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良晚年坦言:杀杨宇霆前我从不迷信,但杀他后我不得不信

 謨地方 2023-10-05 发布于福建

编辑搜图

1929年1月10日晚,沈阳大帅府传出两声枪响,杨宇霆、常荫槐的生命走向了终点。

作为张作霖的头号杨宇霆有小诸葛的称号,但他到死都不知道,为什么张学良一定要弄死他。

到今天为止,关于杨宇霆外界有不少说法,这些说法中最常见便是张学良为了维护自己地位选择杀死杨宇霆,除了该说法外,还有一种说法,便是这是政治斗争的产物。可实际上,无论你如何猜测,真正懂得这一切只有在现场的人。

编辑搜图

晚年的时候,张学良曾经回忆枪杀杨宇霆,这时候他提出了一句话让人压根没想到:“以前我从来不迷信,但是杀完杨宇霆之后我信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少帅张学良提出了这句话,今天我们来讨论下这个事情。

杨宇霆的前半生

一些人觉得,出身的时候是工人或者农民,那么自己这一生只能碌碌无为,接受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但有些人不一样,他们希望能以自己的努力的改变命运。

杨宇霆便是其中一人,出身贫农的他不甘命运束缚,依靠自身的努力,抓住了命运的转折点,从而让他成为了其他人眼中的人生赢家。

19岁中秀才,后考入奉天省立中学堂,毕业后入奉天陆军学校,21岁来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学习,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的经历是杨宇霆最为重要的一段旅程,该段旅程的成功成功奠定了杨宇霆未来的辉煌人生。

编辑搜图

来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以后,杨宇霆积极学习各大专业知识,很快成为这批学员中佼佼者。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学习完成后,杨宇霆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由于他在日本士官学校的优异表现,引起日本国内一些人关注,他们希望杨宇霆能为自己国家做贡献,面对如此诱惑,杨宇霆没有被诱惑,而是选择回国并成为一名军人,回到国内后,杨宇霆成为一名军人,他的表现依旧十分出色,很快他便获得了张作霖的注意,接着他便成为了张作霖的左膀右臂,在这以后,杨宇霆成功进入东北军核心决策层,在这里感受到了权利给自己带来的财富和地位。

于是,他将张作霖视为自己值得辅佐的明公,于是他积极参与张作霖组织的各项活动,他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提出了很多独道的建议,这些建议均被张作霖采取,于是杨宇霆成为了左右东北军的关键人物。

杨宇霆在成为东北军关键人物后,开始为东北军的未来考虑,很快他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建立东北海军,制定田赋制度,修筑战备公路,督办奉天兵工厂,这几项政策制定,让张作霖有足够资本的成为东北王。

编辑搜图

这四项政策,第一点很好的增加了东北军自身力量,让他们打仗的时候,不会受到制约,第二点则是增加了东北的整体经济实体,第三点则是让自己军用交通不受到日本的影响,最后一项则是让自己有足够的防卫能力。

张作霖对于这几项政策,立即进行批准,很快东北的军事、经济、政治势力得到了上涨,不仅让张作霖成为国内军阀的领头羊,同时还让日本不敢小视东北军,这一切的变化,张作霖完全看在眼里,所以只要他在一天,就没人敢动杨宇霆。

杨宇霆和张学良的矛盾

可以说,没有皇姑屯事件,杨宇霆在东北地位肯定没人敢动摇,然而世界上没有那么多肯定,杨宇霆人生随着皇姑屯的那声爆炸,彻底走向了不同方向。

张作霖死后,杨宇霆内心很是难受,之所以难受,就是张作霖是他的伯乐,可以说没有张作霖,就没有他的今天,所以在那天以后,杨宇霆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和东北军高层一起辅佐张学良,助力他稳住局面。

张作霖执掌东北期间,东北整体实力已经远超全国其他地区,这让国内其他军阀十分希望,趁着张作霖之死,东北局面不稳定,趁机进入这块土地,让自己成为这里的新主人。

编辑搜图

张学良作为这片土地的第一继承人,他和其他东北军高层一样,都十分希望能继续占有这里,毕竟这块土地是老帅带领大家打下来的,所以他们在这块土地拥有丰厚的利益,所以他们不愿让其他势力沾染这里,推荐张学良成为这块土地的新任老大,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选择,就这样,张学良成为了东北军新领导人。

