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童 | 【纯纪实文字】穿越六十年,你“饿了么”?

 古稀童趣 2022-08-18 发布于安徽

【纯纪实文字】

春节又快到了,富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又开始活跃起来,尽管由于新冠病毒再度肆虐,多人聚会不宜举行,但三五好友,在街头巷尾的大排档一坐,几碟小菜,四五两老酒,推杯换盏,你斟我酌,真是不亦乐乎!小城里面的东营路、口水街等几条饮食特色街道,入夜后灯火通明,人声喧哗,好一派热闹景象。有的家庭甚至举家常驻小饭店,或者常年叫外卖,连做饭的麻烦都干脆省却了。说到外卖,大家都知道"美团”与“饿了么”,送货真是又快又好,直送家门口,足不出户,就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

真是“承平日久忘忧患”哪,现在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好得不是一般,谁还能想到,仅仅在六十年之前,我们吃的是些什么,你知道吗?

前不久,在《古稀童趣》公众号上看到许济民先生的《一盆豆腐渣》和林明星先生的《消失的粮站》两篇文章,感慨万千,不由得想起六十年前的一幕幕往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故留下这点纯纪实文字,供后人参考。

老人们常说,六十年一个甲子,必有大事发生。这可不,2020年刚刚过去,却已经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又说″花甲″,所谓″花″,大约是指头发花白,意喻活到六十岁,″年届花甲″,已是高寿的象征了。共和国刚建立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而2018年已达77岁,这真是过去想也不敢想的奇迹呀。今天,众多已经越过″花甲″这道坎的人们,在酒足饭饱之余,想必总是会忆起六十年前那段令人唏嘘不已的日子。

六十年前的1959~1961年,是全体中国人最艰难的时候。通常将这三年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发生了连续的严重自然灾害,是大自然疯狂报复中国人的关键时刻(注1)。粮食的大面积减产,造成了严重的口粮短缺。即便一直是鱼米之乡的江南小城姑孰,也陷入了大规模的饥荒之中。从1958年的大办食堂,吃饭不要钱的″初级共产主义″,一下子跌入到1959年的粮食限量供应,民众饥不择食的窘境之中。当时居民定量成人是25.5市斤/月,又按比例分为细粮(大米、面粉)与粗粮(玉米粉、山芋粉、花生饼、黄豆饼等各种类型的杂粮甚至饲料)。由于日常食物中油份很少,主要靠主粮充饥,又由于当时的工作性质大多为体力劳动,身体消耗很大,故这样的定量是根本不够吃的,且越往后期定量越少,一度减至22斤/月。后来甚至出现缺供,于是由于饥饿而浮肿的人越来越多,饿死人的传闻也开始传来(注2)。后期官方宣传用″小秋收″抵御饥荒。所谓″小秋收″就是用野菜(如马兰头、恨丝根等)混拌煮饭,甚至有用剥下的榆树皮晒干磨成粉,再和养麦面混在一起蒸馍等种种方法,最顶级的是以″观音土″(注3)充饥,真可谓各路神仙大显神通了。当时流传民谣″小秋收小秋收,吃了阿(拉屎)不下来用手扣″,意谓此类物品食入后会造成严重便秘,只能用手去将排洩物扣出。

那年月真是难为了老妈妈,一小碗米要填饱全家人的肚子,难啦!只能使劲地往里面加水,加各种野菜,煮成一锅稀拉拉的野菜粥聊以充饥。条件好时能煮一顿干饭,那就相当于过节了。至今还记得各种野菜饭的滋味,“恨丝根”有点苦涩,而“马兰头饭”的锅巴,那香味真是妙不可言,似乎至今还在舌根游荡。

为了生存,老妈妈带着弟妹们去地头田边捡麦穗、挖野菜,下城河摸螺蛳、捉河蚌,想尽了一切办法。其实,这也是当时小城中居民们为维持生存的通用手段。

一方面是老百姓的口粮供应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如钢铁般坚硬,有私下倒卖粮食者谓投机倒把、破坏国家政策,将被判刑;农村有在田边地头私种粮食,或私养鸡鸭(猪羊等家畜根本勿想)者,将被以″挖社会主义墙角″罪名被批斗。赵本山宋丹丹小品中提到的″薅社会主义羊毛″即此例典型。当然,后期政策有所放宽,允许农民弄一点″自留地″、养少量鸡鸭时,则情况大有改观。

