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地四大古刹之一

 闲庭斋阁 2022-08-17 发布于浙江

福建的四大古刹分别是:泉州的开元寺,厦门的南普陀,莆田的广化寺和福州的涌泉寺。前三座都位于闹市中,闹中取静,只有涌泉寺位于山林间,宛若世外桃源一般,也只有涌泉寺需要购买门票。

涌泉寺位于鼓山半山腰,海拔455米,占地约1.7公顷,前为香炉峰,后靠白云峰,整座寺院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中,有点像普陀山的慧济寺,只见牌坊不见寺。

入寺的道路非常有特色,两旁是红墙,墙外是高大挺拔的树木,墙内是两排佛宝塔,走在上面禅意浓浓,佛韵悠悠,一看就是来到了佛国圣地。

山门是单檐顶,上覆黄色的琉璃瓦,四角高翘,藏红色的墙壁,古色古香,年代感十足。

经过山门,来到放生池前,里面有许多乌龟和鱼,它们和谐相处,自由生活,被寺院的晨钟暮鼓陶冶,佛性十足,愿我们参拜过后也能回头上岸。

池内中央的须弥座上有一尊脚踏莲花手持净瓶的滴水观音圣象,前面的香炉内香烟缭绕,供桌上摆满了供烛和鲜花,参拜的信众络绎不绝,架子和树木上都挂满的祈福牌,观音菩萨最灵感最慈悲,满足善男信女的美好愿望。

拜过观音菩萨向左行,就来到寺院的中轴线。第一座殿宇是天王殿。殿前有两宝物——千佛陶塔,此二塔为北宋元丰五年烧制,八角九层,檐角高翘,挂有风铃,就连风铃也是陶瓷烧的,整体造型高挑精美,是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每座塔上各塑佛像1038尊,故名千佛陶塔。左侧塔上是过去佛,右侧塔上是现在佛。

欣赏完千佛陶塔,再来看看天王殿前的罗汉泉,这也是一处灵迹。相传唐代后期,此处有毒龙危害百姓,灵峤法师诵经驱走妖龙,但没有了水源。法师梦中受阿氏多罗汉指点,醒后用禅杖点地,泉水涌出,故名“罗汉泉”。后梁乾化五年(915年),也是由于此泉的存在,寺院改名为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宋朝时,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一直沿用至今。

罗汉泉旁边的围墙上,有四个大字“知恩报恩”。这里还有点玄机呢:前面的恩字比后面的小了一点,寓意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最危难的时候,恩人雪中送炭,度过难关顺遂了,涌泉相报来感恩也是一种美德。

天王殿的门楣上悬挂着“涌泉寺”的匾额,这还是康熙皇帝颁赐的泥金匾额呢。门旁的楹联“面对香炉不用隔江招手;背临屴崱请看顽石点头”道出了寺院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佛法无边的魅力。

殿内居中佛龛内供奉的是弥勒佛金身法相,布袋和尚的造像,半跏趺坐在宝座上,面带笑容,坦胸漏肚,左手持乾坤袋,右手抚膝,笑口常说微妙法,肚大能容娑婆界。两侧是四大天王,手持法器,脚踏鬼怪,威而不怖,其中的北方多闻天王又被称为“财宝天王”。背后是韦陀菩萨的金身法相。

中轴线的第二座殿宇是大雄宝殿,两侧有钟楼和鼓楼,都是三重檐的宝塔式建筑,四角高翘,上覆琉璃瓦。两旁还有伽蓝殿和闽王祠等。

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最雄伟的建筑,耸立于高高的青石台基上,显得非常壮观。典型的闽地殿宇建筑风格,房脊都是优美的弧线造型,檐角凌空,屋檐遮盖廊道,檐下挂有一排火红的灯笼,显得十分喜庆。门楣上悬挂的是“海天佛地”的牌匾。

大殿内供奉的是横三世佛——阿弥陀佛,释迦牟佛和药师佛。都是金身造像,神情慈悲,法相庄严,善目低垂,也是在开悟众生,多观自身,才能修得菩提。居中的释迦牟尼佛两旁还竖立着阿南和迦叶两位尊者。

殿宇的两旁还供有十八罗汉的金身法相,每尊罗汉坐在宝座上,神态各异,表情愉悦,似乎听了佛法之后的惬意之情。背后供有西方三圣,佛前的供桌可是镇寺之宝,据说历经多次火劫,仍完好如初,真是神奇。

拜完大雄宝殿,沿着殿宇两侧的回廊上行,就到了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殿宇——法堂。

堂内有三座大佛龛,居中供奉的是千手观音菩萨,两旁是二十四诸天,其中“宝珞庄严”的匾额还是清朝时期台湾知府庆保和福州将军庆霖两兄弟同献的。这里可以在观音菩萨前供祈福灯。

此外,涌泉寺还有一处佳境,喜欢书法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那就是“灵源深处”。这里是由亿万年鼓山山脉地壳运动形成的“谷中谷”。

山道两侧荟萃了宋代至今的摩崖石刻,数不尽的文人墨客,名家大师,到过灵源圣境。从大书法家朱熹到大文豪郭沫若,都在此留下真迹,简直就是从古至今的书法展,一次视觉的盛宴。涌泉寺悠久的历史和诸多的文物墨宝值得您的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