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光大虱啃伤寒之桂枝汤方术广论

 新用户95892014 2022-08-17 发布于甘肃

无经方不中医

求医不如养生

养生不如寡欲


图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关于太阳中风的概念,为什么是阳浮而阴弱?什么是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前几篇文章已经梳理得非常的清晰了。(点击上方合集可回顾)

风伤卫为病因,恶风汗出,阳浮阴弱、营卫不合这类为病机,病机是从大层面来分析讨论疾病的失衡状态。仲景师用了几个排比句来形容太阳中风这种病的自体感觉,“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这些为自己的主观感受。

图片


图片


形容肌体畏寒收缩的样子,在这里其实是形容风吹到身体后产生的肌肉紧张收缩感,不是真正的恶寒,太阳中风的恶寒是有条件的。

太阳中风桂枝汤的这种身体怕冷和麻黄汤症的怕冷是截然不同的,麻黄汤症状一旦形成,那种怕冷是没有外因的,你就算盖着被子在完全没有风的屋子里,依然会感觉冷的发抖,不需要条件。

桂枝汤的症状成因我们前面讲的很清楚了,病因是身体里虚,肌肉不致密而导致的风邪伤卫。这时候出汗是一种卫气不固的漏汗,阳气浮越阴随阳脱,风一吹,汗的蒸发速度会加快,蒸发速度加快散热就快,那么就会带走身体更多的热量。本来就里虚是不是?大家应该都有过这种感冒的感觉吧,汗一阵一阵的出,这个时候要是有风吹到身体就会肌肉紧张,觉得冷,赶紧缩脖收衣。桂枝汤症的这种怕冷是要有条件的,原因为汗自出所导致。

图片


淅淅为形容风吹的声音,当风吹过这些小树啊,门缝窗逢啊,会产生那种稀稀碎碎的声音。这种是形容怕风的心理感觉,可能风并没有吹到他,不是肌肉紧张,这种怕风的感觉是一种心理反应,心理上的恐惧,不能听到有风吹的动静,听到有风吹的这种稀稀碎碎的声音,他都心里会感到害怕,这种感觉为“淅淅”恶风。我们要明白“啬啬恶寒”为身体的感知反应,肌肉紧张,风吹到后汗会加速蒸发,散热速度快导致的身体表面冷。“淅淅恶风”为心理上的反应,怕被风吹到,怕听到风吹草动。

一为身体反应,一为心理反应。

图片


翕。本义为鸟拍动翅。你观察一窝小鸟,当老鸟喂小鸟的时候,小鸟张嘴要吃这个食物,它们的翅膀有轻微的震动拍打,翅膀不是打开的,是合上的,这个就是翕的意思。和学习的“习”这个字本意有点相似,不过古体“習”字是形容鸟儿在白天练习震翅欲飞的样子,幅度更大。仲景师在形容肝脏衰的时候症状为“四肢掣习”,习为形容翅膀抖动,大致就是现在帕金森病。因而,可以推测出帕金森其实属于肝脏衰的一种表现,知道病机了,我们也就有相应理法了。

我们了解到桂枝汤症的发热是因为阳浮,阳气外浮,人会感觉有热往外涌出。热自发,这种发热是你自己的感觉,感觉自己有热,但是你用温度计量并怎么不热,就算是发热也是轻微的热。翕翕发热就像比喻小鸟的震动翅膀一样,虽发热但上下幅度比较低,但自己感觉是有热的。麻黄汤症的发热跟这个恰恰相反,麻黄汤症的发热开始自己感觉不到热,反而感觉到冷,恶寒,但你量体温却是很高的温度。仲景师用翕这个词来形容太阳中风的发热程度,真是无比美妙。太阳中风是发热上下幅度比较小热,不会有很高的温度,如果说太阳中风病发烧温度很高,那就不是太阳中风了,直接由太阳中风而形成风温病,用温汤。

