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眼不识「大兴」

 大地理馆 2022-08-19 发布于北京

 全文约8000多字,品读约需20分钟

其知识可受用200000000000000分钟

“读美文配这个BGM,你就拥有无敌外挂”

有眼不识「大兴」

策划/苏见羽  撰文/公子羽

制图/胡三刀  设计/孙半仙

统筹/完颜暗  编辑/萧近山

校对/萧十& 二郎

北京地理鄙视链中的「大兴」

大兴——对于这个名词,人们并不陌生:北京市南郊的一个行政区,是全市人民的菜篮子新发地所在地。它,扼守着帝都南大门。每一个北上进京的人,未必都能说出大兴具体在哪,但一定都在大兴地面上走过。

|北京市大兴区地理位置图|

底图:百度地图

审图号:GS(2016)2089号

前几日,一度缺少爆炸性新闻大的大兴,有了激动人心的新闻:北京新机场正式命名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机场及其配套工程将于2019年6月30日竣工验收,9月30日前投入运营。

新闻一出,156万大兴人民奔走相告。北京新机场花落大兴,早已板上钉钉,但一直没有正式命名。消息一出,尘埃落定。对这针兴奋剂,大兴上下盼望已久。

|鸟瞰建设中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摄影:马文晓

|北京新机场2019年建成效果图|

图源:中国航空报

一直以来,北京有「东富、西贵、南穷、北贱」之说——东部的东城、朝阳,西部的西城及近郊,坐拥京城繁华核心,是首善之地;北部的朝阳、海淀及近郊昌平,也各自找到了发展之路,早已摆脱了「北贱」的帽子。

惯性持续最久的是「南穷」,北京六环以内,凹陷区域恰好是大兴地区。海淀有中关村、上地、高校群,朝阳有CBD、媒体群、使馆群,西城有金融街等财经区块、东城有紫禁城等文化IP,昌平有大学城和睡城,老城眼中的通县——通州则因副中心而身价大涨。

大兴辖区也有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张名片,不过很少有人单独把它跟大兴联系在一起,亦庄在行政上属于大兴,但论其名气和地位,似乎早已跟大兴平起平坐,现实中的亦庄管委会,就是一个行政级别与区县平级的机构。

说起大兴,人们能想到的高知名度事物还是西瓜、新发地、建材城、肉联厂。国际机场的正式命名,无疑让它拥有了一张闪亮的新名片,而且最重要的是:让「大兴」这个地名直接与「国际」挂钩。难怪本地各自媒体如此激动:门户升级,大兴从京南走向「国际」了

有经济发展、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地方,就有地域间的口水,发展到网上,就有了各种「鄙视链」。北京地区流传的「鄙视链」中,大兴并不处于最底端,却也处于边缘和下游。「京南门户」的名号,听起来十分霸气,却也表达着另一层含义——它是郊区的、外围的、边缘的、后进的。

|北京地铁与房地产“鄙视链地图”|

底图:房世子微博

标注:大地理馆

公众号「北京买房故事」推送的《北京房产歧视地图》一文,讲述了一个故事:

曾经有个南方妹子炫耀自己找了个北京男朋友,我们问:你看身份证了吗?她说真看过,我们接着问,是11010几,结果是110115(大兴)。我们嘴上没说什么,但其实在老北京人心里,身份证只有110101、102、103、104能算上正经北京人

此文还描述了一条清晰的「学区房鄙视链」

在学区这桩事上,西城人民是有些骄傲的。海淀是丘陵。东城是平原。至于朝阳区,别开玩笑了。全区最好的高中在全市只能排到18名左右……不过这条歧视链条,在提到永定门往南的南城,比如丰台、大兴等区县时,就自动消失了。不管是从教育、经济抑或其他维度来看,后者都是更值得歧视的。

