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陈家祠堂(上)

 访古游记 2022-08-19 发布于广东

陈家祠堂又名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是由曾任翰林院等职的东莞陈伯陶等48位陈姓绅士倡议兴建,以“汉代太邱太祖”为始祖,是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宗亲合资在广州兴建的合族祠。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落成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主要用于为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陈家祠堂是广东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工艺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1988年陈家祠堂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祠堂

陈家祠堂俯瞰

国保碑

陈家祠坐北朝南,主体建筑面宽、纵深均为80米,平面呈正方形,现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含前广场),建筑面积可达8000平方米。陈家祠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建筑间以青云巷相隔,长廊相连,庭院穿插,形成“三路三进九堂两厢杪”的院落式布局。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优雅。

陈家祠堂门堂

陈家祠堂前坪原有水池和旗杆,为岭南宗祠建筑的标准配置。水池起风水作用,兼具储水、消防等功能。旗杆是宗族荣誉的标志,旗杆夹石又称功名石,只有在科场高中获得朝廷赏赐“旗匾银”后,族人方能在祠堂前为其设立旗杆,升旗表彰以光宗耀祖,旗杆夹石上详细刻有考取者的功名、时间、名次等,显示了国家所认同的功名,代表着一个宗族的名望和荣耀。

陈家祠堂西侧旗杆

旗杆夹石

陈家祠前坪东西两侧原分别立有四斗旗杆和三斗旗杆各一座,其中四斗旗杆为“光绪壬辰科贡士殿试一甲第三名,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臣陈伯陶立”,三斗旗杆为“光绪甲午科赐进士及第翰林院庶吉士臣陈昭常立”、“光绪甲辰恩科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丁未由进士馆游学毕业)著授职编修并赏给侍讲衔臣陈启辉立”,“光绪戊申会试考列最优等第一名宣统元年殿试一等第二名钦点翰林院编修臣陈振先立”,后因历史原因,全部遭到破坏。2010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根据历史照片,在原旗杆夹基台上,利用找回的8件原旗杆夹石,复原并重竖旗杆。从安全角度考虑,以金属材料代替原木质制作的旗杆和旗斗,旗杆连基座的总高度控制在20米左右,在旗杆上安装了防雷电设施。同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陈氏书院前坪原水塘部分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查和挖掘。经考古发掘,发现了东西长49米,南北宽16米的水塘的边界。目前已有恢复水池原貌的计划。

陈家祠堂门堂

刊于《中国的建筑与景观》恩斯特·柏石曼[德] 著(1923年)

门堂是陈家祠的首进正厅,又叫头门,是迎送宾客的地方,位于陈氏书院中路的南端,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352平方米,为陈氏书院的主入口。首进正厅建成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为硬山抬梁式建筑,砖木混合结构。区别于其他同类建筑,它的屋顶巧妙地将狭长的形体一分为三,中高旁低,显得错落有致。墙体使用质地优良的东莞大青砖砌筑,木梁架采用优质的坤甸木搭接,桐油饰面。靠近外檐的构件多采用石材,以适应岭南地区多雨和烈日暴晒的气候条件。正中门额红底黑字,上书“陈氏书院”。两扇黑漆实木大门各宽2.05米,高5.6米,为广东之最,上各绘有一尊高大门神,红脸为秦琼,黑脸者为尉迟恭。步入门内,正中的两柱间设有四扇屏风样式的隔扇门,起到分割空间,阻挡视线的 作用,格心双面镂空雕刻人物故事;裙板浮雕博古图等图案,格调高雅,工艺精湛颇具含蓄之美。

陈氏书院门额

门堂抬梁式梁架

大门内廊柱

大门内屏风式隔扇门

大门背面

正门外侧设有一对抱鼓石,直径1.4米,连基座高2.55米,起着支撑高大门架的作用。同时彰显祠堂的等级与气派。抱鼓石雕刻精美,充分应用浮雕、圆雕、镂雕等技术,雕刻八仙、蝙蝠、铺首等。两旁的石包台,为祭祖仪式和重活动举行时,八音乐手弹奏之处。门前还有岭南样式石狮一对,是根据2010年出土的残件和老照片复原的,雕有“虎虎生威”等吉祥图案。

抱鼓石(其一)

石狮(其一)

大门后为第一进院落,由书院建筑的中心大厅聚贤堂与两侧的连廊合围。聚贤堂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堂宇轩昂,庭院宽敞。堂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70米,用柁墩抬梁,设斗拱,21架6柱出前后廊,属通堂木框架。后金柱正中三间装有12扇双面镂雕屏门挡中,两侧装设花罩。堂前有石砌月台,石雕栏杆及望柱均以岭南佳果为装饰,镶嵌铁铸通花栏板。聚贤堂梁架雕镂精细,堂中横列的巨大屏风,玲珑剔透,为木刻精品。屋顶上的陶塑瓦脊长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色调对比鲜明,装饰华美,突出了聚贤堂的中心地位。

