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州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

 访古游记 2022-08-19 发布于广东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建于1937年,立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燕塘牛眠岗上(广汕公路旁),是粤军为纪念在东征和北伐战争中牺牲的将士们而建的。粤军第一师由孙中山于1920年底组建,1925年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曾东征陈炯明、南讨邓本殷,又参加北伐,屡立战功,有“铁军”之称。1993年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

文保标识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坐东面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砌花岗岩石,呈方锥形,高约38米,底层建筑面积197平方米,共九层。纪念碑分基座、碑身两部分,1-3层是基座,宽15.2米、深12.9米,四角突出,使立面富于变化,基座四周建有气窗,西侧正面开门,内设旋梯可上顶层。

纪念碑北立面

基座

纪念碑俯瞰

基座上有一小平台,可从碑身上的门登临,平台以上4-9层是碑身,第4层边长各6米,逐层有收分。碑身正面镌刻青天白日国民党党徽和“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11个大字,落款“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其余三面开气窗。

碑身正面

碑身上部国民党党徽

牛眠岗一带原为粤军第一师及扩编后第四军的阵亡将士坟场,据记载名为“粤军第一师烈士陵园”,陵园依牛眠岗山势而建,呈斜坡状,烈士墓横竖排列,整齐划一;每座墓前均竖立一尊景德镇制的戎装战士瓷像,瓷像注明军阶、姓名。建国后50年代烈士陵园遭到破坏,文革期间坟场基本平毁,纪念碑碑身党徽、文字被凿平。198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纪念碑,恢复碑身文字。

纪念碑文字

因为60年代的大破坏,造成现在纪念碑文字内容存在三点疑问。一为4层碑身正面有一块平面花岗岩,上有刻凿痕迹,疑有碑铭,但未见任何记载;二为碑身文字据记载是胡汉民所书,但是姓名落款被破坏的最为彻底,已无法辨识笔画,因此只能推测落款文字为“胡汉民书”;三为碑身落款时间是“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民国二十八年是1939年,而广州在1938年10月底已沦陷于侵华日军之手,直到1945年9月16日才光复,因此1939年是不可能在广州兴建一座胡汉民题写的国民党军纪念碑的。现今复原的被破坏文字可能有误,根据部分资料记载纪念碑建成于1937年9月,即民国二十六年,从碑身文字修复情况来看确实存在把“六”修复成“八”的可能性。

纪念碑四层正面疑似有碑铭处

碑身提名落款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九月”落款

粤军第一师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支武装队伍,组建于1920年底,大部分由广东籍人士组成。其建立使孙中山先生奠定了南方的国民革命基础。1917年孙中山南下“护法”,虽有海军方面支持,然本身并无基本武装力量,实际上受桂系势力掣肘。为此,1918年孙中山决定以原省防军20营约5000人为基础成立粤军,以陈炯明为总司令,邓仲元为参谋长,蒋介石为参谋。成立后的粤军即进军“援闽”,1920年回粤,克复广州,驱走桂系军阀。孙中山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并把粤军扩充为5个军,队伍2万人,邓仲元仍任总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第一师成立后,即参加讨桂战役,在粤北小北江击溃桂系残部。1922年邓仲元遇刺后,由梁鸿楷任师长。陈炯明叛变时,第一师为陈整编。1923年1月当西路讨贼军讨伐陈炯明时,第一师在西江前线起义。后参加第一次东征、协助李(宗仁)黄(绍竑)统一广西,平定杨、刘叛乱。1925年国民革命军成立,以粤军第一师为基础,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南讨、北伐诸役,屡立战功,该军以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而著称,有“铁军”之誉。从粤军中走出了许多著名将领,如叶剑英、李济深、叶挺、邓演达、蔡廷锴、蒋光鼐、余汉谋、张发奎、薛岳等。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新四军”就是以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命名的,军长叶挺就是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独立团团长。

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俯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