太阳中风的热开始为阳浮发的热,如果汗出多了阴虚也会生热,阴阳跌宕,翕高翕低。“翕翕”一词更深层的意思还表述了热的来源,不深究了。

图片


鼻鸣用现在话说就是有鼻音,鼻子囔囔,有鼻音是因为鼻腔的环境改变了,鼻塞。桂枝汤症鼻鸣的成因,本质还是脾胃虚弱导致的。如果我们中气很足,阳明经气也很足,就算吸很多凉气也不会造成鼻塞,有中焦的热气顶着。鼻翼两侧是迎香穴,迎香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有时我们受寒造成鼻塞灸一下这个穴,立竿见影。阳明经注经气于鼻翼两侧,就是防止当有寒气侵袭的时候不至于鼻塞。脾胃不好的人,如果吃一些燥热的东西造成阳明经有邪热,那你鼻子两侧也会起豆子,是不是这样?现在小孩子很多得鼻炎的,多是因为脾胃虚寒造成的,阳明里虚,如果这个时候呼吸到寒气或者你家空调开的很低,那就会造成所谓的鼻炎。这种鼻炎简直是全世界最好治的病,但你发现都说治不好,无非就是把阳明经气壮大起来,把脾胃调暖和起来。治不好,是因为你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过来,现在人的病都发生在观念上。

里虚而弱不经风是形成桂枝汤症的根源, 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反复的重复这个问题,就是为了让大家重视太阳中风桂枝汤证的成因。

图片

干呕不是呕吐,干呕是有呕的这种动作但没有东西吐出,有声无物,呕吐是既有呕的这种动作又有东西往外吐,有声有吐。我们早上刷牙的时候刷到舌根里面了,就会产生这种干呕的动作,这种就是干呕。呕这种身体反应与太阴不开有关系,开太阴的药为生姜,不单是开太阴脾,主要作用于太阴肺。生姜治呕和半夏治呕原理完全不同, 但这两味药也是一个对药,像茯苓白术,茯苓桂枝,桃仁丹皮这类的,很多方子都是一起使用的,后详。

以上所说的这些症状解析,你在任何一个书上都查不到,很多都是村长自己得病然后根据理法加实践推导出来的,后再有实际验证为准则。包括从一开始的文章,写的内容基本都是原创的,是自己数年来的参悟,理法你在任何书上都找不到。那有人疑问别人不能解,就你解的对?有些法必须以身来亲试,才能真正的明白。这也本无对错,是深究的层次不同,在山脚山腰和山顶都在山上,就看你愿不愿往更高处攀登

图片

图片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图片
右五味,指的是桂枝汤方中的五味药,古人写书是竖着写,而且是从右往左写。左为阳右为阴,左升右降,从右往左写这包含万物负阴而抱阳的规律。古人写书是让人通过文字来格物致知,化迷显智,最后达到明“明德”的这么一个过程。无明为阴,明德为阳,由无明到明德的格物过程就是由凡转圣的过程,其心也止,其智也复。
桂枝汤中的五味药也谙五行之合,五行对应人体的五脏。桂枝和芍药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了。桂枝纳气归肾,芍药纳血归肝甘草的炙法本意就是直接在火上烤,得火之苦味,炙令其黄。炙过后的甘草就增加了它的苦甘之味,苦入心甘入脾。生姜主要的作用是为开太阴肺机之用,脾胃运化津液,但是真正能行津液的是肺。人体生的痰就是因为太阴肺的布化能力不足,津液行不动而积压在肺成痰。重用生姜可以增加太阴脾的运化能力及太阴肺的布化能力,重用生姜这类方子有新加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小半夏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要参透生姜在太阴病这类方子中的作用。大枣健脾生津众所周知,在桂枝汤中大枣的作用是提供津液所用,打仗需要有粮草,但有了粮草还得靠生姜来给它布化出去。
桂枝汤的五味药,木火土金水五行俱全,可谓是五行攒簇,合而为一。桂枝和芍药各用三两,这代表着人体的三阴三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这个“三”其实就是三阴三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必须是阴阳相生相化才能生出世间万物。因而,所有的世间万物也都有它的阴阳属性。
桂枝用三两,芍药用三两为方术所寓,不是表示用量,一定要打破盘中迷,在实际用药的时候,完全不必要去考虑一两等于多少克。所以我们考证一两等于多少克是根本没有意义的,用多少药量用多少水全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玄机。给五岁小孩子吃同成年人吃用药的量能一样么?量只是一个比例问题,给五岁小孩子治病桂枝用5克芍药用5克就可以,给成年人治病这个量肯定不够啊,通常桂枝用15克芍药也用15克。你看!量在发生变化,但比例并没有变,还是一比一,明白吧?所以,你觉得一两等于多少克合适呢?就算考证汉代一两等于15.625克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是训诂不是应用。

