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须是大米饭:浅谈二战日军伙食

 逍遥_书斋 2022-08-16 发布于河南

本文作者:大兵

文章图片1

最近作者因为疫情在集中隔离中,每天三顿盒饭是着实有点嘴馋,正好借着这个时间写一期二战军粮的系列,算是脑补吧!

文章图片2

在小说《亮剑》中,独立团伏击关东军运输队时,政委赵刚曾有这样一段心理独白:

日军士兵的身高虽然普遍矮小,但几乎每个士兵都长得粗壮敦实,肌肉发达,脸上泛着营养良好的油光…相比之下,八路军战士显出身材上的单薄,脸上也呈现出营养不良的菜色…

文章图片3

这其实正是伙食上的差距,这里列举一份1944年关东军731部队基层尉官的一日食谱:

早餐:猪肉丁青菜酱汤、醋拌笋、腌山榆菜、咸梅子、白米饭、咖啡;

午餐:猪肉炒花生米、萝卜炖牛肉、时令蔬菜、水果、白米饭、大麦茶(或甜茶);

晚餐:生乌贼片(或其他种类的鱼生)、葱头炒鸡蛋、烧肉串、白米饭加甜点。

文章图片4

好家伙!日本尽管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高级军官当然吃得更好,但尉官和普通军曹、士兵的伙食标准差别不大,这份食谱虽说和731部队大量进行动物实验、不缺食品原材料有关,也反映出当时日军在驻地伙食之精细。要知道这时的鬼子已经在各个战场捉襟见肘,彻底走下坡路了...

文章图片5

▲高级军官用餐那要讲究身份嘛,看肩章这是一名日军大佐。

文章图片6

▲这是个日军少将,更讲究了。

实际上二战日军的伙食标准比我们通常认为的要高得多,也很科学。

其中日本陆军1938年颁布的《野战伙食标准》一直延续到战争结束,规定在战时驻地士兵每日的配给为:精米660克、大麦210克、鲜肉210克、蔬菜600克、腌菜60克、酱油20克、味增75克、清酒400克、盐5克、糖20克、茶叶3克、香烟20支。

文章图片7

▲这一看就是一帮新兵,感觉比家里吃得好。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还有战地面包炉。

行军状态下的标准为:精米580克、饼干230克、罐头肉150克、干菜120克、梅干45克、酱油40克、味增30克、盐糖茶烟同上。以上配给每个士兵行军状态下要求携带6日份,总重量大约7公斤,加上随身的武器弹药等,完全符合单兵的携行量——难怪鬼子能经常深入根据地“扫荡”,跟随的辎重部队几乎以运输弹药为主,在战场上的自持力还是相当强的。并且鬼子兵在补给顺畅的时候还经常能得到奶糖、水果罐头、乳制品、糕点等“特别慰问”,身体还不结实就怪了。

文章图片10

▲图为日军被称为“杂囊”的斜背包以及装大米的口袋。

文章图片11

▲日军配发的罐头和饼干除自产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美国、澳大利亚直接进口的。

文章图片12

▲行军状态下的日军。

和影视剧作品中的误导不同,其实战争前期日本兵是不进中国老百姓家抢粮的。一是当时中国的老百姓都很穷,就是抢到些粗米杂粮也不符合日军的伙食制作标准;再者就是鬼子也怕被投毒或者占领区百姓故意污染粮食引发恶性传染病。甚至日军每个作战师团下都配有饮水分队,连喝的水都要先过滤净化之后再配发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每天要发8两清酒的原因。我们都知道日本清酒度数很低,就是一顿全干了也喝不醉人(作者的酒量),而清酒又制作较容易,属于蒸馏工艺的一种饮品,实际上起到了部分替代饮水的作用,还醒脑提神、鼓舞士气,何乐而不为呢。

文章图片13

▲这张图中鬼子兵正在化验水质。

文章图片14

▲帆布制的折叠饮水桶。

文章图片15

▲还是这个好喝!

