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最美好的一首诗,最后2句,抚慰无数疲惫的心!

 lemon0520 2022-08-18 发布于浙江
图片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李商隐《北青萝》

很喜欢汪曾祺的一句话: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
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喜欢那份静好与怡然,
一人一花一独坐,
一叶一影一清欢。

无论来者怀抱怎样的心绪,
都暂且不必执着,
停一停,与花闲坐,
让心灵休息一会,
坦然从容,无限美好。

图片

钱钟书先生有段话,
“你喝了一杯茶,觉得很美好;
你洗了一件衣服,
晾在外头,觉得很美好......
不是因为这些东西让你美好,
而是因为你心无挂碍,
他们才显得那么美好。”

在越发局促的当下,
每个人都该常得一刻静。
在某一时,完全放松,
清空,自在,安定,
学会从挂碍中退去,
才能少焦虑而多清和。

图片
人生,需要一刻静

很喜欢李商隐的一句诗,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不止一次感到共鸣,
令人不再拘泥于眼前纠葛,
感见天地之辽阔,
相信人生远途,
总有无限可能。

图片

这首诗是李商隐少年所写,
孩提时代的他,
原本也是父母的心头肉,
3岁就跟随父亲到江南做官,
天真无邪,聪慧过人,
十分惹人怜爱。

谁料,父亲走得太快太突然,
未及9岁,李商隐
便不得不撑起了家的重担。

要把父亲的灵柩运回故乡,
要照顾母亲和年幼的弟妹,
还要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李商隐只能拼尽全力,
边刻苦读书,边佣书舂米,
含泪吞咽着岁月无情的风霜。

图片

后来几年,李商隐积极应试,
科举上却一再失败。
那一日,他步入山林,
想要寻位禅师,
求得些许人生的启悟。

山路幽狭,落叶铺叠,
漫山层云,寒气弥漫,
也不知走了多远,
天都渐渐黑了,
才听见有人敲磐的声音。

更走近了点,
才见一僧倚靠一藤,
皎洁月色穿林而过,
映照着林间空地,
更挥洒在僧人身上。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李商隐《北青萝》

月光朗润,山林幽静,
磐声阵阵,禅意净心,
僧人清贫而安闲自如,
光辉皎洁而从容不迫,
这样静好的夜,自己
又何必再执着于因缘际会呢?

图片

程颢有句诗说,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生活总是波涛汹涌,
偶遇了一刻安宁,
才恍然醒悟,
世间尚存许多美好。

人生,
总有些时刻该静下来,
自困顿,至清醒,
照鉴万物,活在当下,
遇见新生。

图片
心宁,从容自生

不禁想起了王维那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松间明月清,潺潺动流水,
一派空明静好,更可窥见
诗人那颗通透从容的心。

其实,王维诗中之静,
也并非天赋异禀。
年少的王维,完全可以用
鲜衣怒马来形容。
只是一出生便是大唐顶峰,
终究还是遭遇了时代的落败。

图片

从武则天盛世,
到李显、李旦两度为帝,
从李隆基登基后的辉煌,
又跌入安史之乱的残败,
身为封建王朝的一员,
在历史的巨浪里翻滚,
壮志难酬的人,苦苦求索,
像王维这种得到赏识的人,
也依旧难逃一劫。

因一曲狮子舞,
被贬到过两千里之外,
困居于党派斗争之中,
也踏过边塞的大漠,
安史之乱,被迫做伪官
......
看透了人生的沉浮,
所以人至中年,
王维便已经生出修道之心。

图片

买下蓝田辋川别墅,
将一切繁琐拆除,
装修简约,素雅清新,
常常深林独坐,常常对月静思,
不知度过了多少清风明月的日子,
才终于陶养出这样一颗
波澜不惊的诗心。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有句话说,
“人总要沉下心来
过一段宁静自省的日子,
整理自己。”
静,本身就自带力量,
让一切过往沉淀,
孕育出生发于心的从容。

图片
心清,智慧自成

以前读汪曾祺,
记得他很欣赏的一句话,
便是“无事此静坐”——
出自苏东坡的诗,
“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

儿时,他祖父家中,
收拾得非常整饬。
几间空房,面对一墙,
在明窗净几,草木桌榻之间,
墙上“无事此静坐”的横幅,
豁然可见。

平时里,总很清静,
汪曾祺便拿上一本闲书,
安静地坐在那里,
边吹风,边阅读,
一坐就是半天。

图片

后来十多年,
他一直有静坐的习惯,
一杯茶,一支烟,
犹然独坐,浮想联翩,
悄然无声的头脑风暴,
故人往事,声色言行,
清晰而生动。

从外看,固执呆板,
自内观,鲜活灵动。
由此,才有下笔如有神,
话语质朴,却能趣味无穷。

图片

不止汪曾祺,
古代许多有修为之士,
皆有“静坐”的偏好。

像苏轼,天明之时,
便会起身盘腿而坐,
思悟体会,凝神冥想,
或许这便是他
一生宦海浮沉,
也依旧能够乐观豁的原因吧。

曾国藩称静坐为
“修法十二课”之一,
每日必正襟危坐,
体悟仁义之心,
日有所获,日日生新。

《礼记·大学》有言,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当纷飞的思绪渐渐收敛,
当被外界裹挟的内心层层剥开,
才能恢复对万事的敏感,
对自我内心的觉察,
给自己的心一个着落处,
心安,心定,慧自生。

图片
世事纷纷扰扰
静,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光阴越是前行,
越感到脚步的慌张。
这几年,
接连不断的突发状况,
心中最常盘旋的一个词,
便是“慌张”。

周国平说,
“人生最好的境界,
是丰富的安静。”
充实的内心,
才能抵御生活的波澜,
静,才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图片

是时候让生命中
多些安定了。
给窗边添一些绿植,
来一场久违的静坐,
感受风的呼吸,
云的律动,花的香气。
静而生安,静而丰盈,
于闹市修篱种菊,
于繁华守住本心。

图片

人间万般风景,
唯有静看,才不辜负。
世事纷纷扰扰,
但愿且行,且从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