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魂唐风新解宋词·朱敦儒》01国破山河落照红

 昵称63703230 2022-08-17 发布于江苏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朱敦儒《减字木兰花》

〝茂陵刘郎秋风客〞,〝汾水刘郎语最悲〞,以上两句诗中的〝刘郎〞是指汉武帝,因为汉武帝写有《秋风辞》,其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的句子。〝同学刘郎已冕旒(冕旒是帝王的象征)〞,此处的刘郎是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刘郎死去霸图空〞,此处的刘郎是指南朝宋武帝刘裕;〝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的〝刘郎〞,指的是刘备

〝尽是刘郎去后栽〞和〝前度刘郎今又来〞的〝刘郎〞,指的是刘禹锡,他写过与玄都观有关的两首桃花诗。〝刘郎自是神仙侣〞,此处的刘郎是刘晨、阮肇桃源遇仙的刘晨,〝桃花运〞一词便由此而来。那么问题来了,和桃花有关的刘郎有二位,一位是刘禹锡,一位是刘晨,朱敦儒《减字木兰花》中的刘郎究竟是源于哪一位刘郎的典故呢?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桃花依旧笑〞的典故出自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后人把错失美好爱情的遗憾也称〝人面桃花〞之憾。〝人面桃花〞和情缘相关,让人自然联想到此处的〝刘郎〞与桃源遇仙(催生了〝桃花运〞这个成语)的刘晨相关,朱敦儒本身也曾在青年时代有过洛中狎妓的浪漫情事。桃源遇仙的刘晨和崔护一样,邂逅了美女成就了锦绣良缘。

朱敦儒《卜算子》〝灼灼一枝桃,粉艳天然好。……不下山来不出溪,待守刘郎老〞,这首词中被春风摆憾颇多的灼灼桃花,因贪结子故而颜色过早凋零。这里与桃花相关的〝刘郎老〞的刘郎,根据〝不下山来不出溪〞这句推断,明显是在引用刘辰的典故。《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这两句表面上是写南渡之后,他再也没有像刘晨与崔护桃花运一般的艳遇了,与洛中狎妓的旧事彻底绝缘。

我们不要忽略〝刘郎已老〞的〝已老〞二字,更多的是〝元是西都散汉,江南今日衰翁〞和〝飘零到此,天涯倦客,海上苍颜〞的人世感伤。朱敦儒是洛阳人,靖康之耻后漂泊江南,刘禹锡同样身为北方人,数十年遭贬南方,两人有着共同的人生际遇与命运浮沉。我个人认为此处的〝桃花刘郎〞,应该是刘晨与刘禹锡的结合体,很难细究到底来源于谁?

〝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谢家指歌妓聚居所。要听琵琶,朱敦儒不能像达官显贵那样,可以蓄养歌妓舞女,所以只能到深院人家去听了。这里的〝谢家〞的同源典故,源自唐代党争宰相李德裕擅弹琵琶且出身娼门的宠妾――谢秋娘。宋代以后〝桃花径〞与〝柳巷〞一样,隐指倡门女子倚门卖笑的居所。如晏几道〝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再如柳永〝秀香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

朱敦儒将歌女的琵琶声比作〝莺啼〞,源于妓女又被称作〝莺花 〞,如《桃花扇》〝闲陪簇簇莺花队,同望迢迢粉黛围〞。妓女聚居所又被称为〝莺花市〞、〝莺花寨〞或〝莺花巷〞。从〝桃花〞到〝莺啼〞,一切便显得顺理成章了。朱敦儒《柳梢青》〝洛浦莺花,伊川云水,何时归得〞中的〝莺花〞,是对洛中狎妓生活的追忆。

〝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既对昔日洛中狎妓往事的追忆,更主要的目的是――由琵琶引出下文〝司马青衫〞的清泪千行。

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侵晨浅约宫黄,障风映袖,盈盈笑语。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吟笺赋笑,犹记燕台句。知谁伴,名园露饮,东城闲步。事与孤鸿去。探春尽是,伤离意绪。官柳低金缕。归骑晚、纤纤池塘飞雨。断肠院落,一帘风絮。

――周邦彦《瑞龙吟

早在朱敦儒之前的周邦彦,在《瑞龙吟》中写有〝试花桃树〞与〝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唯有旧家秋娘,声价如故〞的词句,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与桃花相关的刘郎。〝前度刘郎〞自然会让我们想到刘禹锡的那句〝前度刘郎今又来〞。〝访邻寻里〞会让我们想到刘晨桃源遇仙之后,回到自己当年住的小山村走访邻里的故事。

结合周邦彦的全词,让我们明显感到与情事相关,〝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黯凝伫。因念个人痴小,乍窥门户〞。〝定巢燕子,归来旧处〞,会让我们联想到刘禹锡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宋词中的〝门户人家〞(尤其是柳巷中或柳荫深处的门户人家)取倚门卖笑之意,前文交代了桃花径与柳巷的象征意义多是妓女聚居所的代称。周邦彦这首词的结句〝断肠庭院,一帘风絮〞照应了起句〝章台路〞,因为〝柳絮章台街里飞〞,任人攀折的章台柳多喻妓女,章台也就成了妓女聚居所的代称。柳荫深处的门户人家,再如姜夔《长亭怨慢》〝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和他的一句诗〝西风门巷柳萧萧〞。

周邦彦词中的刘郎,更倾向于刘晨的典故,但他的一句〝前度刘郎重到〞,又摆脱不了刘禹锡的影子。有了周邦彦的先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朱敦儒《减字木兰花》中的〝桃花刘郎〞,为什么兼有刘晨和刘禹锡的影子了?〝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曲终人散后,让人不禁想起了《琵琶行》里的〝司马青衫〞。〝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朱敦儒与白居易同为失意之人,白居易尚有琵琶女与他互为知音,而朱敦儒却知音难觅。〝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这是由洛中情事升华到家国情思的双重失意。朱敦儒的泪,既为人世感伤而流,也为山河破碎而流。

桃花依旧,但朱敦儒南渡以后的心境却变了。〝桃花依旧笑春风〞出自崔护笔下,朱敦儒笔下〝桃花依旧笑〞,省略了崔护原诗的〝春风〞,不仅仅是为了与〝刘郎已老的〝老〞字押韵。春风或东风,指代天子的恩泽或朝廷的抚恤,如〝东风应律兮暖气多〞的〝东风〞。朱敦儒对〝春风〞的期盼早已是望眼欲穿,但这个〝春风〞似乎只知醉生梦死,很难再播撒出阳和之气,所以将它〝省略〞。〝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开篇将〝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春风〞隐去,结尾将东风(春风)吹拂千里万里,应律的东风能否吹拂到朱敦儒心心念念的洛中故土呢?

朱敦儒的另一首《减字木兰花》〝琵琶重听,谁信人间多少恨。落日东风,吹得桃花满院红〞,〝琵琶重听〞肯定是去寻找歌女,前文交代了〝桃花径〞的象征含义,他再度写到〝桃花〞我们并不会感到突兀。桃花〝残红乱落〞象征朱敦儒洛中狎妓的旧日情事已沦为时光遗梦,〝落日东风〞象征南宋江山似乎转瞬之间就要变成落日残烟,如他在另一首作品《相见欢》中写有〝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的句子。再如辛弃疾笔下〝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同样也是写南宋朝廷统治之下,再也没有和风暖日与日斜风定,只有国势倾颓与日薄西山……

声明:本文为《汉魂唐风新解宋词》系列原创文章,任何人复制粘贴本文(全文或部分段落)且不注明出处,我本人必将维权进行到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