为了改变「南穷」状态,北京一直在推行南城行动计划。新机场等项目是新一轮南城行动计划(2018-2020)的组成部分,实施范围为丰台、房山、大兴区(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无论是「鄙视链」还是「南城行动计划」,都在似乎印证了一个事实:以大兴为代表的北京南部,是后进地区。受这种舆论影响,公众不知不觉地将「大兴」视为首都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边缘角色

|热力地图上的北京市区、大兴机场位置关系|

底图:手机百度地图

当这种媒体建构的现实,被放大时,「大兴」所承载其他内容就被淹没了,它本该有的文化脉络,失传了。如果问一句:「大兴」从何而来?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认为:大兴,前身是从河北划过来的一个县,本世纪初由县改成了区。

真相真的只有这些吗?我们从一位老北京和一条胡同说起吧。

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梁大爷来到交道口附近,去寻找隐匿在胡同之中的美食——茶点。那条胡同叫大兴胡同,当地居民说附近有大兴县衙。作为一个老北京,他至今没有搞明白:大兴不是在南城以南吗?大兴县县衙怎么会在这里?

大地理馆曾推送过《东莞:如何从山东到了广东》的稿子,讲述了地名「东莞」的奇幻漂流史,让很多人大吃一惊。作为地名和行政区的「大兴」,其实有着类似的轨迹,而且比东莞更加不可思议。

「大兴」身上,究竟有着怎样奇幻身世呢?通过「大兴」,我们又能找到一面怎样的镜子?又一场怪异的发现之旅,开始了。

大兴1.0:北魏「大兴郡」

大兴,是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地名。

说它普通,是因为诸如此类的地名,遍布大江南北。

从有文字以来,我们先祖无论取人名还是地名,都追求美好吉祥的寓意,于是造字组词过程中,发明了一长串表达正能量的吉语,主要有两类:一是两个寓意美好的形容词并列组合,如昌平、泰顺、洪武、平顺、平昌、顺义;一是表程度的副词+表美好的形容词组合,多以大、永、长开头,如长安、长平、永泰、太平、大观、大定、重庆。大兴和长安,均属于后者。

说「大兴」不普通,就在于——它其实跟著名古代世界级都市「长安」一样,表达的思想寓意十分相近,听来来十分对仗:你大兴、我长安。而且在历史上,大兴与长安,还真有一段不解之缘。

大兴、长安这类词语除了用于地名,还常常用于皇帝年号。「大兴」就做过年号,而且出现早于地名「大兴」。作为东晋元帝司马睿的第二个年号「大兴」从公元318年三月使用至321年,共计4年。大兴,也作「太兴」——古时「太」常常通「大」,时表示程度的副词,按照今天的理解就是「very very very」的意思。

中原王朝的这一传统深刻影响了少数民族政权。盛唐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政权渤海国,也曾将「大兴」作为年号,其文王大兴茂在位期间(738年-794年)使用「大兴」年号长达57年。

「大兴」的字面意思很简单:十分兴盛、兴旺。如此美好的寓意,无论用于年号还是地名,并不意外。所以,地图上的「大兴」很早就出现了。

第一个有记载的以「大兴」命名的地方出现在北魏时期。

|北魏“大兴郡”示意图|

底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北魏时期,设置西安州(今宁夏东部与陕西交界地带),其中下辖有「大兴郡大兴郡治所在今宁夏盐池县。北魏后分裂为西魏和东魏,大兴郡属西魏王朝,一度将原西安州大兴郡改为盐州、五原郡,后来又恢复大兴之名;至隋代,改为盐川郡,因周边有多个盐池而得名,今日宁夏盐池县沿袭此名。

北朝「大兴郡」驻地的治所叫大兴县,这个「大兴」在北朝动荡岁月中出现并消失,影响并不大其地域跨今宁夏东部至陕西西北部一带,跨长城一线,是农耕与游牧两种文明交汇之地;北部是荒漠草原为主的鄂尔多斯高原,南部为黄土高原。

