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犬细小抑制蛋白对犬细小病的治疗作用

 新用户087949lX 2022-08-17 发布于江苏

发布时间:2012-06-14 06:0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7999

代永联 侯乐乐 王学梅 郝小静 山东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根据兽医临床统计, 犬细小病毒在临床病例中所占比例高达 26%,而犬瘟热所占比例仅为15%,是宠物临床常见病之一, 此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强,存活时间长,传染性极强,该病多发生在刚换环境后如新买的幼犬,洗澡,过食是诱因。 因而此病在临床病例中所占比重较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 春多发。 饲养管理条件骤变,长途运输,寒冷,拥挤均可促使本病发生。 

       该病多数呈现肠炎综合症, 少数呈现心肌炎综合症。 起初粪便呈灰色,黄色或乳白色,带果冻状黏液, 其后排出恶臭的酱油样或番茄汁样血便。 病犬迅速脱水,消瘦,眼窝深陷,被毛凌乱,皮肤无弹性,耳鼻,四肢发凉,精神高度沉郁,休克,死亡。 从病初症状轻微到严重一般不超过 2 天, 整个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 此病在诊断上可根据流行症状和血清学反应,可作出诊断。 血常规检查细小病毒感染早期的患犬, 白细胞数减少,但随着继发感染,白细胞数会逐渐升高。 此病传统治疗主要应用高免血清和一些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对呕吐、腹泻、腹痛症状的控制。 虽然传统的治疗方案在治疗犬细小病毒中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制药技术度不断发展, 新的药品也不断被应用与临床, 其中犬细小抑制蛋白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其克服了传统药物的一些缺点, 在临床治疗犬细小病毒感染中应用越来越多。

1 材料与方法

1. 1 病例选择

    选择 2008 年 2 月至 2011 年2 月间临床上应用犬细小抑制蛋白治疗 患有 犬细小 病毒 的患 犬356 例为试验组,与同一时间段利用犬高免血清治疗的犬细小病毒患犬 335 例为对照组,见表 1。 入选标准为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细小病毒为阳性反应。

1. 2 试验方法

1.2.1 治疗措施 

    对照组在静脉补液纠正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及应用氨苄西林钠 0.5 克/5千克/次,一天两次,进行预防继发感染的基础上, 进行皮下注射犬高免血清,2 毫升/千克体重,2 次/天,连用 4 天。 试验组在对其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 皮下注射犬细小抑制蛋白,80 万 U/千克体重,1次/天,连用 4 天。

1.2.2 观察指标 

    观察犬呕吐天数、腹痛天数、腹泻天数、以及补液天数。

1.2.3 疗效判断 

    显效 : 治疗48 小时 ,呕吐 、腹痛 、腹泻症状消失或腹痛消失、呕吐、腹泻次数明显减少;有效:治疗 96 小时上述症状消失;无效:治疗 96 小时,呕吐、腹泻次数没有明显减少,腹痛依旧。

1.2.4 数据处理 

    数据用 ±S 表示, 采用 t 检验和 X2 检验。 P<0.05。

2 结果

    试验组在呕吐天数、 腹痛天数、 腹泻天数上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3 讨论

    犬细小抑制蛋白是治疗犬细小病毒感染的一种全新的药物,它是犬细小单克隆抗体的升级产品,它具有高效性、特异性,靶向性,因此能够迅速识别、搜捕和结合犬细小病毒, 靶向结合犬细小病毒识别活细胞位点, 阻断犬细小病毒进入细胞的主要途径,防治犬细小病毒在细胞内增殖,从而起到抗犬细小病毒的作用。 实验结果表明, 使用犬细小抑制蛋白组的患犬死亡率比未使用犬细小抑制蛋白的患犬死亡率明显下降, 使用犬细小抑制蛋白的病犬在呕吐消失时间、 腹泻停止时间以及补液需要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犬细小抑制蛋白在治疗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的总有效率达到 95%。 因此,犬细小抑制蛋白在治疗犬细小病毒性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