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备课样例 | 四年级下册古诗两首

 新用户78239516 2022-08-17 发布于辽宁

图片

【前言】

四年级的任务,就是在享受童年的同时,与童年挥手道别。

如果第七册晨诵是在尽最大的可能享受童年的话,那么第八册的晨诵就是穿越时空和年龄,暂时远离了童年,进入了一个古老的农人世界,和一个古典的诗歌世界。

《农历的天空下——24节气古诗词之旅》是我们最最满意,最具有创造性的课程之一,无数个实验让我们确信,它带给孩子们的,比我们能够想像的还要多得多。

重要的是别半途而废,别置身诗外。

穿越这个课程,我们就是在向整个世界证明:它证明唐诗宋词并没有在这个时代死亡,而依然是鲜活的艺术珍品;它证明我们能够在这个年纪里,开始领略到先人们的忧伤与诗意,而这种领略会从这时开始,随我们生命的丰富与深邃而不断地加深;它证明穿越时空,人类的生命仍然能够达成共鸣,永恒的精魂确实不会随时间而消亡,而我们的生命,确实会因为这样的共鸣而变得与众不同。

如果有可能,请再学会吟诵的方法,用吟唱的方式,吟出诗词中的平平仄仄、忐忐忑忑。

接下来,以《春日》《迎春花》为例,我们来看一看,一节完整的晨诵课如何穿越“浪漫-精确-综合”这三个阶段,如何用诗歌来唤醒黎明,唤醒孩子们的生命。

图片

1. 春日  

图片

感受音韵之美,理解意韵之妙!让我们一起走进“农历的天空下”之百花课程。先一起来唱《春暖花开》。


浪漫感知

经历了漫长的冬季,春天正在向着我们走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和百花和诗词一起度过这一个美好的春天,我们要看看,这些积攒了整整一个冬天力量的花卉们是如何迫不及待地登台亮相的,看看光秃秃的枝头如何就突然绽放出无限润泽与明艳的花朵,看看这些颜色不一形态各异的花儿如何从一束、两束突然间就灿烂了整个天地?而那时,你一定会由衷地赞叹:

每一朵花,都是大自然吐出的诗行。有些清新,有些孤傲,有些朴素,而有些简直就像神灵本身一样辉煌。

这一次我们要穿越的,可并不只是春天里的自然之花。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已经为每一种花命名。梅花的孤傲高洁,兰花的清冷高贵,桃花的美丽虚幻,杏花的绚烂短暂,牡丹的雍容华贵,还有丁香的淡淡哀愁,甚至溪头的野荠,在诗中也有了一种独特的性格。

所以百花课程里,我们要欣赏和领略的,不仅是无数种色泽,无数种芬芳,而且也是无数种独特的品格。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首诗,是朱熹的《春日》。先听老师来读一遍。

图片
图片

春    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们来吟诵一遍。

图片

吟诵,就是我们古人读诗的方式。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的意思是说,写诗真是不容易,两个诗句要用很长时间才寻得,写完后一吟诵,就禁不住流下了辛酸的泪水。

杜甫说: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意思是,写诗可以陶冶性灵,每次写诗,他都要反复地吟诵、反复地修改。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是用吟诵的方式来读诗、品诗的。

那么,吟诵的基本规则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平仄的区分。平声,就是现在的一二声,我们一般用横线表示,横线的长短代表声音的长短。仄声,就是现在的三四声。我们用竖线表示。其中竖线下加一点,表示的是入声字,这是古代的字音,现在已经没有了。入声字归入仄声,但比仄声更短促。我们可以用一句口诀来记住它: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

平仄的高低长短是怎样的呢?应该是“平长仄短,平低仄高。”也就是说,平声比仄声长,仄声比平声高。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吟诵最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依字行腔,依义行调。”依字行腔,就是按照文字本身的读音特征(即文字本身所具有的声、韵、调)来行吟诵的腔音。

依义行调,说的是吟诵最核心的本质。吟诵不是背诗,也不是唱诗,而是在理解诗歌后,和诗歌产生共鸣,然后用自己的声音来传递这种兴发感动。

好,了解了吟诵的原则和方法后,我们再来吟诵一下这首诗歌。

图片

精确理解

体会了这首诗歌的音韵之美后,我们再理解一下诗歌的意韵之妙。

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吗?(请学生自由说说)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理解这首诗到底在说什么。(解释诗句意思的时候,老师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或描述,不要照着翻译读。)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这一天,风和日丽,我到泗水之滨游春,发现经历了一个冬天之后,泗水河边那无边无际的风光已经焕然一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随随便便就可以认出这春天的模样来,那和煦的春风已经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了。

现在,我们把这首诗再来读一遍吧。

春   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真的只是在写诗人找寻春天的美景吗?

