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良晚年自述:我以前从不迷信,杀掉杨宇霆之后,我不得不信了

 历来现实 2022-08-16 发布于北京

回首往事时,张学良在晚年总结过自己的一生,说他曾经:“错过一人,错杀一人,错下一命令 ”。

“错过一人”,是说他不该辜负对自己一往情深的原配于凤至;“错杀一人”,就是错杀杨宇霆;“错下一道命令”,是说自己不该下令让东北军放弃东三省。

也是在晚年,张学良接受学者唐德刚采访的时候,又说了这样一段话:“杀了杨宇霆之前,我从不迷信,杀他之后,我不得不信”。

后来,张学良在和一个美国朋友谈话的时候,再次提到杨宇霆,这次是含泪说的:“我做了一件后悔一辈子的事情,那就是杀了杨宇霆。”

杨宇霆是谁?张学良为何杀他?到晚年为何又为此后悔?

杨宇霆(1885—1929),字邻葛,出生于奉天法库(今沈阳市法库县)的一个小山村。

杨宇霆自幼聪明过人,16岁便考中秀才(李鸿章是17岁、曾国藩21岁才考中)。晚清废掉科举制后,在堂兄的资助下,杨宇霆赴日本士官学校留学。

当年在日本留学的中国人,很多都是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如何应钦、阎锡山、汤恩伯、蒋百里等,蒋介石也在其中。

杨宇霆回国后即步入军界,步步高升,从排长、连长,一直到军械厂厂长。张作霖对杨宇霆这个“海归”非常赏识,不久调他任二十七师参谋长。

张作霖虽然有枭雄气质,但他是个土匪出身的大老粗,格局不高,如果没有杨宇霆这个智囊,就像刘备没有遇见诸葛亮,他的事业也不会做那么顺风顺水。

杨宇霆曾经说过一句话:“不谋天下者不足谋一域”,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张作霖的一生。

此后,大格局的杨宇霆协助张作霖逐步打开东北的政治、军事局面,个人也随之扬名,成为张作霖身边的炙手可热的人物,有张作霖的“小诸葛”之称。

张作霖的大政方针都是杨宇霆制定的,甚至张作霖发出的每一份重要文件都是杨宇霆起草的,张作霖几次入关也是杨宇霆筹划的。

概括起来,杨宇霆协助张作霖做了四件强基的大事,概括起来就是:“建海军,定田赋,强兵厂,修公路”。

建海军:建立起了东北海军,使军队自成体系,大大增强了奉军的实力。

定田赋:制定田赋制度,从军阀、豪强和地主手中挖出大量未开垦的荒地,交给无地的农民耕种。

当时东北的土地兼并已十分严重,地主良田万顷却从不交税,贫农无地可种,还要交税;农民穷困潦倒,还常被苛捐杂税逼得背井离乡。而与此同时,还有大量土地荒芜,无人耕种。

针对这种现状,杨宇霆颁布史上最严厉的土地制度:别管你们手里有多少土地,只要是还没开垦的荒地,那就别磨叽,一律给我吐出来,由政府统一分配给无地的农民。此举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增强了东北的经济实力。

修公路:致力于修筑战备公路;当时张作霖为了寻求日本支持,将东北的南满铁路权给了日本,让日本在东北建起来四通八达的铁路网。修了战备公路之后,交通运输就不再受日本挟制,一旦与日军爆发冲突,就能利用公路与日军周旋。

强兵厂:督办奉天(沈阳)兵工厂(杨宇霆是厂长),使之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兵工厂,自制武器弹药装备军队,增强了奉军防卫东北的能力。

概括起来,杨宇霆对张作霖的最大贡献,就是张作霖兵种多起来,腰包富起来,武器强起来,公路通起来!

平心而论,杨宇霆此举确实有战略眼光,其意义不亚于无奉军增加了百万雄兵!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杨宇霆,就没有张作霖的霸业。那么,作为张作霖的继承人,张学良为何要对杨宇霆痛下杀手?

一是杨宇霆对“东北易职”保留意见,让蒋介石对他产生不满。

张学良选择东北易职,对国家民族是有利的,让国家实现统一,功劳盖世。但是对他个人来说,却没有太大益处。

事实证明,蒋介石只是想让张学良服从他的指挥,在东北真正遇到危难的时候,他是不会对张学良出手相助的。

比如张学良在东北因为铁路问题与苏军发生冲突,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没有撑腰,而是选择了袖手旁观中口头助威。

这虽然是杨宇霆死后的事,但更说明他有先见之明。

不管怎么说,只要有杨宇霆这个智囊在,张学良对蒋介石就不会那么俯首帖耳。分化瓦解军阀,是蒋介石惯用的伎俩,除掉杨宇霆,符合蒋介石的利益。

除了蒋介石,日本人也将杨宇霆看作是他们侵占东北的最大障碍,在杨宇霆的帮助下,东北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让早已对中国东三省虎视眈眈的日本人缩手缩脚,不敢轻举妄动。

