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换做学生角色,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大象时空 2022-08-18 发布于江苏

——三节《昆明的雨》课后反思 

两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汪曾祺。执教他的《端午的鸭蛋》,进而读了他的部分散文集和小说。我惊叹这位作家写作风格,更惊叹文字背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那份热爱。我有时想,一个喜爱汪曾祺散文的人,是不会去自杀的。因为汪老文章表现的是对生活的持久的热爱之情,让人觉得生之可恋。

对于散文《昆明的雨》,我第一次接触。我放空自己,把自己当作一个学生第一次看这篇文章一样。读时,我把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划下来。接着,每看一遍,都留下一些痕迹。当我看完十遍,我忽然发现了前面阅读中所没有发现的东西。比如,语言修辞的运用,描写的多角度,各个段落景物描写中生活场景的描写,幽默、文白参杂等语言特点,文字后面沉甸甸的对生活的热爱等等。

学生可能不会去读十遍二十遍,初看可能只会明了个六七分。如果这样,还要老师教什么呢?我想,应该教他不理解不明白的或把握不准的地方。那么,我在第十遍新发现的亮点,可能就是学生前几次阅读不明之处。这些,才是教师真正应该去关注引导的地方。

三位老师课各有特点。

第一节课,金鑫老师用任务驱动单进行教学。任务单上公三个环节:寻读感知、细读赏析、诵读品味。每一个环节都有四个题目。课前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分组。每一小组解决每个环节的一个题目。

金老师从西南联大的解释切入,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单上问题。最后,第三个环节诵读品味的两个题目没来得及做,体会第十段淡淡的乡愁。教师注重朗读,让学生体会感情。但是课堂气氛比较闷。

第二节课郁乐伟老师,首先从汪曾祺对昆明的评价入题,然后抛出问题:请同学们找出四十年前,汪同学看过的,或体验过的生活。抽丝剥茧般找出景、物、人。找出含而不露的文字背后的人情味。

第三节课栾娟老师的教学设计,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抛出一个问题:这些跟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他们牵动了我怎样的情思?对菌子味道的描写,自己进行了修改,让学生去对比。又模仿汪曾祺的语言写了一段南京臭豆腐的小文,让学生读增加趣味性。又对最后一首诗进行了修改。让学生体会作者感情。从而突出作者喜欢昆明的雨,想念昆明的生活。

三节课真正体现了同课异构。第一节任务驱动单形式,第二节课通过修改语句,体会文章语言和感情。第三节课撒个大网慢慢收,形式灵活。

三位老师的语文功底都很扎实,课堂都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评价语言注重鼓励性。他们都从内容和语言上,让学生去体会文章的情感。

然而,每节课都暴露出一些教学问题。

一节课的任务驱动单,似乎让学生很反感。因为,四个题目,一组一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性。硬生生地割裂了问题之间的连贯性,造成思维上的断层。这也是,为什么教师尽量鼓励学生回答,而学生却不愿意回答问题的直接原因。

学生对问题的选择权被剥夺了,教师取代了学生的决定权。这不符合学生的心理,也不符合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第二节课教师用一个主问题:请同学们找出四十年前,汪同学看过的,或体验过的生活。来带动其它小问题的生成。借助学生的回答,不断质疑提问。所产生的新问题,其实在第一节课任务单中都有。但是这些问题相对开放。全班同学都能去思考。

然而,教师侧重引导学生去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了感情。却忽略了对汪曾祺语言的赏析,平淡有味要借助一定形式,教师却没有让学生发现总结。

第三节课,教师展现的三次修改,确实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同样对语言形式,没有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总结。

作家贾平凹曾经这样评价汪曾祺: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夸赞汪老文章写的好。他的文章写出了风俗美、语言美、人情美。《昆明的雨》就是一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正如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我们可以发现第六段到第十段对景的描写中,都有对生活场景的描写。有风俗,有故事,里面透露着人情美。这些三位老师都注意到了。但风俗美和人情美都必须依附于语言之上。忽略了对语言的深入探究和总结。

汪老说:“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所以,他散文的语言特点是:平淡而有味。有时会用地方方言来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还有淡淡的幽默。

通观全文,我们发现,语言还有很多特点。比喻、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如:牛肝菌色如牛肝。诗句信手拈来。语言具有节奏感,如:滑、嫩、鲜、香;味道鲜浓,无可方比等等。语言幽默,比如第七段坐火车的例子等等。语言具有口语化,

比如,除此之外,对景物的描写体现了多角度。比如对火炭梅的描写,就从形状、颜色、口感、与地杨梅对比等角度描写。再如对干巴菌做成一道菜的联想描写。心理描写的自然引出,比如:这种东西也能吃?

汪老的散文语言跟我们没有距离感。这些语言形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初中生还在学习写作文阶段,分析总结会对学生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我读十遍之后,我才发现每一节的精妙之处。而相似之处,就是汪曾祺的独特的语言。一句平淡而有味是不能代替具体分析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语言的形式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从形式上看,第一节课,任务驱动式不太适合这篇散文。倒不如向第三节课一样, 以一个主问题,分支其它小问题。所有问题都在老师心里,随着学生回答而顺势引导。

第二节课,开头学生抛出了很多自己的疑惑。学生提的疑惑是相当精彩的。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始终围绕着学生的问题来教学。因为提出问题的后面,必然是要解决问题的。有哪些问题得到解决了?最后,学生应该围绕自己的问题,回答自己的收获。

教师在展示自己对部分语言的修改后,却并没有借此机会对语言进行分析总结。良好机会错过了。

第三节课,教师采用主问题带动小问题的方式,贯穿整个课堂。善于引导学生去挖掘文字背后的内涵和感情。同样没有注重语言形式特点总结。

汪曾祺的散文是很有自己特色的。突发奇想,如果合上书,我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教学《端午的鸭蛋》,我也写了一篇同样题目的文章。可能,我也能从多角度来描写鸭蛋。但是,我没有他的文章厚重大气宽广。我写的文章语言没有幽默感,节奏感,更没有古文诗句的引用。这些都是我欠缺的,也应该是学生欠缺的。

当你把自己当作学生去看待时,再去读文本,你就会知道学生缺什么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欠缺,正是要我们引导他们发现的。

换做学生角色,你产生的疑问点,应该就是学生的疑问点。把这些疑问点一一解决,就会让学生看到这篇散文的精髓之处。学生初读几遍其实是肤浅的,老师要做的可能就是通过引导帮助他们一把,去深入理解课文的实质。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我们通过一个作者的一篇文章,去展示他一系列文章的特点。正所谓见了树木,还要见森林。

这篇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了解行文特点,语言特点。要带领学生通过语言体会文字后面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去体会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教师在备课之前,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我究竟希望老师做什么呢?

如果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能通过教学,激发我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在阅读方面能够引导我自我发展。通过一篇课文,老师的教学激发我去想读关于这篇课文的一本书。又通过这本书去喜欢上这个作者,从而去读他的其它书籍。老师相当于一个火种,点燃我阅读的原野。

可见,把自己转换成学生角色,也是教师提高文本解读能力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