这个地处边塞「大兴」一带,因盐湖众多而相继改名盐州、盐川、盐池。盐,是战略资源,盐湖集中所在,必成战略要地。北魏大兴的继承者——今宁夏盐池县依然有三大特产「咸盐、皮毛、甜甘草」,折射出这个「大兴」的地理环境:气候干旱地区、农牧交错地带、战略资源要地。

|北魏“大兴郡”故地盐池县地图|

底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GS(2018)1432号 - 甲测资字110047

盐池县,就跟历史上的北魏大兴郡一样,现在依然是重要交界枢纽之地——陕、甘、宁、蒙四省区的土地,在此接壤、交错。

当时设置「大兴郡」的人一定没想到,这个地名后来竟然跟一个伟大的人物发生了联系。他就是,在北周时期登上历史舞台,屡因军功被封赏,后来成为隋朝开国皇帝的——隋文帝杨坚

|《历代帝王图》中的隋文帝|

作者-传 阎立本

隋炀帝登上地位之前,曾有一个爵位封号:大兴郡公。正是这个封号,催生了地图上的大兴2.0版。

大兴2.0:隋朝首都大兴城

历史爱好者对汉唐盛世和当时世最大的城市长安津津乐道,却选择性地遗忘了在盛唐开启之前,还有唐之前的奠基者——隋

隋的都城叫什么呢?大兴城。

唐人继承了隋朝的多项创新举措:如,隋开辟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都被唐朝沿用。都城也是一样——隋文帝时期由宇文恺营建的京城大兴,也被唐人继续使用,只不过改了个名。

也就是说,唐代之前,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那个大都市并不叫长安,而是叫大兴。

西汉到北周,即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晚期,八百多年时间里,长安城一直是汉、晋(湣帝时期)及十六国、北朝等北方政权的都城。经过风雨洗礼的旧长安城,八百年未变格局,此时已经颇为残破。

|隋朝京城“大兴城”及周边示意图|

底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隋“大兴城”故地西安市地图|

底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GS(2018)1432号 - 甲测资字110047

通过世袭爵位、屡立军功、晚期身份等,杨坚逐渐掌握北周实权,先后灭亡后梁、北齐,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后来北周静帝将「禅位」于前者——这便是隋文帝。

开国第一年,即公元581年,杨坚仍以渭河北岸始建于西汉的长安为都。但旧长安城局促于渭河滩地,洪水多发,且水利设施多易老化,难以适应新兴王朝的发展需要。

此城从汉,凋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今之宫室,事近权宜,又非谋筮从龟,瞻星揆日,不足建皇王之邑,合大众所聚。(《隋书·帝纪第一》)

公元582年,隋朝建立的第二年,文帝亲自挂帅的新都城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考察关中平原地形,为新京城建设选址。经过考察,隋文帝决定在渭河南岸、龙首山(龙首原,渭河南岸数道东西走向黄土岗的泛称)营建新都。

今区宇宁一,阴阳顺序,安安以迁,勿怀胥怨。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 (《隋书·帝纪第一》)

|西安-咸阳地区历代古都范围示意图|

绘图-大地理馆

底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GS(2018)1432号 - 甲测资字110047

锐意革新的隋王朝,并没有沿用长安旧名——新都取名大兴城。关于其来源,一般认为:这与隋文帝曾被北周皇帝封为「大兴郡公」有关

这里提到的大兴郡,很可能就是前文说的大兴1.0,北魏时期的西安州大兴郡。

大兴郡公,是一种爵位。

西周初期,设立公、伯爵位,后后形成公、侯、伯、子、男五级爵——每个爵位对应的区域,是其享受的领地。帝国时期以来,之上又有了加入了一级。分封制在西汉初期之后,就已经名存实亡,多数爵位并不真正享有封地。举个例子,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亭侯是爵位等级,汉寿是个地名,但是关公并不用去汉寿这个地方上班,也并不实际享受那个地方的封地。

