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遗址”在南乐县城西北冀豫两省交界处,也是此县唯一的国保。从河北大名过去就20公里的样子,这款遗址不是农田型,算是一只成熟的景区,真真假假、多多少少还有些看点。 “史官”在南乐是一个村,在陕西白水被命名为一个乡,都因名人效应而为。在大中国,还有河南洛宁、虞城;陕西白水、西安、洛南;山东寿光、东阿以及江苏常熟、浙江嘉兴等地都有仓颉文化痕迹。而像墓,白水、南乐、东阿就有三款,分身有术,可能连仓颉大爷都糊涂自己埋在哪了。 史官遗址在名录中断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六书殿里还展出了一只在此地出土的仰韶文化时期的红陶圆鼎(复原的)以及其他残陶片,国保还包括周围的聚落遗址,省保名称“仓颉陵遗址”并不准确,它就是史前遗址,只不过冠以仓颉陵罢了。 这景区几乎都是新建的,只有一个半个清代砖房。西边从南到北有仰圣门、万古一人殿、六书殿、藏甲楼等,东边就是仓颉墓及造字台。正门不开,北门那恰有工人维修,这才得以进入。 院里高古的就是五、六块明清碑,所有的碑都拦腰砸过。万古一人殿最气派,重檐庑殿,悬大匾“中华文祖”,里面是戴冕旒穿衮服的仓颉坐像。《淮南子》里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仓颉作书,而天雨粟。真实也罢、传说也罢,反正我们需要一个具象的文化圣人来信仰。■ 极目风烟无限景 与同好同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