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喀秋莎”所到之处,钢铁在熔化,土地在燃烧

 恶猪王520 2022-08-17 发布于新疆


图片
本 文 约 5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1941年6月22日凌晨时分,随着一段段无线电信号从柏林向第三帝国的东方传递,一场以苏德两国命运乃至全世界发展走向为代价的豪赌,在辽阔的东欧大地上悄然铺开。由数百万德国士兵、数千辆坦克组成的三条攻击轴线,犹如巨大的骰子被投下,而它的每一次转动都伴随着雷鸣般的巨响,那是数万门各型火炮在交互射击……

图片
1941年,莫斯科战役期间,苏联防空部队架设M1939型37毫米高射炮保卫莫斯科的天空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与那些在苏德战争中默默奋战的防空火炮相比,苏联陆军于1941年列装的BM-13型火箭炮可谓威名赫赫。而“她”名声在外固然是因为其登场于苏德战争初期,一度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更因为苏联士兵亲切地将其唤作邻家女孩的名字——“喀秋莎”(Katyusha)

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强化火力和面杀伤能力,苏联装甲委员会向各大机车制造厂公开招标将火箭搭载在装甲车辆上的设计方案。最终,苏联机械化摩托化军事学院和哈尔科夫机车厂拔得头筹。其设计方案是在BT—5轻型坦克炮塔两侧架设2枚被称为“坦克鱼雷”的460毫米火箭弹,所以最终定型的RBT—8型坦克也被称之为“鱼雷坦克”。

从这个颇为奇幻的名字不难看出,苏联陆军对这款新型坦克作战模式的想象,即BT-5轻型坦克利用其较高的机动性快速接近敌方阵地,随后发射火箭弹以摧毁那些45毫米口径主炮无法摧毁的永备工事或重型装甲目标,一如海战中小型舰艇以鱼雷攻击敌方船只或港口设施。

1941年6月17日,BM-13型火箭炮在苏军高层的观摩下,进行了成功的试射表演。虽然此后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夜,BM-13型火箭炮并未完成全部的定型测试,但苏联政府还是将其生产列为最高优先级。相对于其他常规火炮,火箭炮的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弹的点火具和赋予火箭弹初始飞行方向。由于火箭靠本身发动机的推力飞行,火箭炮不需要有能够承受巨大膛压的笨重炮身和炮闩,也没有后坐装置。火箭炮能多发联射和发射弹径较大的火箭弹,它的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

1941年6月28日,第一个装备有BM-13型火箭炮的特别独立火箭炮连正式成立。由于保密需要,当时并未对一线官兵公开该款火箭炮正式名称型号,于是年轻的苏维埃战士便根据炮架上的K字,将其亲切地称为“喀秋莎”(Katyusha),实际上这个K字是“共产国际工厂”的出厂标记。

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装载于卡车上准备投入战斗的“ 喀秋莎 ”火箭炮

7月14日,苏军特别独立火箭炮连在伊万·弗列罗夫(Ivan Flyorov)大尉指挥下,于奥尔沙附近第一次投入战斗。这支部队在红军第5机械化军作战区域内,使用7门BM-13火箭炮,对正在奥尔沙铁路枢纽附近集结的德军步兵第5师连续发射了112发火箭弹。遭到沉重打击的德军前线指挥官在给上级的报告中描绘道:遭到火箭弹袭击过的地方“钢铁在熔化,土地在燃烧”。

可惜在10月7日的莫斯科外围战斗中,正在行军的苏军特别独立火箭炮连为德军所包围,为不让“喀秋莎”们落入德军手中,战士们忍痛将7门BM—13型火箭炮全部破坏。战士们也悉数壮烈牺牲。事后弗列罗夫大尉被追授“一级卫国战争勋章”。

在1941年下半年,苏军大规模生产“喀秋莎”火箭炮并装备至军队。在实战中,“喀秋莎”很快暴露出机动越野性能不足的缺点。而随着美国《租借法案》生效,大量道奇载重卡车进入东线战场,并凭借着其先进的性能和强大的马力,成为BM-13火箭炮的主力搭载平台。与此同时,一首作于1938年的歌曲《喀秋莎》也在苏联红军指战员中广为传唱,歌曲描写了一个女孩送男友上战场杀敌的过程——对邻家女孩的思念、激励人心的歌曲、威力惊人的武器就此结合,让“喀秋莎”成为战胜法西斯的象征。

喀秋莎

在1945年的柏林战役,苏联红军总计投入了1531门BM-13型火箭炮,在火箭弹破空的尖锐啸声中,纳粹德国最终归于覆灭。虽然许多战士未能走完这条从莫斯科到柏林的反攻之路,但他们一定目睹了漫天飞舞的火雨随着“喀秋莎”的“歌声”远去,将法西斯炸得人仰马翻。

