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6年,一村民清理塑像时不慎剥落一块泥皮,他凑近一看脸色大变

 阴阳五行168 2022-08-18 发布于宁夏
1996年的一天,正果寺中,李金锁正小心翼翼地用刷子清理塑像,突然,塑像上的一整片泥皮剥落,他凑近一看,瞬间吓出一身冷汗,大声喊道:“快来人啊!”
正果寺位于山西绵山,李金锁是绵山脚下冀家庄村的村长,这一年,当地政府准备将绵山打造成风景区,李金锁跟着工作人员到正果寺,做清理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曾多次对绵山发起围攻,包括正果寺在内的大批寺庙被烧毁。李金锁等人到达时,只见这里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庄严的塑像上落满了厚厚的尘土。
李金锁轻轻地拂去塑像头部上的灰尘,突然之间,泥胎松动,一整片泥片掉了下来,他下意识赶紧将泥片捡起来,然而正当他凑近看时,却惊讶地发现,除去泥片的头部竟然是一个白色的头盖骨!
李金锁从不觉得自己是个胆小的人,可是眼前这一幕把他吓得不轻,他惨叫一声,连滚带爬地往外逃。
很快,同行的工作人员得到了这个消息,大伙围在塑像旁边,七嘴八舌地讨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般的佛像都是用泥土和草木塑成的,这个塑像里面怎么会有遗骨呢?
有些人猜测这可能是有人杀人后将尸体藏在了塑像中,有人表示反对,还有人眼睛突然一亮,好像想到了什么。
现场的领导思索片刻后,让李金锁继续清理下去。毕竟现场有不少人在,李金锁也没那么恐惧了,他小心翼翼地将泥塑上其他部位脱落的泥胚除去,而接下来的场景则让众人瞪大了双眼。
只见泥塑的里面露出一些衣服碎片,看上去像是旧时僧人所说的麻布僧袍,而僧袍里面竟然包裹着完整的人体骨骼,连经脉都清晰可见!
有懂行的工作人员发出惊叹:原来,包骨真身真的存在!
所谓的“包骨真身”,是佛教中人的一种说法,他们认为,如果僧人修行到最高境界,死后就能肉身不坏,不管死去多年,身体都不会腐朽溃烂,甚至还能保持栩栩如生的状态。后人会将这些僧人用泥做成塑像,称他们为肉身菩萨,对他们顶礼膜拜。
听到工作人员说这是包骨真身,大伙立即停下手中的活,挨个查看了周围的其他塑像,这一看才知道,寺里的12尊塑像竟然全部都是包骨真身。这些包骨真身像有高有低、有胖有瘦,容貌、姿势各不相同,人们甚至能大概猜测出他们圆寂时的年龄。
随后几天,大伙陆续对附近的寺庙展开了调查,结果又找到了几尊包骨真身,据考证,其中,有4尊出自唐朝、6尊出自宋朝,此外还有2尊金代的和3尊元代的。
要知道,包骨真身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谁能想到,在这个破败的寺庙里,竟然会有十多尊,而且大都完好地保存着,这简直是世界级奇观!
更让人觉得神奇的是,这些包骨真身历经1000多年,虽然露在外面的部分因为风化形成了干尸,可里面的肌肤却保持着弹性,真是匪夷所思。
大伙都知道,人死亡后,尸体如果不做任何处理,会马上腐烂,要想不腐烂必须靠福尔马林之类的化学药剂,可问题是,千年前的古人不可能掌握这样的技术,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绵山的一位住持曾提出一个解释,他说:“僧人平时吃的和常人不一样,只吃素食、不沾荤腥,而且绵山这里的历代高僧都会定期闭关辟谷,打坐念经,只喝水、不吃东西,尤其是当感知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时,高僧会提前上山辟谷,不吃不喝,直至圆寂。”
按照这位住持的说法,高僧们通过修行和辟谷,让自己的身体内部处于平衡状态,体内没有毒素,死后便不会腐烂。
也有人认为,绵山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包骨真身,说不定是和这里的生态环境有关,绵山树多、空气清新,有一千多种中草药,高僧们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下修行,吃的是草药,呼吸的是草药的香气,所以才会尸身不腐。
这个说法很快就被推翻,因为绵山上某寺庙的住持表示:僧人根本不需要吃草药。
不是服用草药的原因,那会不会和喝的水有关?要知道,僧人长期住在深山中,每天吃的喝的,都是山泉水,而据调查,绵山地貌呈石灰岩碱性,水中除了矿物质之外,还呈弱碱性,按照现代人的看法,这可以说是最健康的水了。
此外,有专家表示,高僧选择的辟谷地,一般都是既干燥、通风又良好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高僧们圆寂后,尸体能保持原始状态并迅速风干,以至于千年不腐。
总而言之,关于包骨真身为何能保存完好,至今都没有公认的说法,不过,大量专家研究后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僧人长期吃素、刻苦修行,圆寂前的辟谷;
二、绵山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地质因素;
三、古人独特的泥塑工艺
或许有人会说,包骨真身就相当于古埃及的木乃伊,但是,如果亲眼见一见这些包骨真身像,你一定会明白,这些神情沉静淡定、目光深邃悠远的高僧们,远比埃及的木乃伊更震撼。看到他们,只觉得心中纯净、尘埃散尽。
和绵山的包骨真身相比,埃及的木乃伊只不过是个空洞的躯壳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