张学良上台后,十分希望能站稳脚步,保护自己的位置,然而他过于年轻,经验不足,想要支撑这片土地并不容易,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他得依靠杨宇霆。

张学良觉得如果能被南京国民政府保护,完全是件不错事情,这样能让东北稳定发展。杨宇霆持有不同看法,他觉得东北就应该掌控在自家人手里,若将老帅打下来的天下,交给其他人,他实在不愿意。

编辑搜图

由于,两人在东北易帜一事上意见不合,所以在很东北易帜的时候,杨宇霆内心很是不痛快,完全不给张学良任何面子。

杨宇霆出于老帅的托孤重任,所以他时常以长辈的身份自居,张学良不问政事抽大烟,这让杨宇霆对其当面批评,原本杨宇霆就是好事,可在张学良眼里,他的举动就是冒犯自己的权威,于是他对杨宇霆十分不爽。

两人之所以会出现矛盾,其实是源于郭松龄事件,郭松龄是张学良的心腹,杨宇霆和郭松龄的矛盾难以调和,所以在郭松龄兵败身亡后,自然将这事情放在杨宇霆身上。

所以在日后东北易帜时候,杨宇霆是反对派的代表人物,两人这件事情,矛盾已经没办法调和,最终在东北易帜的时候,杨宇霆完全不给张学良一丝面子。

杨宇霆没错是东北军老臣,但是他和少帅之间矛盾,让少帅已经对他起了杀心,只不过没有到合适的机会,所以张学良没有对杨宇霆下手。

杨宇霆之死

1929年1月10日中午,杨宇霆和常荫槐两人去见张学良,这次见面目的就是要求设立东北铁路督办公署,设立该公署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管理东北的铁路,常荫槐担任督办,所以一切手续都已经好,就等张学良签字。

张学良很是不爽,觉得这事情没和自己商谈,就是逼迫自己承认,然后让他成为既定事实,于是张学良长期积累努力彻底爆发,于是他以从长计议为借口,让两人晚饭后在来找自己,为了能让两人不起疑心,留两人吃饭,但是两人进行一番推脱。

编辑搜图

杨宇霆和常荫槐离开后,张学良拿出了一枚硬币,他决定以硬币的方式来决定两人的命运,如果硬币朝上,他就杀两人,朝下的话,那两人能活。没想到三次投掷硬币,都是朝上,这让张学良认为两人必须死。

晚饭后,两人按照约定来到帅府,两人到达后就被带到老虎厅,进入老虎厅两人没有感受到危险的临近,反而还不依不饶逼张学良签字,在两人逼迫下,张学良失去了耐心,以去楼上取冰镇西瓜的名义离开了老虎厅。

张学良一走开,埋伏在旁边的卫兵直接冲入老虎厅,控制两人后,宣布了他们的罪名,两人还没反应过来,便成了枪下亡魂。

不久后,张学良便意识到自己枪杀杨宇霆是错误的举动,之所以会有这想法,主要是杨宇霆跋扈是跋扈,但他的才华和潜力还是有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位了东北,如果他不死,东北在他操持下,可能会有另一种景象,或许就不会有九一八,也就是说,张学良对于杀杨宇霆一事后悔了。

编辑搜图

九一八事件后,日本迅速了控制了东北,并发起了全面战争,中国开始陷入动荡之中,后来著名学者胡适曾经说:“杨宇霆之死殊为可惜,他要是在,东北不至于被日本一口吞下。”

晚年的时候,张学良对于杀杨宇霆一事,也进行过悔悟:“我这辈子犯下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杀死了杨宇霆,在没有杀死他之前,我从来都不相信这些,现在却不得不相信这些。”

也就是说,杀杨宇霆一时爽,可带来的连锁反应,张学良感受颇深,所以他才会在晚年的时候,有如此感悟,只不过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切事情在他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很多事情已经注定,所以人一些时候,还是不要过于冲动,否则会给你带来无尽的麻烦。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