杨坚也一样,它名为「大兴郡公」,也不用待在大兴郡那个地方——到了北周时期,大兴郡其实也不存在了,名大于实。

等等,有小伙伴问了:爵位不是只有公侯伯子男吗?这亭侯、郡公又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晋代开始,对爵位名称有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如晋有「开国郡公」「县公」,北周则封皇子「国公」,隋唐以来沿袭。如《隋书·百官志下》记述:「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凡九等。」

十五,以太祖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十六,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周太祖见而叹曰:「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隋书·帝纪一·高祖上》)

作为开国皇帝,隋文帝是一个致力于革命、创新的人物,其亲自选址命人督造的新都大兴,也是一座充满革命和创新的都市。

隋之前的各都城格局,缺少章法和布局,皇宫、官署、民居等交错相处。从大兴城开始,都城街道规划整齐——尤其是,将宫城、皇城、民居三大区域格局进行了明确划分,其布局严整,焕然一新。此外,外城在住宅区中单独划出商业区——市,分为西市和东市。

官与民、坊与巷分开,形成了隋至宋之前的都城设计范本。

大兴城,借鉴北齐邺城开创的城市中轴格局,打破了汉长安南北分开的面貌,以东西对称结构布局全城——后来的北宋开封城、明清北京城相继沿用。

|隋大兴城格局在现代地图上的位置|

绘图-大地理馆

底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GS(2018)1432号 - 甲测资字110047

|隋大兴城鸟瞰复原图|

绘图-黑泽矢达(日本)

|隋大兴城(唐长安)局部特写图|

绘图-黑泽矢达(日本)

除此之外,新建的随帝国都城,在防洪、排水方面进行了特别精巧的设计,解决了汉代旧都的水患问题。为了强化这一原因,后人编撰的《隋唐嘉话》特别提到,隋文帝曾做梦遭遇洪灾:「隋文帝梦洪水没城,意恶之,乃移都大兴。」

建造完工后的大兴城,总面积达到了84.1平方公里,是汉长安城的2.4倍、约为明西安城的7.5倍。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大兴城当然也是最大规模的都市——其面积是同时期拜占庭帝国(东罗马)都城君士坦丁堡的7倍、是两个多世纪后阿拉伯帝国都城巴格达城的6.2倍。

隋大兴城的空间规模,基本上就是唐长安城的格局——就像清朝继承明代北京城一样,唐朝也以隋大兴城为政治中心,只不过又恢复了汉代旧名——长安。

是的,唐长安的前身就是隋大兴。由于继者唐延续时间近300年,影响力、话语权远远超过国祚只有37年的隋,使得长安的名气远远超过大兴。

但是,每一个熟悉中国古代都城历史的人,都不会轻易忘记这个曾经闪耀的名字:大兴!隋文帝实在是太喜欢「大兴」了!除了命名都城,他还把管辖京城及近郊的县命名为大兴县,一座重要宫城叫「大兴宫」,一座北郊园林叫「大兴苑」

唐朝虽然接管并继续使用大兴城,但在名称上进行了「去隋化」处理——大兴改名长安,大兴县改名长安县和万年县,大兴宫改名为太极宫

公元618年,随着王朝的覆灭,大兴城的名字,也随之消失在地图上。5个多世纪后的一天,离开关中盆地沃土的「大兴」在另一块膏腴之地——华北平原上重生,那里坐落着农耕中国版图上的著名天府,地质学家形象地将这块被太行、燕山环抱的小平原称为「北京湾」。

今北京地区的「大兴」,序幕缓缓拉开。

大兴3.0:金代大兴府

提起跟宋朝并存的金朝,很多人印象来自《说岳全传》《射雕英雄传》中的抗金故事。

那么,金朝的都城在哪里呢?