图片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期间,投入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

重锤与铁钉:巨型火炮和不灭要塞


1942年的春天,围绕着克里米亚半岛最大的军事要塞——塞瓦斯托波尔(Sevastopol),苏德两军展开了漫长攻防和拉锯。凭借着严密的防御体系,特别是被德军冠以“马克西姆·高尔基Ⅰ号”“巴斯季昂一号”等名称的大型海防炮台,苏联红军连续多次击退了德军名将曼施坦因的进攻。

面对那些装备有双联装305毫米岸防炮,敷设有200至300毫米厚的装甲板,下方还设有3层永固工事的巨型炮台,德国人可谓用尽了一切办法。但普通的炮击和轰炸始终难以令其伤筋动骨。好在曼施坦因深得希特勒的信宠,随着一封封告急电文的“上达天听”,急于打通黑海运输通道的希特勒最终拿出其压箱底的炮群。

除了为曼斯坦因调集了208个炮兵连,总计897门中重型火炮外,德国陆军还为其送来大量威力超强的重型和超重型火炮。其中包括355毫米口径的M1型巨炮、2门分别被称为“奥丁”和“托尔”的600毫米“卡尔”超重型自行迫击炮、1门1940年制造的420毫米口径“刚玛”巨炮。此外,还有大量190毫米加农炮、305毫米榴弹炮。但所有这些超级火炮在1942年4月25日开到前线的“古斯塔夫”(Gustav)列车巨炮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

口径达到800毫米、炮长47.3米、高11.6米、重量为1350吨的“古斯塔夫”列车炮据说是为突破法国的马其诺防线而建造的。但在其完成最后的试射之时,德国陆军已经推翻了此前强攻法、德边境的计划,这门深得希特勒喜爱的重炮一度处于投闲置散的状态。因此曼施坦因的求援也算是挠到了元首的痒处,他大笔一挥,便让德国陆军将整门巨炮拆解,装在25节火车车皮中运往前线,再动员近1500名工兵用一个多月时间将其重新组装。

图片
1941年, 阿道夫·希特勒(右二)参与了“古斯塔夫”列车炮的出场检测

但是组装起来的“古斯塔夫”列车炮同样行动不便,因过于巨大,“古斯塔夫”列车炮必须铺设4条专用轨道才可以行动。装备这门火炮的德军第672列车炮兵营便不下1400人。此外,为这门火炮还专门配属了2个高射炮营、2个警卫连,再加上各种维护人员,总计需要4120人“伺候”这门超级大炮。

“古斯塔夫”列车炮的射击速度奇慢无比,一般情况下,一小时内只能发射3发。但使用的榴弹高7.8米,每颗炮弹重4.81吨,射程47千米。而混凝土破坏弹更是重达7.1吨,射程38千米。可谓炮口所指,无坚不摧。

1942年6月2日凌晨6时到6时30分,随着大批“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对塞瓦斯托波尔展开猛烈空袭,德军对这座要塞的第三次总攻正式打响。仅在第一天空袭中,723架德国轰炸机投下了525吨高爆炸弹,包括1发1700千克和7发1400千克巨型炸弹,用于摧毁坚固的苏军要塞。

随着空中打击的退场,1300门德军火炮也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巨炮大合唱”。但在这次炮击中,德国人并没有使用其惯用的弹幕射击。因为这种射击对构筑在复杂地形上的苏军阵地未必有什么效果,而且巨型火炮有限的炮弹也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德军为此采用了精确射击:在炮击前先通过空军侦察和地面观测,将苏军坚固阵地位置标出,然后用威力巨大的重炮把它们逐个掀掉。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古斯塔夫”列车炮成功地扮演起了堡垒终结者的角色。6月5日,在德国空军的校射下,“古斯塔夫”炮用8发巨型炮弹摧毁了多个苏军岸防炮阵地。6月6日当天,它又用7发炮弹把此前始终无法被摧毁的苏军要塞——“莫洛托夫堡垒”送上了天。

图片
1942年,大部被毁坏的马克西姆 · 高尔基Ⅰ号炮台,即便承受了火箭弹、巨型炸弹等轰击爆裂的炮台装甲炮塔被炸毁导致火炮无法继续射击 ,但在炮台下的2层永固工事内,约1000名苏联士兵依然在拼死抵抗

苏德两国火炮的战时生产模式


曾经有一个关于德国陆军的经典问题是这么说的:“三号突击炮G型、4号H型、豹式坦克、追猎者突击炮和步兵手上的Pak40型反坦克炮有什么共同点?”