比如,日本人为了向东北渗透,不仅大量向那里移民,还要求张作霖允许日本人跟中国人“杂居”。杨宇霆认为这不利于张作霖统治,是袁世凯卖国二十一条第十六条的翻版,希望张作霖不予答应。

杨宇霆任东三省兵工厂督办期间,日本人积极拉拢他,但是他不买账。他对日本人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橄榄枝视而不见,反而对西方大开方便之门,引进了不少西方技术人才,连购买的机器也都来自德国。

在修建铁路的问题上,杨宇霆更是旗帜鲜明,和日本人对着干。1928年5月13日,张作霖最终以中华民国政府大元帅的名义在延吉——索伦、沈南一一索伦两条铁路的承造合同上签字放行。

这时候,杨宇霆出来“搅局”了。

杨宇霆毫不客气地说:“虽然张作霖业经应允,但此事非大帅所能专断”。

在东北路权交涉时,日本几次想对张作霖施加压力,都因顾虑“杨宇霆等反对派将乘机制造纠纷”,使日本取得的非法权益“化为泡影”,而不得不缩了回去。

不仅杨宇霆,他的盟友和心腹常荫槐也处处和日本人作对。

张学良的心腹王家桢回忆说,张作霖被炸身死后,张学良继任东北保安总司令,日本要求承认和履行张作霖签署的卖国合同。

杨宇霆的心腹常荫槐对日本代表说,保安会并未承认新合同,而且坚决不接受大帅之前签订的屈辱协定。

因此日本对常荫槐更加忌恨,并破口骂常:“很不讲道理”。

1925年常荫槐任京奉(京沈)铁路局局长时,新建“大通铁路”(从大虎山到通辽)就是由常负责,迅速修筑成功的。

因为这条铁路与日本人修建的满铁是平行的,不可能不存在竞争关系,日本人如芒刺在背,认为它侵害了日本与中国签订的条约“所规定的权利”,属于“不诚信”,没有契约精神,曾多次向张学良提出严重抗议。

但是常荫槐不但不怕威胁恫吓,而且还积极推动,迅速建成“大通铁路”。

实事求是地说,常荫槐是实际执行“包围满铁计划”的领军人物。而杨宇霆是张学良对日政策的制定者,他们的存在,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种威胁。

如果没有这二人,张学良就成为光杆司令,侵占东北就容易多了。所以,日本人对杨宇霆和常荫槐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想除掉二人。

假如张作霖还在世,日本人的阴谋不会得逞,毕竟张作霖老谋深算,是玩平衡术的高手,不会轻易上日本人的当。

但是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遇刺身亡,27岁的张学良成为东北军的新领袖。

平心而论,张学良在政治方面还不太成熟,杨宇霆对他不大放心,认为他比较幼稚,掌控不了局面.因此,杨宇霆就想以辅政大臣自居,想把张学良扶上马送一程。

而在年轻气盛、雄心勃勃,又自信心爆棚的张学良看来,这无法容忍:我已经独立了,我有魄力,眼光非常独到,而且超前,我可不是后主刘禅,而你们这些老家伙已经落伍,思想跟不上形势发展了。

在此背景下,如果你们还想对我指手画脚,那就是干政,是对我的束缚,是在当“太上皇”,别有用心。

对此,日本领事林权助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他曾说过:“杨宇霆此人狡黠成性,根本不易驾驭,要瓦解东三省势力,必先剪除杨宇霆,离间张学良与杨宇霆的合作。”

而张学良与杨、常二人此时的权力之争,无疑为日本人离间他们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张作霖被炸死后,日本各界假惺惺地前来吊唁,关东军司令官村冈长太郎就意味深长地提醒张学良,“好自珍重,注意有人虎视眈眈,暗怀阴谋,企图伺机取而代之”。

而担任东北军军事顾问的土肥原贤二则直截了当地说:“如不排除杨宇霆,即将危及司令的地位”。

日本外交官林权助则拐弯抹角地说:“今天的东北实际情况,同我们日本当年幕府时期德川家康时代很相似。”

张学良为了解这段历史,特派人到书店购买了一本《东洋史》。

张学良很快就了解了书上所记载的这段史实:“丰臣秀吉死后,其子丰臣秀赖继承了大权。此人年少英敏,但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政务遂被其岳父德川家康把持。待到时机成熟,德川氏便露出狰狞面目,突然发动政变,除掉女婿丰臣秀赖,取而代之,建立了德川幕府。”

本已对杨宇霆颐指气使深怀不满的张学良,看了这段历史,自然对号入座,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担心历史重演,怕自己变成丰臣秀赖。

张学良对此书看了一遍又一遍,重点部分还用红笔做了记号。

除了这种直接挑拨外,日本还利用其在沈阳办的《满洲报》等报刊,搞所谓的民意测验,来离间张杨关系。

其具体做法是,在《满洲报》上将张学良、杨宇霆、张作相等十人的名字列成一个表格,要读者每日填写自己心目中的“得人心者”,剪下来邮给报馆,报馆进行统计后,再定期公布每个人的得票多少。

这就是赤裸裸地挑拨离间,伎俩十分拙劣,但是作为东北大员的张学良中计了。如此一来,张学良越发觉得杨、常二人有夺权篡位之心。

据张学良的日文秘书陶尚铭回忆,那段时期的张学良始终有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对杨、常产生了不信任,最终痛下杀手。

日本人处心积虑挑拨,蒋介石也没有闲着,他给张学良写了密信,推波助澜。

“杨常事件”发生前,张学良忽然接到蒋介石一封加急密电,内称白崇禧正在兴风作浪,策动杨宇霆将张学良取代,并希望张学良先下手为强,除掉杨宇霆。

那么,白崇禧策动杨宇霆取而代之是否属实呢?