其前期都城是位于今哈尔滨附近的上京会宁府,后期则迁至今北京地区的中都燕京城。面向全国而言,金朝都城称为「中都燕京」,对应今天的说法就是「首都北京」;以北京地方而言,它对应的则另一个名字「大兴府」,大体相当于今天地方意义上的「北京市」。

|金代北京大兴府及周边图|

底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这个大兴,是北京最早的「大兴」地名,也是今天北京南郊「大兴」的鼻祖——它是当时北京区域的首府所在。大兴府下,还设有「大兴县」,堪称「全国第一县」。

把「大兴」带到北京地区的,是金朝第四代皇帝——完颜亮

金朝从第三代皇帝金熙宗开始,全面推行仿效中原制度的改革。接下来上台的完颜亮,是个弑君者。这个手段残暴的君王,比前代君主更加热爱中原文化,且能写一手好诗——当然,它比前代野心更大,不仅想立马中原,更有一统天下的图谋。

完颜亮先是杀掉金熙宗自立,然后对南宋发起类旷日持久的战争,不过最终以失败告终,且被部下杀死在江南。公元1161年,这位骄奢的皇帝克斯江南,他灰飞烟灭了,但其主导迁入、营建的中都大兴府,并没有废弃,成为金中后期的都城所在。

正是这个「大兴」,拉开了北京860多年建都史的序幕。金中都范围,主要在今西城区西南部(属原宣武区)至丰台区一带,大兴府、大兴县驻地都在中都燕京之内。

|北京历代称之关系示意图|

制图-大地理馆

那么,金「大兴」之名源于何处呢?它的得名,并不像隋「大兴」那样明确。但不妨碍我们做一下猜测:

  • 可能来自隋朝。

结局悲情的完颜亮,一直想成为伟大的君主,他向以中原那些著名君王为偶像,被少数民族首领尊为「圣人可汗」的隋文帝,也可能是他仰慕的对象——大兴,有可能是向隋大兴城致敬。

纵观完颜亮的一生,跟隋文帝相似点不多,倒是跟隋朝第二代皇帝—、同样是弑君者的隋炀帝杨广极像。首先必须肯定,两位都文韬武略双全,尤其都爱写诗——隋炀帝有「白马金贝装。横行辽水傍。问是谁家子? 宿卫羽林郎」,完颜亮有「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那气势和意境,颇异曲同工。

这两位如果不当皇帝,也一定是名垂千古的文学家。

这两位还有太多相同的事迹:通过弑君上位;生活荒淫奢靡;贪恋江南之地;最终被部下杀死;都客死在江南。金朝后继者送完颜亮一个谥号——「炀」,这样的盖棺定论,跟隋炀帝一样。

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以炀为谥号的帝王——隋炀帝杨广、金海陵炀王完颜亮(死后降为王,后降为庶人)

  • 还有可能来自渤海国。

金朝跟渤海国一样,都是东北地区政权。渤海国,原本叫「旧国」,开元年间受唐敕封,改国号为渤海,早期都城也在哈尔滨附近。渤海国君王最早没有姓氏,后来尊称「大氏」,大祚荣就是渤海国最有名的一代君主。从此以后,以「大」命名年号或名字,成为东北亚地区的一种传统。渤海国第三代君主大钦茂,就曾以「大兴」为年号,长达57年。

猜测只是猜测,金朝大兴府的得名之源,是个谜团。

大兴4.0:元大兴县

金朝灭亡之后,元朝仍在北京地区建都,但将都城进行了北移,命名为「大都」。不过,「大兴」作为地名保留了下来,作为县级地名使用,大兴县仍然是京城第一县

|元北京大兴县及周边图|

底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这里需要普及一个古代区划术语「倚郭县」,也称依郭县、附郭县。郭,即外城。说的是,有这么一类县,没有独立的城墙,其办公机构设置在上一级行政区的城中,一般的在府城里。比如,阳曲县与太原府、历城县与济南府、江宁县与应天府(明南京地区),金陵县与江宁府(清南京地区