有的经方初学者非常赞成原方原量,什么是原方原量啊?这是死脑筋的思维。按照你的理解,原方原量大黄四两的话那就要用六十多克,实际上大黄六克就可以让人拉的一塌糊涂,你用六十克大黄给别人吃,如果是太阴便秘,就算是分三次吃人体会拉虚脱起不来床。大青龙汤麻黄用了八两,按你的意思原方原量要用到一百二十多克,人要不被你整死都是命大的。要是这种死脑筋的人跟我学中医,一定会被我骂死的,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聪明,这样就是尊重古人。我也从来不回答学生提问某些药用多少量这类的问题,回答都是合适就好。

仲景师给你所有用药用水量,只是一个比例参考而不是定量,里面有一套方术密码系统,而且方术和理法是相辅相成的。理法彰显在阳面,方术谙合在阴面,彼此相生相化,互相通融。也就是说你学伤寒不知道仲景师对方术谙语的应用,伤寒文字理法研究的再透也只是个皮毛,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圆融合道。
关于煮药要放多少水来煮的问题,就像泡茶,泡浓了喝胃难受,泡淡了水味重也不好喝。煮药也一样的,煮浓了喝会伤胃,煮淡了药效差,所以说到底要加多少水煮药合适呢?水是跟着药量来配比的,你最终煮出来的药汤一定是不能太浓也不能太淡。那万一浓了,你就再加点开水稀释一下,煮淡了你就再多熬一会儿,这全部都可以自己去灵活调节的。要让你炖个鱼煲个汤你都知道浓淡适宜,油盐酱醋各得其所,人在倒腾口腹之欲上是无比在行的,让你去煮个药就不知所措了?道理都是一样的。
图片


图片
众方之祖桂枝汤总共是五味药,有的写㕮咀前三味,有的书上是写五味,应该是三味才对。为什么要㕮咀前三味?因为后面的生姜是切开的,大枣是擘开的,“擘”字念“bo”,四声,表面意思为用手掰开。桂枝汤里的生姜让切,你们发现没有书中有很多生姜是没有用切的。这就奇了,要切都切,要不切都不要切,生姜切不切有什么关系?其中必有玄机,后详。
桂枝汤前三味药㕮咀,后两味生姜和大枣一为切开一为掰开,你看煮个药有多麻烦?前三味要用嘴咬嚼,后二味要切开和掰开。我们理解的表面意思是药如何去加工,其实不然,这里面加入了一套密码系统。就像《山海经》《西游记》这类的书,表面上看全是妖怪,大人小孩都爱看,但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寓意。圣人写文字更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多维度的,着笔处都有多层的含义。就像古人写字,你只看到实体的字,但是没有关注到飞白处,形为阴,气为阳,飞白处才最能提现字的浑然一体,虽形断而气不断。我们现在学伤寒,学圣人书,绝大多数人看不到那些飞白处的真知,听不到无声处的惊雷,都着在相上,迷在相上。而相,反而是圣人需要让你格除的,物迷不格,无足以达至知,无足以止至善。

继续讲:

你们平时吃糖在嘴里只品味而不嚼怎么形容?村长老家河南的,有一个专门的词音就叫“fu”。㕮不是在嘴里嚼,在嘴里品味道叫㕮。原来只知道这个音但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的,是学了伤寒后才恍然大悟的。桂枝汤前三味药在㕮咀是啥意思?㕮是品味它,品味道叫㕮;咀是口字旁加一个且,意思是嚼碎、嚼烂。

乌头桂枝汤也有 “㕮咀”,乌头剧毒,如果乌头也㕮咀的话那是会是死人的,所以说仲景师在这里打了一个马虎眼,故意留的漏洞,意在告诉你其实不是真正的去用嘴㕮咀,是让你用心去“㕮咀”。如果乌头真用嘴㕮咀的话,㕮咀乌头会毒死人的。这样就真相大白了,仲景师就是要告诉你桂枝汤为众方之祖,一定要把它的理法及组方用药品透了,嚼烂了,才能解其真意,是要用心㕮咀而不是用牙口。以前药都有刀切的,生姜是切,桂枝芍药就不能切了吗?
为何非要㕮咀呢?圣人再此处留有“手眼”,好让后人“着眼”,以至于后人不能入伤寒之门者,都是因为桂枝汤没有用心“㕮咀”清楚,字明而心不明。