其实,这首诗有两层意思,都非常好。

在字面上,诗人到泗水之滨寻找春天,看到春风吹拂下百花齐放,万紫千红。这样的胜景,怎能不叫人欣喜?

而在更深的层面上,写这首诗的朱熹,在历史上可并不是以写诗著名的。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儒学大师之一。儒家学派创造者孔子曾经在泗水之滨讲学,千百名弟子在此弦歌、诵诗、习艺,而儒家思想的芬芳,也从此流传千年,日益兴盛。所以,在诗人眼里,这“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既是眼前的春光和春风中的百花,也是儒学在他自己的时代的再一次兴盛。

理解了这两层意思后,我们再来读这一首诗,不仅感受到了春天的万紫千红,同时也感觉到一个生命的欣欣向荣和一种文化的勃勃生机。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综合呈现

遥想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事业有成,如果再回顾今天学习的这首诗,会不会也感慨地吟诵起:“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呢?

现在,就让我们带上对春天的无限憧憬,对生命的无限向往,最后来吟诵一下这首诗。

图片

图片

 2.迎春花 

图片

浪漫感知

感受音韵之美,理解意韵之妙!让我们一起走进“农历的天空下”之百花课程。先一起来唱《春暖花开》。(一起唱歌,歌词略)

我们先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诗歌。

春    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感受了春天的万紫千红后,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一领略绽放在春天里的花儿们的美丽与芬芳吧。

今天我们将迎来春天的第一朵花——迎春花。

我们先来朗诵一遍。



图片
图片

迎春花

【宋】韩琦

覆阑纤弱绿条长, 

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 

百花千卉共芬芳。

我们再吟诵一遍。

图片

大家的吟诵刚刚起步,今天再简单地复习一下基本原则和方法吧。

其实,关于吟诵时平仄的长短高低,这些都是技术性的问题,练多了也就熟练了。

最重要的是原则,也就是“依字行腔,依义行调”。这是在提醒我们,我们的汉字是神奇而又美妙的,每个字都自带了音和韵,我们不要去破坏它就好了。而吟诵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我们自己的声音传递出对诗歌的理解,传递出我们自身生命的兴发感动。

好,我们再试着来练习一下。

精确理解

感受了诗歌的音韵之美后,我们再一起来理解一下诗歌的意韵之妙。

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迎春花。迎春花,因为在百花之中开得最早,花后就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它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 。

因为它花色金黄又热烈地密布在长长的花枝上,所以人们又赋予了它一个俗名 “金腰带”。有些地区呢,则称之为金梅、清明花、金腰儿、小黄花。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在说什么?(请学生自由说一说)

覆阑纤弱绿条长, 
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春花是真正的迎接春天的使者。她黄得灿烂,但却往往只生长在庭院墙边,或路边花圃。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待到新春伊始,即使冰雪还没消融,它也会迎着凛冽的寒风,伸出纤弱的枝条,开出小小嫩嫩的黄花,率先迎来了这烂漫的春光。

迎得春来非自足, 
百花千卉共芬芳。

它迎来了春天并不是为了自我炫耀,而是为了和百花千卉一起沐浴和煦的东风,共同开出芬芳的花朵。

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我们一起把诗歌来朗诵一遍。

迎春花
【宋】韩琦

覆阑纤弱绿条长, 
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 
百花千卉共芬芳。

诗人只是在说迎春花吗?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诗人。

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韩琦“相三朝,立二帝”,当政十年,与富弼齐名,号称贤相。欧阳修称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作为政治家的韩琦,写一丛小小的迎春花,难道不也是在借着它抒怀写志,自励勉人?

现在再来看这首诗,原来每首诗的背后站着一个诗人呢。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吧。

图片


综合呈现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就是这世上的一朵花——也许很纤弱,也许并不像牡丹那样美丽,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像迎春一样,在这个春天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不自恃,不骄傲,不以迎春功臣自炫,而是同百花一起共同点缀春色,绽蕊吐芳呢?

让我们再次用我们的声音吟诵出迎春花的美丽和芬芳。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