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觉生寺(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下

 访古游记 2022-08-19 发布于广东
觉生寺是清雍正帝下旨敕建的皇家寺庙,由于乾隆帝将位于万寿寺的永乐大钟移到觉生寺,自此觉生寺近三百年来一直以大钟闻名于世。北京市政府1984年11月批准成立大钟寺古钟博物馆,也是因为大钟寺声名远扬。博物馆在1985年10月正式开放,展示中国钟文化发展的历史,也给了众多流离失所的古钟一处安身之地。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展品丰富,清晰的展示出中国钟文化发展的脉络和演进历程。博物馆的文物收藏主要以明清北京地区古钟为基础,铸造精美,种类繁多,展现了古代高超的铸造技艺。

九亭钟园

大钟亭

钟楼永乐铁更钟(北京钟楼)

永乐铁更钟纪年铭文

云纹铜钟 明正德八年(1513年)
通高:118.7cm;口径:72.2cm;重量:21.2kg

蒲牢钮,钟肩部装饰有一周莲瓣纹。钟体遍铸云纹,其中方形区域内云纹呈“工”字状,钟裙部铸有海水云龙纹。

元代更钟 元(1271-1368年)
通高:211.5cm;口径:130cm;重量2048kg

宁夏改铸禁钟 成化年制(1447-1487年)
通高:210cm;口径:127cm;重量:4200kg

双龙桥钮,肩部饰莲花瓣一周。钟体腹部分为上下两排共12方。上排3方内铸“宁夏改铸禁钟铭并序”,竖16行134字。下排1方内铸监铸官、工匠姓名,竖4行26字。铭文清晰,字迹端正。

明十三陵天寿山守备人员铸钟 明正德三年(1508年)

(十三陵长陵、昭陵、定陵)

嘉靖地坛钟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
通高:252cm;口径:154cm;重量:2242kg

乾隆朝钟 清乾隆(1736-1795年)
通高:254.2cm;口径:157cm;重量:3108kg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收藏了北京地区众多的寺观古钟,多为明清时期铸造,工艺精湛,种类繁多,是研究寺观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其中明代铸造的大钟有相当一部分是宫廷太监捐铸,保留下来的古钟铭文中不乏有著名宦官的名字,体现了明代宦官专权的历史背景。

魏忠贤铜钟 明天启七年(1627 年)
通高:170 cm;口径:100 cm;重量:452 kg

蒲牢钮,肩部铸有莲瓣纹一周,钟体呈桶状,钟裙部外撇。据钟体上部“钦差总督东厂官旗办事提督 宝和等店兼掌惜薪司 内府供用库印务 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虔铸”铭文可知,此钟为明末大宦官魏忠贤捐资铸造。

天宁寺钟 明嘉靖四年(1525年)
通高:194cm;口径:106cm;重量:952kg

铭文主要包括寺院住持及募缘僧人名号、铸造年款、佛教经咒和捐资铸钟人姓名。佛教经咒铸刻在钟后部位,围绕钟体周。钟体上部有四个牌位,其余部位铸刻着捐资铸钟人的名字,钟裙饰有海水纹、四条龙纹及如意形云纹。

潭柘寺钟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通高:140.9cm;口径:93cm;重量:424kg

铭文内容有祝颂语“皇帝万岁万万岁”,铜钟铸造者“钦命住持西山潭柘寺开坛续南山宗传演毗尼律主沙门照福虔造,三宝弟子普心,三宝弟子陈普规、邓延儒,比丘超越、道林、净意、寂方、照祥、寂诚、道文、净智、悟灿、净桧、寂通、海宝、佛续”,铸造年款“康熙三十六年八月吉日造”及《大悲无碍神咒》等。

太监铸道教钟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

通高:156cm;口径:91cm

乾清宫近侍御马监太监张伟

尚膳监掌印太监黄锦、御用监掌印太监滕祥

尚衣监衣监太监等官

“御用监太监等官、司设监太监等官、内官监太监等官、南海子官、惜薪司官、酒醋局官、神宫监右少监”等明代太监官职,是明代太监制度的直接反映。

石灯庵钟 清道光二年(1822年)

通高:106cm;口径:84cm;重量:252kg

钟体表面铸有佛像四尊,呈浮雕状,佛像间刻有云龙纹及铭文,铭文内容为:“大雄殿南无妙音王菩萨摩诃萨,大清道光岁次壬午年仲夏穀旦。大雄殿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信士弟子文温敬献。”

三十五佛名钟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
通高:105cm;口径:68cm;重量:188kg

摩诃庵钟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

通高:156cm;口径:95cm;重量:600kg

钟体表面刻有铭文,主要有佛经、祝颂语、铸造年月和捐资铸钟人姓名等内容。

汇通祠钟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通高:68cm;口径:56.2cm

铭文内容为:“汇通祠积水潭住持本容中化,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闻尘清净证圆通,切众生成正觉。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三月吉立。德胜门内大街路西永兴铁厂孙王发敬献。”解放后,汇通祠被拆,钟被移至西直门的消防队,涂刷成红色,改作了消防用的警钟。

黄锦铜钟 明嘉靖丙辰年(1556 年)

通高:160.2 cm 口径:97 cm 重量:516 kg

蒲牢钮,肩部装饰莲瓣纹一周,钟体满铸捐资铸钟者姓名,根据钟体“玄法威灵、崇德感应”铭文可判断此钟为道钟。铸造者黄锦为明嘉靖年间大宦官,官至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总督。

弘治道钟 明弘治壬子年(1492 年)

通高:124.5 cm 口径:89.5 cm 重量:514 kg

钟钮为交龙蒲牢钮,龙身相互交缠。钟肩饰莲瓣纹二十八朵,莲花瓣内铸:十八星宿名。钟体无分区,铸满文字,环绕钟体呈圆周状排列,内容为《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太上三光注龄资福延寿妙经》三部道经。钟上部牌位内铸有“大明弘治王子仲夏吉日制”款。


广化寺钟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通高:68cm;口径:45cm;重量:69kg

法华寺钟 明天顺五年(1461年)
通高:196. 5cm;口径:119cm;重量:934kg

钟钮蒲牢作相向仰首状,钟身除铸有《心经》外,还铸有大量捐资者姓名,钟裙部装饰有波涛海水纹,体量较大,铸工精湛。

东药王庙钟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通高:172cm;口径:98.5cm;重量:570kg

保明寺钟 明隆庆六年(1572 年)
通高:147.5 cm;口径:94 cm;重量:402 kg
蒲牢钮,肩部装饰有莲瓣纹,钟身与钟裙部满铸捐资者姓名,钟体上部牌位内所铸“慈圣皇太后李氏”为万历皇帝生母。

钟身铭文包括了铸钟缘起、祝颂语、年款、僧众、捐资人姓名等信息。此钟是由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率领一些官员夫人及一些宫中太监、官员共同捐资,在明天顺六年铜钟基础上重新翻铸而成。

柏林寺钟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通高:236cm;口径:168cm;重量:2268k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