换成现在的说法,这些特殊县,就是一个城市里的核心城区,只不过现在多叫「区」,当时多叫「县」。

最特殊的一种则直接设在京城中——如,唐代长安县、元代大兴县,都是这种情况。元代大兴县,所辖区域,就是大都这座城市及其郊区。

|典型的依郭县——清代长安县与咸宁县|

西安市以中轴线为界分属二县

类似今北京市的东城区域西城区

古代北京城也是这样的格局

底图-1911年西安市行政区划图

明清两代依然在京城地区设「大兴县」——而且沿袭元代习惯,京城东部城区及郊区,在行政上属于大兴县管辖。

其实说到这里,那位梁大爷的困惑就已经解开了——中轴线以东的北京城区,在行政上,长期属于「大兴县」管辖的。当时的大兴,相当于今天东城区+朝阳区+部分郊区的地盘。大兴县的县衙,即县政府,就在交道口以东的大兴胡同附近。

同时,京城西部及郊区,属于「宛平县」——这种格局跟唐代长安城类似,唐长安以朱雀大街为中轴,以西属于长安县、以东属于万年县。这样的例子还有南宋临安城,分属于钱塘县和仁和县。

公元1153年,金朝定都中都之后,就确立了一京(中都燕京)一府(大兴府)二县(宛平县与大兴县)的格局——宛平县辖西部,大兴县辖东部。只不过,它们都没有独立的县城,治所设在京城城墙内。

元大都废弃之后,大兴县驻地,也随着京城的迁徙而向南迁徙。元朝时期,北京地区称「大都路」,大兴县是其属县——这是大兴的4.0版。

大兴5.0:明清大兴县

明清时期的大兴,是古代史上最后一代「大兴」——尽管距离现在不算太远,但很多人对这段历史似乎并不熟知。

前文已说了京城中的依郭县——这种现象是由层层叠加的行政体系造成的。作为京城,与一般地方不同的是,它有双重空间涵义:一是地方层面;二是中央层面。从中央层面说,京城叫「中都」「燕京」「北京」或「京师」;从地方层面说呢,它在金代叫「大兴府」,明清两代叫「顺天府」。

|明北京大兴县及周边图|

底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清北京大兴县及周边图|

底图-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县是基本行政区划单位——不管你是京城还是地方,最终都要落脚到县,这顺天府就分为了宛平、大兴二县——它们在当时的地位,就相当于现在的西城与东城区。

举个例子,明清时期,一位北京城内土著,考取功名,上榜时候介绍籍贯,是这样的「顺天府大兴县人」或「顺天府宛平县人」,到了今天就是西城区或东城区人了。当然了,大兴、宛平,管辖面积远大于今天的东城、西城。大体来说,今北京六环以内,基本上一半属于宛平,一般属于大兴。

|清光绪北京城地图上的宛平县&大兴县|

标注-大地理馆

我们中学学习唐诗,经常介绍某位诗人是「京兆万年人」,啥意思呢?京都长安属于京兆府管辖,万年县是管辖京城东部区域的县。换成现在的意思就是,西安市某某区人。说一个人的籍贯,即使你出生在京城中,也要落实到县级单位。

大兴也是如此。如果说在清朝,一个人生在北京城里,它要么是「宛平人」要么是「大兴人」——京城就是在这两个县的地盘上。

|清北京城内各级行政中心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底图-百度地图

审图号:GS(2016)2089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但是,地方层面的北京符号,在全国性都城的光环下,常常被挤压至角落里,存在感似乎不强——正所谓灯下黑是也。一个县,虽然管辖京城要地,其话语权并不强。

还有,强调「京城意义」,弱化「地方意义」,也会让人们多几分「首善之区」的优越与自豪:如果老北京们,逢人就说「老宛平」「老大兴」「大兴人」,那么跟各个地方相比,听起来区别就不大了。人们宁可隐去自己的"县级籍贯",说"北京人"肯定比"大兴人”更有面儿。

|清北京城顺天府-宛平县&大兴县驻地示意图|

制图/公子羽/大地理馆

底图-百度地图

审图号:GS(2016)2089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这样一来,包括梁大爷在内的人们,就慢慢忘却了今大兴的前世:金代以来的,它的办公机构,本身居高大的城墙之内。单说明清两代,五百余年历史,大兴县的中心一直在今交道口大街以东。

