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数亿中国父母一辈子又苦又累?| 剪不断的脐带,还不完的债

 谢耳朵馆长 2022-08-17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我们可以先看看一组数据:曾经有一个30岁后人群焦虑报告,调查结果显示,30-34岁是最容易出现年龄焦虑的年龄段,其次是25-29岁。
而这个阶段,正是当我们为人父母的阶段。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养孩子是生育对自我专注的重要冲突阶段。
当有了孩子之后,人们不仅要养育孩子,同时要承担社会工作,努力维持稳定的亲密关系,这些都是不小的挑战,焦虑也就显得非常自然了。
所以,这个过程必然是又苦又累的,但是有不少父母,他们工作努力,感情投入,细心照顾孩子。最后却落得个事业不顺,被劈腿,被孩子嫌弃的悲催结局。
其实,很多中国父母正在进行着这样的悲剧,却从不曾自我察觉,我们来听小芳的例子,或许能从中有所启发。
小芳从高考时就很卖力,到考入大学到成为研究生,但是依旧没能找到一个好工作,为此她更加努力,经常加班完成任务,但是几年过去了,小芳不仅没有升职加薪,反而被裁员,她对同事客气友善,却从不曾被别人放在心上。
最后,小芳安慰自己,努力了事业也不一定会成功。
就这样,她身心俱疲,不再对工作抱有希望。这时候,小芳遇到了很温柔的现任丈夫,收获了爱情,他们很快结婚了。因为丈夫收入可观婚后,小芳将重心开始转向家庭,做起了全职家庭主妇。
结婚20年,家里被她打理地紧紧有条,丈夫一路高升,成为了总经理,儿子也如愿上了理想的初中,原以为日子正在一步步向她期待的样子靠近。
然而这时候,丈夫出轨了。小芳失望无比,但因为家庭一直隐忍,事业失败,丈夫的出轨,小芳只有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只有孩子优秀了,自己才能一点点从抑郁的泥潭中爬起来。
为了孩子,她努力不去想和丈夫相处的痛苦瞬间,逼着自己不去想丈夫所做的,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陪伴和照顾儿子上。
没想到,儿子很快成绩下降,夜不归宿,逃避自己,老师也跟跟她反映,儿子的注意力很涣散,她焦急地报辅导班给做孩子做功课,但孩子最后连学都不想去上了。
而小芳又是一个非常在乎面子的人,看着其他孩子成绩优异,夫妻婚姻幸福,而自己遭遇丈夫出轨,事业不顺,再到孩子厌学,一次次的崩溃,让她觉得自己很失败,更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实际上,小芳身上有很多中国父母的影子,在各方面收到的都是负面评价:不是好员工,不是好妻子,不是好妈妈
但奇怪的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每次解决问题时就像救火队员,向哪块努力,问题就跟着蔓延到哪里。紧接着便是彻彻底底的自我否定。

强迫性重复——剪不断的脐带

其实,无论是婚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这些都只是除了自己以外的表面问题,如果我们总是把目光放在这些焦点问题上,那就难以面对外表之下的内部问题。
每一段关系,其实都曾给过我们缓冲的机会,只不过都被我们忽视了,不仅如此,我们还努力错了方向,我们过度地把精力投入到了外界上,被外部奖励和惩罚反馈着,自我否定和认同着。从不曾自我觉察,看到自己的内在归因和动机。
我们和父母未曾剪短的脐带,成为我们内在归因和动机,无论是依恋模式、价值观、人际关系的技巧。我们最初几乎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
可是父母不一定是对的,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就会重复父母错误的方式,在以后的人生关系中,错上加错,我们所说的强迫性重复 ,也就是命运的学术名称,就是这样的道理,父母教给你的是怀疑,那你在以后的人际关系中便总是怀疑别人,不仅如此,你将那些原本值得你信任的人变成了充满怀疑的人。
父母教给你的是信任,你便容易相信人性中的美好和善良,去信任别人,不仅如此,你还能将那些难以相处的人变得值得信任。
大部分时候,未曾剪断的脐带束缚着我们,让我以一种幼稚的方式,去处理人生中重大的人际关系,尽管我们之前已经学习了成熟的人际技巧。
如果我们不努力觉察,背后束缚着我们的脐带是什么,那我们终会像小芳一样,不断地在关系中失败,不断努力,看不到结果,就像还债一样,最后以教育作为人生最大的失败结尾。

剪断脐带——培养情感和自我存在感

很多人以为缺爱,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关系里的认可,如果外界不认可他们,他们就会否定自己,可是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我们,这样我们就永远无法建立内在核心。
内在核心的建立,取决于两点,第一,不压抑情感,学会具备情感的功能,第二,获得自我存在感,明确价值,而这两点,又会反过来支持自己更开放与他人的情感连接。
进而转而寻求自我的重新发展。
世界上没有还不完的债,只有还不完的情,当你能处理好自己的情感和价值,便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万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