聚贤堂

聚贤堂内部

聚贤堂匾额

落款“南海狮山燕洞房十九傅孙厚田敬书 光绪三十二年岁次丙午孟秋吉旦”

聚贤堂梁架

中进东西厅与聚贤堂位于同一排,中间以青云巷相隔。东西厅面宽三间,14.05米,进深五间,16.70米。用柁墩抬梁,设斗拱,山墙承檩,出前后廊。后金柱正间装设4扇双面镂雕隔扇,后金柱次间和厅前后设通花隔扇。

中进东厅正面

中进西厅背面

中进东厅背面

后进大厅称祖堂,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厅堂。大厅面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后墙承重,前出廊。厅后檐柱之间装有高大的木镂雕神龛,用于供奉广东各地陈氏先祖的牌位。

祖堂

祖堂内看厅前院落与聚贤堂

祖堂内木雕神龛

陈氏书院原设有神龛十一个(祖堂五个,后进东西厅各三个),用于供奉加入陈氏书院的各地陈氏宗族的祖先神主牌位,后遭毁坏。现在所见的神龛是根据陈氏书院的一些史料、实物进行原状复原。其中祖堂内第三龛根据陈氏书院《正座西第叁龛》主位图进行复原,神龛台阶上的旧板,从遗留下来的部分台阶板中选出,在原来的相应位置上作原状复原。为便于观众近距离观看这些硕果仅存的神龛台阶板,特别选取了其中几件作局部复原展示。从《正座西第叁龛》主位图和遗留下来的台阶板上可见,牌位的排列顺序多以中国商用数字表示。此外,在一些台阶板上还发现有部分牌位的排列顺序以《千字文》表示。

神龛老照片

刊于《中国的建筑与景观》恩斯特·柏石曼[德] 著(1923年)

复原神龛的镂雕龛罩

复原的神龛供案上的供器

后进东西厅面宽三间,14.05米,进深五间,16.40米。用瓜柱抬梁,山墙承檩,前出廊。厅门为14扇通花隔扇。厅后亦装设木雕龛罩,但规模比大厅略小。东西斋和厢房略为低矮,是当年书院教学读书的主要用房。东西斋为单间,人字形封火山墙承檩。斋内用花楣、隔扇和落地花罩组合装饰。后窗采用套色蚀花玻璃窗,斋前有一小天井,显得室内外格外清朗。

后进东厅正面

前后庭院间有卷棚顶连廊相连,连廊采用细铸铁柱支撑,显示了西式建筑风格的影响。连廊具有遮风挡雨,联通书院各个建筑的作用,同时也有分隔院落的功能,但又隔而不断,使庭院景色富于变化,不显呆板。连廊与青云巷相连,在祠堂南北均有出口,是沟通房屋南北向交通的重要道路。

连廊

首进西院落内连廊

连廊与祖堂

与连廊相通的南端西门

与连廊相通的南端东门

与连廊相通的南端东门百年前旧貌
刊于《中国的建筑与景观》恩斯特·柏石曼[德] 著(1923年)

陈家祠堂大事记

1888年(光绪十四年),以陈颖川堂和陈世昌堂的名义购买广州西门口外的连元街、荔枝湾福水塘、恩龙里等总面积约36600平方米的房产兴建陈氏书院。

1893年(光绪十九年),书院落成。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民国期间,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

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

1957年,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面维修管理。

1958年,陈氏书院由广州市文化局正式接管。

1958年-1959年9月,对陈氏书院进行全面的复原维修。

1959年,书院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传展览广东地区历代各类民间工艺品为主。兼及全国各地民间工艺品。馆内辟有多个展厅,常年展出馆藏文物。展品有陶瓷、雕刻、刺绣等工艺精品。

1962年,陈氏书院由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广东民间工艺馆闭馆,陈家祠主体建筑被广州新华印刷厂占用并作为印刷车间。9月,广州电影机械厂占用陈家祠东院,后院,并建起了厂房。

1968年,陈氏书院前院被广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占用,建起了教学大楼。

1980年,广州新华印刷厂迁出。

头门正立面墙体上受损坏的痕迹

石柱用油漆写满标语

聚贤堂内陆面受损严重

祖堂神龛被毁,在墙体上开窗洞

1981年,陈家祠进行全面复原维修。

1983年,重新对外开放。

1988年,陈家祠堂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1995年,广州市第三十中学拆除了在陈氏书院前院的教学楼,归还前院。

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

1997年,广州市复印机厂全部撤出陈氏书院的东院、后院。

2002、2011年,陈家祠以“古祠留芳”,“古祠流芳”的雅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

2007-2008年,复原祖堂5个大神龛。

2009-2010年,荔湾区搬迁广州市第三十ニ中学,建设陈家祠文化广场。

2010年10月,陈氏书院前广场地面降回历史标高复原正门前石狮子基座;重竖旗杆。

2015年10月-2016年4月,复原祖堂神案。

2017年5月,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