旧大兴县衙虽然已经离去,但地图并没有忘记它的存在:在大比例尺地图上,赫然可以找到——大兴胡同,也就是梁大爷寻找老北京美食的那条胡同。

|大兴胡同与大兴县衙位置示意图|

制图-胡三刀/大地理馆

底图-百度地图

审图号:GS(2016)2089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大兴6.0:当代大兴县(区)

清朝结束之后,大兴县依然在北京(一度改名北平)城内存在了十余年,直到1926年(一说为1928年),才从老北京的胡同里搬出,驻地迁至今西红门附近的黄村镇。此后,大兴一度划给河北省,后又划给北京市。今天的大兴区,也就是由金代以来的大兴县发展而来。

|北京历代大兴县驻地变迁图|

底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GS(2018)1432号 - 甲测资字110047

|民国时期地图上的“大兴县”|

20世纪30、40年代地图上

大兴县虽然已经南迁

但“大兴县”地名还留在地图上

也就是说,在很多人眼中,大兴县(区)历史不过92年。这种认知,造成了大兴位居北京各种「鄙视链」的中下游。大兴,往往与城乡结合部、郊区、农家乐等联系在一起。

殊不知:若将历史倒推百年,大兴县的城里人,可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今天自称老北京的人们,如果放在清朝,至少有一半都是「大兴县人」呢——尽管事实如此,但大家一会半会儿可能还是适应不过来:一个东城人,咋就稀里糊涂属于大兴县了呢。

要论“底蕴”——北京各区地名中,最早就作为县级地名的是汉代的昌平、平谷,然后是唐朝的怀柔,金代的大兴,通州、密云、顺义定名于明,海淀、房山、门头沟、丰台等近代地名源于地理事物,东城、西城、朝阳则是更晚出现的。

论历史底蕴,“大兴”并不差,但在今天的语境下,「东城」「西城」听起来,咋就比大兴显得高大上呢?大概是,有东西,就有底气吧。

从关中到华北:大兴」陪伴两大帝都

总体上来说:地名「大兴」的跳跃并不复杂,基本上经历了两个重要时期,一是长安城的前身——大兴城时期,一是北京地区的「大兴府」「大兴县」「大兴区」时期。

不难发现,两个时期的大兴有一个共同特征——都在帝都地盘上。关于中国古都,有「十大」「七大」「五大」「四大」各种版本——如果就选两大古都,那一定就是就是西安和北京。

是的,这两大帝都,也基本上是古代中国的缩影,代表了两个时代。跟其他古都不同,它们是统一王朝的中心。

奇幻的是,「大兴」这个地名,居然可以成为它们的交集。这,或许是一种偶然。因为,没有直接证据证明:两个大兴存在继承关系。

在古代,这种命名套路遍地都是:

举几个例子,中国地图上,我们都可以找到N个「永定」「安定」「安仁」「南平」「长兴」「长安」「永乐」「长乐」——这些寓意吉祥的正能量词汇,就像后来的「王富贵」「张胜利」「李高兴」一样常见。除了作为年号和地名,它们还常常用于城门,如唐长安城安远门、安定门、长乐门,明北京城永定门、安定门等。

除了北京、西安的大兴,今天黑龙江省还有一个大兴镇。中国文化深刻影响的周边地区,如朝鲜半岛东北部,还有「大兴」的身影——平安南道大兴郡。

|朝鲜地图上的“大兴郡”位置图|

底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GS(2018)1432号 - 甲测资字110047

这就是历史地理的吊诡和魔幻之处:今天被很多人所「鄙视」的大兴,本是他们祖上使用数百年的代号。

当代大兴居民,不必为曾经的荣耀感到遗憾——因为,曾经的大兴,早已不是今天的大兴。今日的东城区居民,应该重新认知昨日的大兴——因为,那里凝聚着属于本地人的乡愁。

沉浮、得失、荣辱,本与地名无关。地名的变迁,只是沧海桑田中的一个侧影。中心也罢,边缘也罢——互相鄙视,终究是拘泥在小格局中。

从字面意思来说,长安与大兴,并没有优劣高下,甚至意思接近。但是沉淀至今天,一个成为繁华、盛世、诗意的象征,一个跟京郊、乡土、瓜果为伍。今天,不知有多少人仰慕「长安」,唾弃「西安」——长安真的比西安好听很多吗?未必。