患难见真情。老父亲是医生,工作中结交了不少农村朋友,他们时而送点杂粮、粗面、红萝卜,有时甚至送来条把鱼,对我们来说,那就是过年了。没有他们的资助,很难想象十多口人的大家庭能渡过难关。

时代的悲剧中,常常出现一些悲伤凄凉的″喜剧情节″,使人在忍俊不禁之中更加体会到当时某些做法的可笑。如文革之中开忆苦会,吃忆苦饭,让根正苗红的某老贫农上台现身说法做报告,领导原意让其诉1949年前的旧社会之苦,谁知其一开口便说,提起六零年那个苦哇…………云云,弄得听众瞪目结舌。这当然说明,六零年的饥饿,比解放前的受苦,给他的印象更深刻。这是一个脍炙人口的政治笑话。真实的场景其实更多。

当时还流传一则″书记辞职当炊事员″的故事。某大队书记工作很认真,亦很有办法。在大办食堂时将全村家家户户的锅灶全都砸烂,全村人每日三餐均排队到食堂打饭且不用交钱,以示″提前进入共产主义″。那时的干部很廉洁,也不搞特殊化,他率先示范,自已全家人也去排队打饭,从不搞特殊。谁知半年以后,大队存粮吃光,连种子粮也吃了,上级答应的″救济粮″迟迟未到,群众噪动起来,他立即″引咎辞职″,不干大队书记了,唯有一小小要求:转行食堂去当炊事员。因炊事员做好饭后有先吃之″权″,且不限量,以吃饱为止。此要求好不容易被群众通过,他即欢天喜地地上任去了。几个月后,他变得又白又胖,且全家人的饥馑之色也大有改善。私下谓人:干什么吊书记,哪有炊事员舒服!

人饿极了时,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还记得两件小事。一是″剪麦头″,二是″抢花生饼″。初中时下午上完课,由于师生皆体弱无力,学校不再组织课外活动,即放学回家。此时日头尚高,四、五同学,备好剪刀,腾空书包,以小组形式潜入姑溪河南的麦田,伺看守的“社员”(公社社员,即农民)不在,即快速用剪刀将麦穗头部剪下置入包内,待农民发现一声断喝,即快速窜出逃回家中,碾出即将成熟的麦粒,则一锅麦粥将为全家带来一顿丰盛的晚餐。

已榨干油的花生饼现在仅为最普通的饲料,但在当时却是比″豆腐渣″更高档的″食品″,后期更被列入粮油定量供应的″杂粮″目录。

记得每当乡下征购粮运到姑溪河边的码头,就会有工人拉着板车沿“环城马路″将其送往粮库。那时的环城路与防洪的″大埂″一样,都是坎坷不平的土路,车行颠簸,时有装花生饼的麻袋滚落车下,于是便有饥饿的孩子们一哄而上,用早已准备好的小刀、火钳刺破麻袋,扣出花生饼,也不管饼上布满尘土,就往嘴里塞,一边又往口袋里装。拉车的工人又骂又打,也赶不走这些″小无赖″,最后只好无奈地苦笑着,等待他们离开为止。

还有令人唏嘘的往事。记得59年秋刚入初中,某天中午去饭堂打饭,在饭堂大门口见一戴眼镜穿皮鞋的青年教师站立在大门中间,手捧硕大的粗陶大碗,正目不斜视、旁若无人地用手指在碗边刮动,努力将剩余的杂粮糊糊全部刮进嘴里,他的神态那样专注,竟完全无视别的师生的看法与印象,我想大约也是饿极了的缘故。后听同学私下告诉,说这是从皖南大学(现安师大前身)刚分配来的新老师,姓氏很怪,是″谈话″的″谈″,因为在校期间就被打成"右倾″,所以每月只能领取18元工资(当时大学毕业生试用期工资是42元,定级后是51元),粮食定量也被压缩,正饿得厉害,也顾不上师道尊严的体面了,所以才出现了前面的一幕。听到这样的介绍,我对谈老师开始时的鄙视立马消失,代之的则是一种说不清的同情。

