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土识小|“好奇心”与“快乐感”

 沪学 2022-08-17 发布于上海

——《虹桥风》2022年1-3期合刊卷首语

长宁现代文化艺术中心建设初期的外观 图源网络 

  多年来,我一直注视着上海城市群众文化这个领域。如今的长宁,已经是上海“大虹桥”中唯一的中心城区,重点聚焦临空经济、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着力推进智慧出行、人工智能、数字贸易、大健康等产业发展,前程似锦。这种态势表明,上海的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也给群众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首先要问上海这样的特大型都市,人们生活在这里,为的是什么?当然不是为了痛苦,如果城市越来越发展,而人却感觉很难受,那建设这样的城市还有什么意义呢?!上海发展到今天,说她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新阶段,新就新在:城市建设的重点要更多地让她的居民感到“快乐”,盖高楼大厦,建设新城,则是建设她的物质性空间,而从城市的属性看,用文绉绉的学术语言说,城市不仅是物质性空间,更是精神性空间,而且后者的建设更加重要。

  今年上海积极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封城之前,我有幸两次受邀去长宁现代艺术中心虹桥现代艺术馆参加活动,不仅感受了那里的文化空间,更感受到长宁现代艺术中心出色的组织力,尽管有疫情的困扰,主办方还是克服困难,组织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如“十二生肖”展演、乡土艺术展览、民俗节庆的欢愉,还有许多颇具浓烈的民俗表演活动,让过年时的城市趣味带上浓厚的文化节日氛围,有幸参与其中,我顿时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不禁为之点赞。

  现在上海的这个馆,那个馆好像不少,呈现出喜人情景,硬壳好像建设得不错,大数据、元宇宙也是助力甚大,总体上看,用一句流行语:看上去很美。但也不能不看到少数人办馆思路上旧习难改,喜欢端着个架子,显示大上海的阔气和高雅,好像越高雅就越能显示自己“艺术家”的气质,这种孤芳自赏的思路,远离民众、脱离实际,只会将群众文化引入死胡同。

  同样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许多人一提起“民俗”就认为它土得掉渣,这也是完全错误的理解,谁说“民俗文化”是过去式?其实,民俗文化充满了“现代性”,生活在城市里,人的归属感往往源于城市的生活气息,烟火气、市井气、人情味,会带给一座城市难以描述的奇妙感和生活魅力,每一个生命的绽放都是一曲优美的乐章。作为群文文化艺术一类的场馆,服务的对象主要应该是青年,而不是仅仅建设“老年俱乐部”,既然主要服务于青少年,我觉得这类场馆一是要能够激发好青少年的“好奇心”,另一个就是能使他们从中找到“快乐感”。

  现在上海已经在群众文化、民俗文化方面,已经展露出许多新的态势,积累了许多新鲜经验,如充满运动感的体育文化、充满的氤氲香气的咖啡馆文化、充满诗化意境、回归个体感性的音乐文化,充满艺术审美性的博物馆文化……,这些正在成为上海城市的“新民俗”,这些场所给予青少年的,不应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能够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感到“好白相”,感到快乐。倘若我们的群文部门,能够服务于这种新民俗需求,发挥各种场、馆、厅乃至公共雕塑、咖啡馆、茶馆书店、文创园区等文化空间的作用,它的前程和作用就是不可限量的。

  (原载《虹桥风》杂志2022年1-3期合刊,有修改)

  2022817 沪上“凝风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