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前后

 昵称76496706 2022-08-18 发布于北京

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列强图谋朝鲜,其贪婪的目光却集中在中国。日本是朝鲜的近邻,得其他列强侵犯朝鲜的地理之便。在《中日修好条规》的谈判期间,李鸿章坚持在条规中列上“所属邦土不可侵越”的条文,以隐指日本应“为朝鲜等国预留地步”。他还对来华朝贺同治皇帝“大婚亲政”的日本外务卿说,日本应该接受征韩失败的教训,对朝鲜应“释衅修好”,“若用武强逼断无能相和好之论。” 

这一切对于正在崛起且野心勃勃的日本来说,都是耳旁风。1875年,日本蓄意制造了江华岛事件,将舰船驶至江华岛,将吞并的血盘大口向朝鲜张开。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日本将成为中国的“巨患”。1885年2月,日本派伊藤博文为全权大使,前来中国谈判朝鲜问题。清廷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谈判的焦点是中日撤军问题。

中日谈判中,李鸿章力主中国有保护朝鲜的义务和单独派兵援助朝鲜的权利,可却一再遭到伊藤博文的坚决反对,伊藤博文坚持两国都有共同的派兵权,谈判进入胶着状态。于是,他奏准清廷作出了妥协,表示“两国遇有朝鲜重大事变,各可派兵,互相知照”。恰恰这个“各可派兵,互相知照”,留下了尔后的中日甲午战争的隐患。

1894年乃甲午年,4月,朝鲜发生东学党领导的农民起义,朝鲜政府向清廷求援,日本也心怀叵测地怂恿清廷出兵朝鲜,信誓旦旦地表示:“我政府必无他意”。6月,李鸿章一改往日的矜持慎重,断然决定“遣兵代剿”朝鲜的农民起义。当中国军队刚刚踏上朝鲜的土地,早已急不可待的日本见清廷中了圈套,立即派兵直驱汉城,短短的十几天,日军由八百人增至八千人,而且尽占朝鲜的险要之地。清廷出兵朝鲜纯为平定内乱,兵员不多,仅有一千五百人。日本“著著占先”,清廷“面面受制”,中日之间的抗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清廷不想惹起中日争端,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着意淡化双方的事态,可是,日本却咄咄逼人,悍然于7月25日,在朝鲜丰岛对中国海军发起突然袭击。次日,李鸿章复电清廷:“倭先开战,自应布告各国,俾众皆知衅非自我开”。并提出清廷驻日公使“应撤回,倭驻京及各口领事应讽令自去。倭土货多赖华销,应檄行各关暂停日本通商。”企图以经济的手段制裁日本,逼其就范。

清廷采纳了李鸿章的建议,并于8月1日颁布宣战上谕。日本对这场战争早有预谋,周密筹划,主动进攻,而清廷全无精神准备,完全是仓促应战,被动防御。清廷把防御的重点放在平壤和奉天,而独独忽略了黄海、渤海的防卫。日本海军十分狡猾,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不时地窜到威海、旅顺等处“施放空炮,旋即远飏”。

李鸿章清楚地知道,中国海军“以之攻人则不足,以之自守有余。”故不与日本海军“拼击”,“但令游弋渤海内外,作猛虎在山之势”。这种放弃制海权,消极防御的方针,一开始就将北洋海军引进死胡同。正如英国人格伦指出:“中国于开战之初,已不以海军争夺制海权,徒造屈服失败之因,自身承诺将战地置于中国沿岸,岂不怪哉!”果如斯言,战事节节失利,先是坐视旅顺陷落,接着威海陷落。

甲午海战的失败,李鸿章被弹劾,并被“拔三眼花翎,褫黄马褂”。日本的铁蹄已逼近奉天“根本重地”,清廷慌忙张皇,无以对策,只得“遣使议和”。可谁又能堪当此任呢?朝中重臣唯有李鸿章了。1895年2月,光绪谕令李鸿章“作为头等全权大臣,与日本商定和约”,并赏还翎顶、黄马褂。

弱国无外交,此乃世人皆知的道理,日军已成兵临城下之强势,李鸿章就是使尽浑身解数,也难挽城下之盟的屈辱。这是一项危险的使命,他的学生吴汝纶当年就指出:“此时言和,直乞降耳,乃欲以口舌争胜,岂可得哉。”英国人、他的助理赫德也说:“签立和约,是深重而不得人心的任务,不但为全国人所咒骂,也许还要受政府的公开谴责。” 

李鸿章怎么能不知道自己使命的不合时宜,他说:“战绌而后言和,且值都城危急,事机万紧,更非寻常交际可比”。日本的狼子野心,他早已领教,而面对强势的贪欲,他几乎毫无讨价还价的后备力量,此番使命弄得不好,甚至都有杀身之祸,宦海浮沉一世的他自然明白个中的轻重,所以,凡是中日谈判的重大问题,他从不擅作主张,而是函电交驰,随时奏报,最后由清廷定夺决定。

1895年 3月 20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春帆楼谈判。他就中日和谈作了长篇谈话,其要点有三,首先赞扬日本“近年改革事业的成就”,叹息“中国之改革尚未奏效”。然后,他指出战争使中国“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是“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帮助其将来之进步,可谓得益非常巨大”。

最后,李鸿章呼吁“中日同盟”,理由是“中日两国为东亚两大帝国,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重温这段话,虽仍有商榷之处,但其主张两国“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的主旨,仍然不乏是真知灼见,语重心长。

在伊藤博文的强势恫吓下,李鸿章已是“力竭计穷”。4月17日,他在奏准清廷后,与伊藤博文签署割地赔款、承认朝鲜独立的《马关条约》。这个条约毁了他一世的声名,当时就有人为此愤愤不平,据随同谈判的美国顾问科士达证明:                                                              
“条约已不是李鸿章的条约而是皇帝的条约了,因为在签字前每一个字都电达北京,皇帝根据军机处的意见,才授权签字。” 


李鸿章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失去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贵冠,本是“一路扶摇”的仕途,顿时坠入沉底。他哀叹道:“乃无端发生中日交涉,至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  
                            

. 完 .

我们意在文化传播和分享
若您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