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学生共建真实、长效的读书机制

 竹里馆B 2022-08-17 发布于江苏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界言必称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方法不断翻新。王鹏伟先生认为,在热闹的表象遮蔽下,人们忽视了语文教育的原点——读书,这正是语文教育改革低效的症结所在。推进语文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正在于回归读书。【1】然而,在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的高中阶段,想与学生共同建立真实、长效的读书机制,可能吗?可行吗?该读什么?在什么时间读?用什么方式读……

在“知道那个事实”和“应该怎样做”之间徘徊,许多语文教师知道“学生为什么要多读书”这个事实,做得不够的是指导学生读哪些书,怎样去读书,掌握哪些读的方法,培养哪些读的习惯,采取哪些读的方式。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与学生共同建立真实、有效、长效的读书机制。我们所说的阅读更多是指教科书(苏教必修、选修教材)之外的阅读,特别是对文学“经典”(一般指公认的重要作家作品)的阅读;我们所说的“真实阅读”,是相对于应付考试一类的阅读而言,它不是囫囵吞枣式的画饼充饥,而是细嚼慢咽式的品味赏鉴;你可以猜题、做题、读作品提要或精彩章节、片段,但要以整体阅读为前提。所以提出“长效阅读”,则基于“行百里者半九十”“行者常至,为者常成”等考虑,我们不乏一时兴起就捧起书来的教师和学生,但难能可贵的还在长期坚持。因为,读书,能为人打下精神的底子,服务于人的一生。这里说的“机制”,则泛指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简言之,我们想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尝试与学生共同建立一套真实、长效的读书系统。

一、可能与可行:个人的读书体验和教学经验
唤起学生读的愿望,激起读的兴趣,于教师,是责任所在;于学生,是成长所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中,阿辽沙在巨石旁有这样一段演说:“最崇高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生活中对身心最有益的感受,莫过于某种美好的回忆,尤其是童年时代从故乡故居保留下来的回忆。某一段从童年时代保留下来的美好而神圣的回忆或许正是最好的教育。如果能带着很多这样的回忆走向生活,这个人便可终生得救。即便只有一段美好的回忆留在我们心中,有朝一日它也会有助于我们得救。”人们在学生时代关于读书的记忆也是如此,无论何时拨响记忆中的这根琴弦,都会觉得格外真实而美好。
我带的2008届两班同学都有着这样的记忆:2007年12月22日,推荐茨威格的历史特写《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读了《序言》后,我又简述书中所记的几个历史瞬间。同学们说:“老师,再选点读读。”于是,那一节课,我们读了《拿破仑:滑铁卢的一分钟》,10000多字,我在讲台上诵读了近50分钟。同学们的心似乎一直绷得紧紧的,战役的结局、欧洲的命运、拿破仑的千虑一失、威灵顿的沉着稳健、格鲁希的优柔寡断……【2】也许,在这节课上,“滑铁卢的一分钟”与同学们生命中的一些至关重要的一分钟建立了链接。几年之后,还有同学提起“滑铁卢的一分钟”,并且说忘掉了许多知识点,不会忘掉这样的读书活动。
笔者自身的读书体验和教学经验、学生的读书记忆都表明,与学生共建真实、长效的读书机制是必要的、可能的、可行的

二、方式方法:规定动作和自主开展
虽说“方向对了,总有到达目的地的一天”,但任何目标的达成都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究竟该如何读,我们选取规定动作和自主开展相结合的做法。
㈠零存整取式的课中阅读:我们依人文主题编写了精品诗文,作为阅读材料。比如“让善内在于我们的生命”专题,选择了杨绛的《记比邻双鹊》、尤今的《蜘蛛网》、吴非的《留点麦穗在田野上》三篇文章,利用每节课上课之初的5-10分钟,前一天读诗文,下一天交流写的笔记,交错展开。如此,按专题坚持下去,自然形成一个体系。
㈡专款专用式的定时阅读:从每周的语文课里拿出两节课,专门用于读书。笔者有过这样的几次经历:某个周日,读完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约20万字;某个中午用1小时默读《卡拉马佐夫兄弟》42页,约4万字;某节课上,一个小时读完《哈姆莱特》的一幕。同学在同一时间的阅读,我们可以指定篇目,这句是所谓“规定动作”,如统一要求阅读江苏高考的10部名著中的某一部、某一章、某一节。
㈢节假日的集中阅读:周末或寒暑假,自主阅读有一定长度的经典作品。追情节也是好的,比如笔者自己高中时就通宵挑灯读过金庸,近来用大约15天读完《卡拉马佐夫兄弟》,用5天读了止庵的《远书》。书中的情节、人物和思想,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时刻从我们的心里燃放,和我们的精神再次相遇。
三、实施方案:三个系统的建立
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我们尝试建立这样三个系统:
㈠服务于考试的阅读:江苏考纲规定的10部名著  
江苏高考语文暂涉《茶馆》等十部名著,分值为15分,从功利的角度要求学生必须认真阅读这10部名著。当然,认真阅读在学生的写作能力、思想素养的提高等方面还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拟定如下计划。

㈡人文专题的阅读:每周读2—3篇精品诗文,以人文主题组成专题,一学期约15个专题40几篇文章,高中三年将阅读240篇左右的文章。可以结合教材、配合读本展开,从读中获得印象、经验和滋养,在写里加强训练、能力和体验。以高三年级的专题阅读为例,“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专题,我们选择叶圣陶的《谈阅读》、易中天的《我们为何读经典》、叶文玲的《我的长生果》;“感受时间”专题,我们选择冯骥才的《日历》、迟子建的《时间怎样地行走》、乔叶的《成长是件怎样的事》;“凝视那棵树”专题,我们选择《你去看过那棵树没有》、周涛的《秋光里的黄金树》、任林举的《岳桦》等。这些分人文专题的阅读,为学生丰富写作素材,习得写作技巧,增强写作能力,提高思想素养,拓宽人文视野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㈢个人兴趣的阅读: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借笔下人物的嘴说过:“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不仅是肌肉和体格的增强,而且随着身体的发展,精神和心灵也同时扩大。”【3】林海音谈及人的成长也说:“人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窃读记》)构建个人的精神空间,丰富个体的心灵世界,提倡精读自己感兴趣的某一部书,读懂、读深、读透,是极其重要而又十分有效的途径。著名作家张炜隔一段时间就重读一回托尔斯泰的《复活》,他说要用这部书矫正自己的人生方向。再如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我们不仅可以明白小说的主题和哲学“美这个东西不但可怕,而且神秘。围绕着这事,上帝与魔鬼在那里搏斗,战场便在人们心中”,还能因此留下或唤起某些美好的的记忆,获得崇高的精神力量。就是细读其中的某一章节【4】,像受侮辱的上尉对阿辽沙真诚帮助的拒绝,我们也可以深深体会到“尊严”“人格”在这个下层人心中的分量,也许在读的瞬间我们自己挺直了腰杆。

关于读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了这样的实施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5】我想,当真实、长效的读书机制成为现实,我们的语文教学就真正回到了读书的原点,纸上躺着的规划成为师生读写活动的指南,积极而富有趣味的读书活动也因而凝结成学生心灵的重要滋养。  
2013.03《语文教学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