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3年我军活捉韩德勤,陈、粟急忙请示,中央:装不认识,立即送走

 你在我在观自在 2022-08-19 发布于江苏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兵谏”,提出抗日救国的8项主张,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停止内战,联合中国共产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次“兵谏”的结果是成功的,老蒋放弃了自己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内战结束,国共第2次合作达成,但是国民党内部依然留存相当一部分的反共派,韩德勤就是反共派中的一员。

韩德勤深受蒋介石的信任,当时是江苏省的省委主席,他手下有一支部队是老蒋的嫡系,装备精良,心中自然是不太瞧得上装备落后的我军部队,始终觉得共产党的队伍是野路子出身,是一群游兵散将。

所以他在一些国共合作的任务上显得尤为消极。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接到中共中央的指示,陈毅和粟裕率领新四军渡过长江,进入到黄桥地区作战,这个地方正是韩德勤的地盘。

当时正是联合抗日的关键时期,按照常理,韩德勤应该积极配合新四军进行作战。可是国民党反动派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在江南地区扩大,他们想的根本不是抗日,而是在江南地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蒋介石偷偷给韩德勤下了一道命令,让韩德勤在苏北地区与新四军制造摩擦,尽可能地消灭新四军的力量,蒋介石此举无疑是在破坏好不容易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陈毅和粟裕也察觉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动向,他们显然不会允许这种破坏抗日行动的事情发生,但他们也不能公开撕破脸皮,因为这样很有可能被国民党反动势力倒打一耙,扣上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帽子。

思来想去,他们打算利用韩德勤麾下的嫡系和非嫡系部队之间的矛盾,最大可能地争取到非嫡系部队的中立态度,只有这样,这件事情所造成的影响才会大大降低。

但是最终韩德勤还是对新四军展开了攻击,1943年,韩德勤的部队毫无征兆地在抗日行动中对友军展开攻击,为了不让矛盾扩大化,也为了保持我军的主要力量,新四军以退为进,诱敌深入,最后成功包围了突然对新四军展开攻击的两个旅的国民党反动部队。

但是新四军并没有对这支部队下死手,新四军呼吁停止内战,打算用这样的方法迫使韩德勤暂时放弃敌意,在民族的重大危机面前,新四军不愿意搞内斗,也不想搞内斗。但是新四军的妥协换来的是韩德勤的得寸进尺,他仗着自己兵多粮广,装备精良再次向新四军发起了攻击,从而引发了黄桥决战。

很明显这场战役是不可以避免的,虽然当时已经争取到了非嫡系部队的中立态度,但是当时韩德勤手下的嫡系部队也有1.5万人左右,面对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反动势力,粟裕将军选择了出奇制胜,采用分割包围的战术成功打散了韩德勤的部队,经过多日激战,新四军获得胜利,国民党残部缴械投降。

肆意制造摩擦的罪魁祸首韩德勤也被新四军俘虏,可是如何处理此人却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在国共合作的大前提下,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影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陈毅和粟裕于是把这个消息上报给了中共中央,中央表示:装不认识,立即送走。中共中央选择了低调处理此事,命令陈毅趁着消息还没有放出去前释放韩德勤,希望用这样的方式来减小国共摩擦所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