白崇禧与杨宇霆确实在滦州有过深谈,但到底谈了些什么,外人无从得知。然而仅以一次会晤,便说是白、杨密谋推翻张学良显得有点牵强。

而且相比张学良,杨宇霆政治上更老到,更果断(心狠手辣),如果杨宇霆真有二心,肯定会先动手。

即使不先发制人,杨宇霆也要对张学良有所提防,不会自投罗网。

事实证明,杨宇霆的造反是“莫须有”的罪名。

蒋介石为什么要离间张杨关系?

一是为可以拉拢张学良,让其感恩;二是剪除张学良的羽翼,更好控制他。

因为杨宇霆对蒋介石的为人了解太多,始终提防着老蒋,并对张学良归附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存有疑虑。

日本人和蒋介石的双重挑拨,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事后,张学良在谈到杀杨、常的原因时,就曾分辩:“杨宇霆勾结白崇禧、李宗仁等欲图谋不轨”。

综上所述,是日本人和蒋介石的双重作用,才让张学良下定决心除掉杨宇霆和常荫槐。

张学良杀二人到底是对是错?

后人对此有多种说法,主要是说二人以功臣自居,桀骜不驯,难以驾驭,不把张学良放在眼里。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说二人有杀张取而代之的想法,并无实据。既然如此,那就是张学良做得就不对,说明张学良没有容人之量,没有驾驭人的能力。

杨常是张作霖的得力干将,说话办事强势是难免的,只要没有二心,只能是说张学良不能驯服他们。

那么,杨常二人是不是太过张扬了?

张扬肯定会有,即使不这样,矛盾也难以避免。

从封建社会来讲,张学良是幼主,二人是托孤重臣。但事实上,张学良已经28岁,封建社会这个年龄做皇帝的,都大有作为了,辅政大臣的话是听不进的。

而且张学良不是阿斗, 是很自负很有主见的人。在此情况下,杨常与张学良的关系很难融洽。

因为杨常二人还有忠君思想,想为张学良做点事,不忍看着张学良葬送父亲基业;而且张学良也确实不成熟,这从后来发动西安事变之后,坚持要负荆请罪送蒋介石回南京一事上就能看得出来。

杨宇霆雄才大略,对张作霖忠心耿耿,不知道急流勇退,又不幸遇到了年少气盛,感情用事的张学良,冲突是必然的,他人生的悲剧结果也是必然的。

不过杨宇霆也不是没有性格缺陷,他有诸葛亮的才能,却没有诸葛亮的胸襟,不然的话他与郭松龄的关系就不会弄得那么糟,说明作为“宰相”,他也是不称职的。

正是因为张学良不成熟,杨宇霆、常荫槐对张学良没有二心,而且二人是中流砥柱,所以张学良在杀二人的时候,拿不定主意。

最后,张学良决定用投掷硬币的方法来决定,他告诉自己说,如果是反面向上,就杀了二人。

结果一连投掷了三次,都是反面向上,张学良终于下定了决心。

1929年1月10日晚,张学良将毫无防备的杨常二人杀于沈阳的帅府。

杀了二人之后,对张学良有没有损失?

损失太大了。

首先,无缘无故杀了二人,东北军将领既不服,也寒心。

张学良给二人定的罪名是反对“易职”,但是这时候已经“易职”了,这说明二人当时仅仅是口头反对,将其杀害,如何服众?

东北军将领会想,如此对张作霖忠心耿耿的人都会被杀,大家今后还怎么跟少帅混,人人自危是免不了的。

如此一来,谁还对张学良死心塌地?

还有,如果杨常两根定海神针在,即使日军入侵东北的结果难以避免,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二人也会给张学良出主意,不会让他那么孤立无助,在日军侵占东北初期,东北军的表现至少不会那么被动。

直到事变爆发后,张学良身边没有一个能给自己出主意的人,这时候他才幡然醒悟:

自己感情用事,杀了杨常二人,是中了日本人的奸计,是自缚手脚、自断臂膀。

掷三次硬币的结果,天意似乎已在冥冥之中作出指引,也在为张学良的陷入“迷信”提供了完美的注解,他不断放大且时常反复的任性天真、优柔寡断和急躁冒进型性格,也只能在晚年借助宗教迷信去不断咀嚼反思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