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两代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巅峰时期,展现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宋元书画佳作至今仍是国人学习、临摹的范本,虽历经久远,但传世之作少之又少,弥足珍贵。8月19日,广东省博物馆筹备的宋元书画文物特展“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将开展。 展览以“粤藏宋元书画”为引线,首次汇集岭南地区文博机构藏宋元书画珍品,并从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借展了清代粤籍名家吴荣光、孔广陶等鉴藏过的部分宋元佳作,汇聚广东省博物馆及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佛山市博物馆、汕头市博物馆等8家文博机构的宋元书画珍品及相关文物50余件/套。 清代中晚期,以吴荣光、潘正炜为代表的著名藏家曾将一批宋元书画名迹汇聚广东,为广东地区的宋元书画收藏奠定了基础。虽然目前广东文博机构所收藏的宋元书画屈指可数,但在国内各省中仍占有一席之地。 此次展览所展出的展品精品多、珍贵文物多。其中,一级文物达29件/套,二级文物4件/套,三级文物1件/套,珍贵文物数量占到所有文物展品总数的66%。展出的重要展品包括南宋陈容《墨龙图》轴、元代赵孟頫行书《陋室铭》卷、元代李衎《纡竹图》轴等。展览还将呈现数件明清时期伪造的“宋元书画”,揭秘书画作伪的故事。 此次展览既是近年来国内少见的宋元书画特展,也是广东文博机构首次举办的宋元书画主题展览。 展览期间,广东省博物馆还将陆续推出“沉浸式展演”活动,为观众开启“看展、听曲、赏舞”跨界融合的视听体验。据悉,展览将展至11月27日。 展览中会出现哪些展品呢,让我们先睹为快。 岭南是空间 宋元是时间 岭南俞宋元书画的故事 说来已有千百年 ![]() 北宋 佚名《群峰晴雪图》轴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是一条诞生于南宋的龙 它承载着龙的传人 五千年的沧桑 五千年的梦 ![]() 南宋 陈容 《墨龙图》轴 广东省博物馆藏 《墨龙图》轴,以两幅绢拼成,画家用粗劲的线条勾画龙身并以淡墨晕染,画面右下角还有作者自题“抉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展现出飞龙腾跃九天、叱咤风云、势震山河的磅礴气势。更重要的是,陈容画龙真迹传世不多,此图可谓是其传世作品中罕见之鸿篇巨制,尤其显得弥足珍贵。 历史上的鄘国 消失在历史里 却留在了《诗经》的句子里 也留在了马和之笔下的图画里 ![]() ![]() ![]() ![]() 南宋 马和之《鄘国四篇图》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旁逸斜出的竹 自有高标逸韵 是历代君子风骨的见证 也传唱着宋元文人的赞歌 ![]() 元代 李衎 《纡竹图》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无论多少年过去 魏晋的风流都不会逝去 因为兰亭永远屹立 唐代人摹,宋代人拓 一代一代 写不尽,说不尽,《兰亭序》 ![]() 宋拓王沇本兰亭序 故宫博物院藏 (原件只展一个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的诗文 不知道被多少人写过 但任谁也不能忽视 两朝网红、“元人冠冕”赵孟頫 写下的这一件 《陋室铭》 ![]() 元代 赵孟頫行书《陋室铭》卷 广东省博物馆藏 赵孟頫《行书陋室铭》卷,曾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启功、徐邦达、刘九庵等先生鉴定为真迹。此卷共19行,计86字,通篇结字扁平,用笔方圆并举,气势端秀,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早年书风“初临思陵”“元贞以前,犹未脱高宗窠臼”的特点。 公元1133年 范仲淹的孙子范正国在广州做官 他干了一件雅事 我们由此知道 广东书画装裱的历史至少已有近千年 ![]() 宋 范正国题《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卷 南京博物院藏 公元1142年 一个叫刘昉的广东人 在范正国的传家宝后面 写下了十一行字 成为了目前所知的广东人最早的传世墨迹 ![]() 宋 刘昉题《唐范隋进封柱国告身》卷 南京博物院藏 随身无纸片 落笔满四方 这说的是一位传奇人物 给我们留下的一段书法传奇 他叫白玉蟾,也叫葛长庚 他申通三教,学贯九流 是一代宗师,也是岭南书法大咖 ![]() 南宋 白玉蟾(葛长庚)草书《足轩铭》卷 故宫博物院藏 (原件只展一个月) 绘冠南天——粤藏宋元书画特展 ![]() 时间:2022年8月19日 – 11月27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三楼专题展厅 主办:广东省博物馆 借展单位: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佛山市博物馆、汕头市博物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