谁知几年之后,他竟成了我们高中时的数学老师,他教的立体几何可谓活灵活现,六十年过去了,什么平面、棱锥、三垂线定理等,至今仍在我的脑中纵横。一位极好的老师,但始终那么瘦,大约是青年时代饿坏了。

当时″粮票″的地位很高。作为一种″无价″票证,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过有价证券——钞票。到饭店吃饭,到小卖部买食品,售价牌上无不标明:XX食品,币X元、粮票X两。如果未带粮票,即使钞票再多,你也只能挨饿。

粮票有普通粮票、专用粮票之分,还按流通区域分为本县(市)、本省及全国粮票。若出差,必须持单位证明带粮本(居民粮油供应证)去粮站兑换全国粮票,否则在外则无饭可吃。

由于粮票之重要,其身价便水涨船高,在后期已成为比钞票还吃香的硬通货。人们常以拥有一些粮票,特别是全国粮票为自豪,因为这已成为″可以活下去″的保证。当然,在一些私下场合,比如黑市,各种粮票由于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有了一定的“价格″,甚至可以与货币抵兑使用了。笔者就曾亲眼见到一位军人用五斤全国粮票″买″走一位农妇手中的老母鸡的事实,当时正是粮票″鼎盛″之时。

随着饥荒的过去,到1962年时形势已大为好转,一些饭店的价目单上已标出两种价格,同一种食品,无粮票也可买到,只是价格稍高。

粮票制度的结束大概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初,也就是改革开放初期才逐渐消亡。当然,这是由于粮食供应已完全放开,统购统销制度已经撤销的缘故。由此可见,某种政策的建立常常很快,是由于形势紧迫;而其消亡则需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这大约是其本身的惰性之故罢。

由以上叙述可见,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粮食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的年轻人考虑的是节食减肥,根本想不到还会有″饿饭″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六十年前的苦难岁月,当然不会有那种窘迫感。有些年轻人甚至把这些当作故事或笑话看待,所以才会出现类似古代晋惠帝“无食,何不食肉糜?”式的笑谈。餐馆中,酒桌上,你斟我酌,杯盏交错,席终人散,满桌的菜肴有些甚至动都未动,就作为厨余垃圾处理,这实际上也催生了“地沟油”加工业的兴旺发达。

有人可能会反驳:现在谁会没饭吃?街上的乞丐饿了也能要到饭。是的,粮食问题的解决得益于我国三农政策的重大成功,粮食高产品种的改良,这其中袁隆平教授功不可没。但要看到由于城镇化的迅速发展,种植业成本的提高,现在农村年轻人纷纷入城,许多农田已经无人耕种,粮油需求的缺口大部依赖进口,一旦发生战争或严重饥荒,六十年前的惨状不是没有重现的可能。

鉴于六十年前的前车之鉴,鉴于我国目前粮食种植业的现状,必须重视粮食的节约与储备,对近期高层提出的″节约粮食″、″反对大吃大喝″,提倡“光盘行动”的号召,咸知是深思熟虑、未雨绸缪之举,需要我们深刻思考并付诸于实际行动。

回忆过往,珍惜当下,在今天尤其重要。

注释

【注1】:"三年自然灾害",或者"三年困难时期",指中国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加上同时期中国农田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全国性的粮食和副食品短缺危机,新中国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搜狗百科》词条

【注2】:“饿死人”的现象笔者并未亲见,可能是身处鱼米之乡的江南且在县城生活,饥馑之状尚未至极限状态,而农村或外地则不得而知,但由于饥馑所导致的浮肿则比比皆是,笔者家中12口人,人人浮肿,最轻者用手指按压小腿,出现的凹坑一时半会根本复不了原。

【注3】:″观音土″原以为是佛像身上的泥土,经查搜狗百科知:观音土就是高岭土,吃了观音土有会腹胀、手足浮肿、难以大便等症状。因为胃部的填充对饥饿感的减除只起到一小部分的作用,大量食用观音土则会致死。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