好了,桂枝汤要好好用心㕮咀,“㕮咀三味”意味再三叮嘱你不要眼见心盲。村长的前三篇文章介绍桂枝汤的理法也要好好的㕮咀,把文章的理法品透嚼透,经方学习才能真正入门,入门后行其庭,天地才能广阔。


图片
“切”为经方中重点要参悟的是字。

生姜在很多方子中都是要切的,我们讲的“切”字表面意思就是用刀切开,但方子里面有很多生姜又没有写切,为什么有的生姜要切有的生姜不切?到底有什么讲究?附子也是切八片,但不叫切叫“破八片”,其实“切”与“破”都是双关词。

切者。切合也,无合不名切。

我们上学时老师讲一个圆与另一个圆交汇处的那个点叫切点,这个点为切。生姜切是什么深意呢?生姜用“切”字意在告诉你,这个方子是有阴阳相交互的。桂枝有桂枝作用的阳气循环系统,芍药有芍药作用的阴津循环系统。我们讲过芍药甘草汤是负责整个人体阴系统循环的,让消化道系统的静脉血归肝,桂枝纳气到肾,肾得了能量以后下达膀胱,膀胱再气化水液入少阳。桂枝汤是调节人体阴阳两大系统交互合和的方子,用生姜的“切”来表示这两个系统是有彼此交互、有切合的。生姜是代脾胃行津液,让阴与阳更好的交合在一起,现在明白“切”意不是把生姜切开那么简单了吧!
人体阴阳转换的切点在什么位置呢?在太阴肺,因而桂枝汤的用水是七升,取方术“七”,对应的是兑卦,三魂七魄,左三右七,七为肺数。如果我们把身体的静脉称为阴,那么动脉就为阳,静脉血在肺部转换成动脉血,肺部是完成阴阳转换的场所。人体消化道吸收运化的营养物质统统要先归肝脏,肝脏把这些营养物质进行解毒后再上升到肺,到达肺部加氧后再由肺布化全身,再这一过程中呼出浊气吸取新气。你看,肺不但要给你布化有形的津液,还要负责完成气体的新陈代谢,阴阳都在肺部进行交互,是多么忙碌。
气为阳,血为阴,肺有调节气血平衡的作用,气太强身体就会肿胀,汗出则愈。反之气不足就会短气,肺气不足肠道就无从承气,四个承气汤所承接的气全是上焦的肺气,如果气不足就会发生太阴病的便秘,这就是为什么在太阴便秘中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的原因,重用生姜六两。这些内容都属于经方非常高级又艰涩的内容了,要好好的思考下生姜的作用,能参透才能用好。经方有一套自己非常严密的逻辑系统,没几年的艰苦思辨,门都入不了。
方子有单方、有复方,如果有的方子上的生姜有后缀词“切”,就是告诉你方子是调的大循环的,这个循环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阴阳有切合的地方。仲景师用桂枝汤告诉你阴阳两大系统是要交合在一起的,像太极阴阳鱼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是相互转换的,转换的交汇处名“切”,我们要知道气血阴阳的切处是在哪里。阴阳如果不能相互转化,气血不能相交,阴是阴,阳是阳,阴阳孤立,其命也终矣!
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理解“切”意就是把生姜切开的意思,我们要明白在经方里仲景师使用的一些后缀词以及附加词多是双关语,其背后有着甚深妙理。
图片


图片

还有一个字为“擘”,擘表面意思就是掰开。擘原意为弹古琴的指法,擘是用大拇指往回弹,往外弹叫托,擘就是用大拇指往身体的方向弹。桂枝汤最后有个大枣要“擘”,就是告诉你桂枝汤的药物可以构成阴阳系统的循环,有去有回。大枣的用法经方中多用12枚,代表着十二地支,十二地支与脏腑的配合,阳支配腑,阴支配脏,正好一个子午流注的循环。大枣在经方中多则用到25枚,如“通脉四逆加吴茱萸生姜附子汤”,二十五是阳数之和,从方术上告诉你方子重在通阳。要通过学习伤寒众方里的一些数来了解其术,由术而解其方,由方而明其理,由理而入其道。
图片

桂枝去皮能是真的把皮去掉吗?

