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没发现,中国的鸡正回中国“下蛋”,但外媒却已经发现了!这段时间,许多人把注意力聚焦在中国在农业、航天、半导体领域的进步,但包括日媒、美媒在内的外媒,却将目光转移到了中国留学生的流向上。 8月12日,《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正在失去中国学生留学首选地的地位,与疫情前相比,中国学生签证已下降50%以上。它还认为,2019-2020学年,中国留学生为美创收159亿美元,高校一旦失去这些学生,后果不敢设想。实际上,失去创收还只是表面,人才的流逝才是最严重的。纽约时报之前就曾指出,美国近1/3顶尖AI科学家来自中国,88%中国籍博士会留下。如今人都不去了,何谈留下? 对于这一点,日媒深有感受。上月日媒《朝日新闻》发现,过去20年中日研究人员流向正在逆转。20年前,中国留学生很喜欢去日本留学,因为日本有很多科技足够中国学生学习。如今情况反转,不仅中国学生减少去了,日本专家和科研人员还前往中国搞科研,因为中国的科研环境更好,科研经费也更足。日本国宝级专家岛袋隼士,目前就在云南大学搞天文研究工作。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回中国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首次超过100万。这其中,就有不少曾在美国和日本的留学生,这些人正遍布到中国的各行各业,将知识用于实践。科研环境是吸引人才归来的主因,中国优秀企业则为更多人才提供了就业。前段时间,美媒福布斯就公布了“2022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榜,唯品会、小米等中国企业上榜。这些企业在社会责任,科研投入,人才待遇方面,都趋于外企,当国内外人才在国内也有跟国外一样的机会,一个个行业就充满了干劲。数据显示,唯品会小米正吸引着大量95后海外留学的中国人才回流。 当今全球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新技术的创新、突破都离不开人才,如何让人才在国内创新有条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我们已经有自己的一套方案。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援引自迈阿密赫伯特商学院院长约翰·奎尔奇的话:尽管美国大学仍是最好的大学,但其对中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