字面呈现出的所谓“品味”不过是人附加上的。

在北京,因为「厚今薄古」、京城灯下黑等的影响,老大兴和新大兴的联系被割断了。试想,如果金元明清四代「大兴城」传播开来,再算上隋代京城大兴的辉煌——那「大兴」也一样会华丽转身,从乡土走向诗意。

如果「大兴」很早就被诗人歌咏,在北京,说不定今天人们也像怀念 “长安”一样,爱这个苍凉诗意的「大兴」。

地名本身,哪有什么雅与土——之所以有了所谓好听难听,是人心作怪也

严格来说,「大兴」这个地名才是属于老北京的乡愁——它是故乡和地方意义上北京的空间载体。曾经大兴县治所在的地方,大兴胡同,据说那里可以吃到最地道老北京小吃——面茶。可惜的是,知道今天「新大兴」的多,知道「老大兴」的少。

所谓面茶,其实是一种粥(具体配方吃法请百度)。资料介绍说,这种小吃很是讲究——不用勺子筷子,要用嘴吸溜(吸溜,北京话,冀鲁方言中也有这说法,意思是吃太烫的食物,轻轻小心口吮吸)

这所谓的讲究,哪里是真讲究啊,背后其实是无奈和将就而已。今天很多城里人说的怀旧美食,很多是乡下人或穷苦人家发明的——这玩意儿,哪是不想用勺子筷子,一是穷苦人地位低,好东西用不起,就容易将就,二是劳动人民为了节约时间,往往是就在作业现场边吃边干活,顾不上用勺子,为了赶时间也不怕东西烫,赶紧“吸溜儿”。

今天的“讲究”,昨日的“将就”,如此而已。

除了面茶,卤煮、火锅之类都是如此——昔日穷苦大众的无奈之举,后来一一变成了城里人讲情怀的美食。

我想,今天不再饿肚子的人们,怀念的不是吃,而是那里边寄托的乡愁吧。你看,这曾经是县城衙门驻地所在的大兴胡同一带,就是老北京乡愁的象征之一。

《世说新语》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叫「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借用它形容「大兴」的今日命运,则是「举目北京,不见大兴」。

|中国历史上三个“大兴”地区示意图|

底图-百度地图

审图号:GS(2016)2089号 - 甲测资字1100930

这就是「大兴」的奇幻秘史

北魏的大兴是“郡”

上级是“西安州”

郡约等于地级市,州约等于省

隋朝的大兴是“京”

它本身就是京城

相当于今天北京的级别

金朝的大兴是“府”

上级是中都路

府约等于地级市,路约等于省

元朝的大兴是“县”

上级是大都路

这里的路约等于地级市

但大都路是高于一般地区的“京城市”

明清的大兴是“县”

上级是顺天府

府约等于地级市,但顺天府是京城所在

金元明清时期的大兴县

都在北京城内办公

管辖着北京城东半部分和附近郊区

透过「大兴」的身世,我们分明勾勒出了一剪浓缩的中国侧影,窥伺到了一抹从未见过的新奇景象。

陕西民谣歌手马飞,有一首流传甚广的《长安县》,最后一句歌词很简朴,却触动人心:「你的澎湖湾,我的长安县。」

我们也不妨这样说:「你的北京湾,我的大兴县。」

古大兴县走出去的民谣歌手赵雷同学,不知有一天,会不会也写一首《大兴县》,就像《成都》那样传遍每一条胡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