文章图片16

▲这是当年日本“朝日”牌啤酒的广告。

但是随着侵略战争的推进,日军的补给线越拉越长以后,“驻地征用”(鬼子的说法)就成了常态。当时日军在占领区各地都设有“兵站”,其作用就是维持战时经济,为前线解决补给问题;当然这里的“征用”不是抢了老百姓的鸡就地拔毛烤了,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掠夺生活、生产物资,并按照日军的供应标准统一制作。基本上日军所有的作战单位都会兼职搞这种“驻地生产”,因为大部分鬼子兵还是农民出身嘛,干这些食品加工的活还是轻车熟路的。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在驻地制作食物的日军。

而就是为了这口吃食,鬼子兵还跟军部干过“仗”:

都知道日本人喜欢吃大米饭,但其实在明治以前,精米在农业尚不发达的日本社会是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资格享用的,普通百姓只配吃糙米…要是哪个流浪的武士见到农民家有大白米饭吃,拔刀砍了你都不算犯法!可能正是穷苦时期的记忆,日本人在生活好了之后顿顿要吃大米饭,当时很多日本青年当兵也是冲着军队的伙食去的。但是日军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精米缺少维他命、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长期使用容易患上脚气病,并引发缺乏维生素B1的全身疾病——这对于战场上的士兵来说是致命的!

文章图片20

▲当兵不就是为了敞开肚子吃大米饭吗?

于是日军在30年代一度将军粮中的精米换成了糙米,但却遭到了基层士兵的强烈抵制,甚至征兵官在乡下屡屡被打,没办法才改成了每餐必须混食30~40%的大麦…

这觉悟比旧中国时期军阀养兵也高不了多少嘛!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从老照片上看鬼子兵的身材是一个个挺敦实的。

有意思的是,这项规定在日本海军根本执行不下去,军舰上的官兵经常往海里偷偷把大麦倒掉,指挥官就是看见了也只能装着没看见。

那么海军又是怎么在新鲜果蔬更不易获得的环境下解决脚气病的问题呢?

文章图片23

不就是顿顿吃大白米饭不行嘛,那就改吃西餐!日本海军可是在精神和实操上将欧洲海上的贵族精神学了个淋漓尽致——按规定军舰上的午餐官兵一体必须得是西餐,喝蔬菜汤、刀叉切肉、吃面包、配上餐前酒,还得奏乐!

文章图片24

▲伙食好不好看碗碟就知道了。

晚餐则是日式的鱼生和传统料理,但是不提供主食,换句话说日本海军只有早餐可以选择是西式或者日式,才有机会吃到大白米饭,当然不存在陆军那样维生素补充跟不上的问题了。

文章图片25

难怪陆军将领指责这帮“海军马鹿”是败家子!

当然,这样的奢华日子仅限于战争有利的时候。到了1943年瓜达卡纳尔岛战役末期,日军困守在孤岛上补给完全断绝,只能靠海军的驱逐舰乘夜色送来少量的物资,那个时候一天能吃到两个饭团子就不错了。在1944年远征军挫败日军第十五军的战斗中,前线指挥官向军团长牟田口廉也要求补充军粮时,这位号称“爱兵如子”的牟田口廉也竟然说出了“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食草民族,你们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居然报告缺乏食物?”的惊人之语。

文章图片26

▲有着“鬼畜”之称的日军牟田口廉也中将。

实际上牟田口廉也作为日军攻占新加坡的悍将,既不傻也不蠢,这是当时日本整体上后勤供应已跟不上战争进程的写照,说白了连“以战养战”都养不住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日军在占领区“扫荡”的目的,已经从消灭抵抗武装变成了赤裸裸得解决生计问题。甚至在1944年的松山战役期间,国军历时三个月终于攻占了松山主峰上的日军堡垒,却发现此前已“玉碎”的鬼子尸体被整齐地码放在地窖里——这似乎就解释了补给断绝的日军是靠吃什么一直坚持到现在!

文章图片27
文章图片28
文章图片29

▲这一时期的鬼子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了。

文章图片30

轮到独立团参谋长张大彪来炫富了!

不过作者敢肯定吃肥了张大彪参谋长的牛肉罐头一定是早期的存货。日本是一个不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国家,战前大批量的牛肉主要是从美国进口的;到后来这种被称为“大和煮”的牛肉罐头就开始添加鱼肉和其他肉制品,再往后变成了肉沫、肉粉,据说口感之差,连鬼子养的德国牧羊犬都不吃!

文章图片31

▲现在依旧能在日本超市买到的“大和煮”。

从这一盒小小的罐头,就能看出侵略者由盛转衰,走向下坡路的过程…

文章图片32

(本期完)

下一期:精细的二战德国军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