我见过真有人把桂枝的皮给去掉的,最后就留下一个个的小木棍,那完全就没有药效了。如果从字面上来理解,去皮就是把外面那一层表皮去掉,刮去外皮的意思,这样在煮药的时候能更好的溶出有效成分。皮下为肉,肉下为骨,你要是真去皮的话,是去掉最外的那一层表皮,而不是把桂肉给去掉,最终只留下里面的骨木棍。我们真正在使用桂枝的时候有几个人去皮啊?很少吧,不去一样有效啊。因此说桂枝的去皮绝对不是大家想象的把外皮给去掉那么简单,这也是一个双关语。

麻黄去结,大家也没有真正的一根根去过麻黄节的吧?不去节也同样有效啊,那为什么要去节呢?所以,桂枝去皮与麻黄去节都不是表面意思。去皮是去的方向,皮在外在表,阳气是从里往表气化的,桂枝纳气入肾,肾加热并过滤水到膀胱,膀胱得热量才能气化,气化的阳气通过里三焦往外出,直到在人体表面遇冷而凝成水进入血液。“去皮”这是告诉你桂枝这位药作用人体后最终要去的方向,阳气去往外层表皮方向叫“去皮”,一语双关。你看当太阳照射加热水之后,水得热量后蒸腾去往的方向是哪里?是不是往天上走?往地球上空的最表层走,表就是人体的皮毛部分,故斯此意!
麻黄为发阳而用,因为伤寒伤的是营分,人体主动发汗去邪,但是大门关的太紧,表闭塞太紧汗出不来。麻黄的节就像竹节一样,虽中空但到了节处却是堵的,去节其实是取中通之意。麻黄为通表发汗之药大家都知道,把堵闭的节给去了,取像比类,去节为强调麻黄能通表开达的作用,同桂枝的去皮一样,麻黄去结也是双关词。

还有一个“捣”字,栝蒌实要“捣”,捣就是捣碎、捣开的意思。用捣字是为了强调瓜蒌实的作用,病结胸,胸部气血结住了,栝蒌实“捣”也通导音,其实就是把胸结捣开。栝蒌“实”之意,你既有实,就给你捣开并加以疏导,直接用“捣”一词就把瓜蒌实的药性讲了。以后再学习经方,就不要讲仲景师只讲了方子没有讲药这类话了,圣人全部都讲了,理法方药四义俱全,明言暗喻无不通融,只是我们没有慧眼看不出端倪,着相故。
圣人写东西的维度是很高的,站在天地的角度以观万物,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理解都能圆融豁达,不像我们现在人写东西,字面之下再无深究。《西游记》如果按字面意思去读那就完了,全是妖怪。读《山海经》也全是妖怪,其实都不是的,那都是表面的意思,文字背后有隐藏的甚深妙理。

拿伤寒里面的喝粥来说,《伤寒论》里面有的用米粥,有的喝麦粥,都不一样,因为米和麦、麻这些都有其五行的属性,告诉你用什么粥什么米谙合方药作用的脏腑。包括用的水,有用清浆水、麻沸水、东流水、甘瀾水等。甘瀾水就是不停的舀水,让水里有泡,用这种水煮药是用来治肾气上冲的方子,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水脏不是肾吗?舀水就是让水里充满气体,象征肾纳气,这个方子就是治欲作奔豚病的,肾气想要上冲,用这个方子把肾气稳住,但真正在煮药的时候很少有人用过这样的水吧?不一样有效么。要理解仲景师不是让你真的用这种水,而是用这种现象告诉世人要取象比类,更好的来了方药的作用。千万不要书上写用水七升,你就真用水七升,大家逐渐清晰了这都是方术的内容。还有用清浆水,就是是抓一把泥与水混在一起,泥沉到底下以后上面的那一层半透明的泥水就是清浆水,有人用这种水去煮药吗?很少吧。仲景师其实是告诉你要取这个土的气,土对应脾,它用这个方法是告诉你该方子的作用方向。用也可以,不用一样也有效果,千万别较真。

图片

仲景师写伤寒没办法以文字的方式给你解释每味药和每个方的作用,他把这一套系统融合在用数术,用水以及煎法里面,通过解读方术内容以了解圣人用心。包括方子里先放哪个药,放在前面、中间还是后面都是不一样的理法,光看半夏就知道了,有的半夏放在最后,有的是放在第一个,有的放在第二个,仲景师就像在玩一盘棋,玩得游刃有余,让后人解了一千多年都没完全搞懂。天道上下有位,左右有纪,君臣佐使所在位置不同,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好了,太阳中风桂枝汤的全部内容解析就算告一段落了,内容当㕮咀再三,明理法知方药,四义合一。

君子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终不可谖兮。


下期预告: 飞龙在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