可穿刺的静脉,所幸那条原先的通路还可以继续给药,但仅靠一路静脉通路,显然满足不了伤者的救治需要。

危急时刻,赵医生当机立断,打开静脉切开包,在伤者左侧脚踝大隐静脉处为伤者建立一条输血通路,有效保障了伤者的救治。看着输血管内的血液一滴一滴的滴入,在场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抢救时,保证静脉通路畅通是必备条件。这次抢救所幸原来的那组输液没有结束,保留了一条通路,再加上外科医生的果断决策,为伤者的救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尽快开通输血输液通道,医护人员也是想尽了办法。

这事发生在多年前,护理同仁们,静脉切开术,你们那里还在开展吗?

有着10年工龄差不多的护士想必对静脉切开术不陌生。

基层医院有一个简单、快捷的建立静脉通路方法,就是患者休克,护士建不上静脉通路时,紧急情况下,可以请外科医生及时为患者做静脉切开术,直接把头皮针上的输液软管留置入切开的大静脉,可以进行快速补液。静脉切开术,一般选择下肢内踝部位的大隐静脉。

翠花,上酸菜!

上一盘——静脉切开术之相关知识。

神魔时候你会想到上静脉切开?

其实就是静脉切开术的适应症。

1、紧急抢救时    如上述的失血性休克等,急需快速大量输血输液而静脉穿刺有困难者。

2、穿刺困难时  需较长时间维持静脉输液,而表浅静脉和深静脉穿刺有困难,或静脉已堵塞者。

3、其它时刻   施行某些特殊检查。如心导管检查、中心静脉压测定等。

如何进行静脉切开术?

方法

一般选择四肢表浅静脉,最常用的,就是前面提到的内踝前的大隐静脉,因为表浅,固定、操作方便。

下面,以内踝前大隐静脉为例:

1、患者取仰卧位,术侧下肢外旋,拟切开部位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局麻。

2、在内踝前上方3cm处,横形切皮,切口长约2-2.5cm。

3、用小弯钳分离皮下组织,将静脉挑出并在静脉下穿过细丝线2根,用1根先结扎静脉远侧端,暂不剪断丝线,留作安置导管时作牵引用。

4、牵引远侧丝线将静脉提起,用小剪刀在静脉壁上剪一“V”型切口,以无齿镊夹起切口上唇静脉壁,将静脉切开导管快速插入静脉腔,深(长)约5cm,结扎近侧丝线,并将导管缚牢。将备好的输液器接头与导管连接,观察畅通、是否外渗。

5、剪去多余丝线,缝合切口。用1根缝线环绕导管结扎固定。外用敷料覆盖,胶布固定。

拔管

停止使用时,消毒,剪断结扎线,拔管。

局部加压,覆盖纱布包扎、固定。术后7-10天常规拆线或适当延长。

注意事项

1、切口不可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分离皮下组织时,避免损伤静脉。

2、剪开血管时,剪刀口应斜向近心端,切不可过深,以免剪断血管。

3、静脉切开导管插入静脉前,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排气。

4、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预防感染。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2h,如为硅胶管,可适当延长。护理同留置针一样,常规封管、冲管。若发生静脉炎,立即拔管。

静脉切开包亦为抢救包之一。

各家医院抢救室里也备有静脉切开包,就是为紧急时刻,静脉切开输血补液,应急备用。

这就是医院内科室里抢救室备静脉切开包为十大抢救包的缘故。我们也可看到,每次医院检查时,会检查急诊科抢救室里的各种抢救包,其中就有静脉切开包。

话题来了!

你们科还备有静脉切开包吗?你们还采用这种急救开通静脉通道的方法救治休克吗?

貌似随着CVC、PICC、深静脉置管等新技术的开展,这个包的使用率越来越低。

现在,你们还配备这个抢救包吗?你们还在开展静脉切开术吗?

先来看丁香园护理论坛同仁们的热议:

#静脉切开真的都没见过……对我来说只是永远躺在抢救车里没人用的那个包……

#中心静脉置管,骨髓腔穿刺很普遍了,静脉很少切开了。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开展以后,静脉切开就再也没见过了。

#紧急情况下,股动脉穿刺,先把肾上腺素推上去,然后再考虑别的方案。

那你们是不是抢救室还有这个包?

答曰:有,而且我没记错的话,这玩意还写在各种质控里,这个静脉切开包,还真不是你觉得没用想拿掉就能拿掉的。

这是一个临床护士针对此题的真实反映。

静脉切开包年年备,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老规矩,留言里等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