一般人看了看相关数据,可能会想当然回答道:“都用的75毫米炮,所以他们的炮弹可以通用。”但资深的军迷却会告诉你:上述武器也就口径都是75毫米而已,但因为主炮倍径、药筒直径、药室尺寸都不一样,所以弹药根本不通用。

类似情况还出现在德国陆军各种88毫米口径的大炮上。“虎”式坦克的88毫米KwK36L/56型坦克炮、“虎王”式的88毫米KwK43 L/71型坦克炮、空军的flak36型防空炮和陆军的pak43型反坦克炮统统不能通用。即使KwK43型和pak43型火炮的炮弹从弹头、到穿深、到药筒全部一样,但是KwK系列是电激发而pak系列是撞针激发,底火不一样,还是不能通用。

想象一下德国后勤部门至少要同时开设10条生产线,其中5条用来生产5种不同型号的大炮,另外5条用来准备配套的炮弹,然后要发给5种不同的作战单位和车辆,中途还不能发错,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作战单位在高烈度作战下弹药基数的充足。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纳粹德国的军工系统掌握在诸多小型生产企业的手中,他们的设计师投纳粹高层所好,拿出一款款纸面上颇为惊艳的武器,从而争取到采购订单。至于这些出自于不同工厂的武器如何在战场上实现联勤,则完全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直接体现在德国的坦克生产方面:1940年,德国陆军总计获得2号坦克93辆、38t型坦克367辆、3号坦克862辆、4号坦克268辆。总数虽有1590辆,但真正堪称性能优越的4号坦克却仅占一小部分。到1941年,2号坦克的生产能力提升至223辆,38t型坦克和3号坦克产量更达到678辆和1673辆,但可以与苏军T—34抗衡的4号坦克仍仅生产了467辆。而这一年苏军T—34/76中型坦克的产量为3020辆。

为此,希特勒希望德国军工大量生产的3号坦克可以换装60倍口径的50毫米坦克炮,但是生产3号坦克的戴姆勒—奔驰公司虽然明确答复不行,只是暗地里把装备3号坦克的火炮变成42倍口径的50毫米炮,自然,希特勒知道这样的事情之后,来了一场“元首的愤怒”。

与德国军工系统的巨大浪费相比,苏联在资源、产能、粮食供应等方面面对种种困境,仍能所维持的高额军工产量,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甚至在很多领域取得了对德数量优势。而这种优势便是共产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

在苏德战场,除了坦克,最重要的陆战武器就是各种火炮和迫击炮,也是最重要的杀伤手段。苏联政府对此更是重视有加。仅在1941—1942年,苏联生产的火炮总数约为8万门,连同小型迫击炮、火箭炮在内,苏联一共生产约40万门炮,其中包括10139门新投产的ZIS—3型76毫米火炮。

图片1942年6月,西伯利亚一家军工厂的平民女性在炮弹车间工作

但长期以来德军在重型火炮产量上始终优于苏联,一般所谓“红军火炮数量多”的印象,不过是因为苏联拥有数量惊人的小口径火炮(45-57毫米)和迫击炮(包括大量大口径迫击炮)。但也由于苏联缺少大口径炮,小口径炮和迫击炮又多得过剩,就形成了一套追求火炮数量密度的火力准备战术。

为最大程度集中炮火配合突防,苏联红军开始组建超大规模的炮兵集团。1943年4月,6旅制的炮兵师形成,称为突破炮兵师,火炮、迫击炮数量从248门增加到了356门。1943年5月,红军还组建了火箭炮兵师,每师有3个同类型的旅,有288门火箭炮,一次可发射3456发火箭弹,重320吨。4月29日,原本隶属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野战火箭炮兵,转隶给苏军炮兵司令员指挥。

1943年4月12日,苏联突破炮兵军也开始组建。每军大约2个炮兵师和1个火箭炮师,拥有496门火炮、216门迫击炮和288门火箭炮,总计1000门火炮、迫击炮和火箭炮!另外,苏联人还组建了拥有重榴弹炮的“大威力炮兵”旅(每旅24门203毫米榴弹炮),并建立了重加农炮兵师,最高统帅部预备队所属各迫击炮团也合编为迫击炮旅。

图片
1942年,苏联士兵为重榴弹炮准备炮弹

正是凭借这种军工生产领域的专注和实际兵力运用上的集中。苏联红军才最终在战场上取得了一场场看似不可能的胜利,将强大的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国土,并用一声声礼炮在红场上为自己庆祝那来之不易的“胜利日”。

图片
END
作者 | 赵恺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彦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