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琴家》—一部真实改编的自传

 TCE世界 2022-08-19 发布于辽宁

“战争的发起或许是军事家、政治家的谋略,然后参与其中的,是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钢琴师》是2002年上映的一部电影,本片是由罗曼·波兰斯基执导,阿德里安·布洛迪、艾米丽雅·福克斯、米乔·赞布罗斯基、爱德·斯托帕德等主演。该片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和钢琴家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

01

故事发生在波兰华沙,男主席皮尔曼是犹太人,一位电台钢琴演奏者,小有名气。

影片的开始席皮尔曼正沉醉在弹奏当中,一枚炸弹击中了电台大楼,席皮尔曼以及大楼里的人员不得不仓皇离开,在下楼梯中偶遇到主攻大提琴的多罗塔,两人一见如故,相约再见。

德国进驻了波兰,席皮尔曼和家人们还没意识到战争即将到来,商量着暂不逃难,虽然一片混乱,但是在收听广播时,电台传来消息:英法两国正式向德国宣战,波兰不再孤立无援。得到这个消息,大家都非常振奋,认为现在的局面马上就会改善。

然而,事情的发展马上不对劲起来,英法两国并未派一兵一卒支援波兰,席皮尔曼失去了电台的工作,他和多罗塔约会,但发现外面的环境对于犹太人不太友好,比如他们本想去咖啡馆,但是咖啡馆的门牌上挂着:禁止犹太人进入。

这个时候,德国军队对在华沙的犹太人实施严格管控政策正在渐渐拉开帷幕。华沙特区的犹太人需要佩戴专门的臂章,每个家庭只能留2000波币,在路上遇见必须鞠躬,不能走人行道,只能走水沟......

1940年10月31日,50万波兰犹太人需要搬离到犹太隔离区,席皮尔曼这时还没意识到,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片隔离区内,四方垒了围墙,正常留了一个街道,但需要很久才会放行。

这个时候是华沙沦陷的第一年,席皮尔曼一家虽然身居陋所,但并未分离。

这部分描述了一些客观的场景,没有多加修饰,比如在深夜他们一家隔着窗户看见德国军官将对面楼中的残疾人直接从高楼扔下,比如德国军官让十几个人一起在街道上跑,然后一一击杀,就像玩一场游戏一样。

这时候,为了更好地管制犹太人,德军需要犹太人充当警察的角色,席皮尔曼的一位朋友当了犹太警察,希望席皮尔曼和弟弟也去谋这份差事,被席皮尔曼断然拒绝。不久,席皮尔曼弟弟被抓,席皮尔曼前去求这位犹太人警察设法将弟弟放出来,成功的解救了弟弟。

这里,导演刻画了众像:一个老人抢了一个老妇人的粥,粥洒在地上,老人立刻趴在地上舔(图片有点恶心就不放了);一位红衣老妇人自始至终在向众人询问并焦急的寻找她的丈夫;儿子看着父亲饿死在街头......

德军以戏谑犹太人为乐

1942年3月,在工厂,半夜德军让收拾行李,众人简要收拾,汇集广场,接下来他们的命运是将要被送往集中营。

在广场上,父亲买了一块糖,分为六份,一家人一人一块。

在前往集中营的火车的路上,席皮尔曼的那位犹太警察海勒救下了他。席皮尔曼回到原来的地方,一路走来,波兰街上,空无一人,到处是散落的行李和尸体。

所有的犹太人并没有完全送去集中营,一些年轻人被留下来干活,干完活年纪稍微大些的被击毙。

席皮尔曼在这里认识了梅耶克,梅耶克告诉他,他们正在准备组织反叛(这里涉及到华沙起义事件)。一天席皮尔曼在干活的时候,偶然看见了一位女歌唱家,他拜托梅耶克找机会与她联络。

正在这个时候,德军出了一个新政策,他们让这群犹太人出一个人进城去买土豆面包,这为梅耶克反叛提供了条件,也为联络女歌手提供了机会。席皮尔曼成功的被女歌手救出。

歌唱家帮助了他,并安排了住处,给了一个紧急联络地址。

住的地方有台钢琴,但是出声就会被发现。所以只能云弹琴

1943年,欧洲战场的战场的转折点。战争越来越严峻,朋友不得不离开回老家寻找安全的住所。席皮尔曼在住处无法外出。在粮绝的时候,因为不小心打翻房内的盘子,被邻居发现,不得不仓皇逃走,他来到紧急联络地址,发现是多罗塔开门,此时的多罗塔已为人妇。

多罗塔夫妇帮助了他,为席皮尔曼提供了住所,并派人为席皮尔曼定期提供食物。但好景不长,多罗塔夫妇也需要离开,他们在留下了粮食后与席皮尔曼道别。

1944年8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战争愈发残酷,席皮尔曼的住所是德军医院的对面,透过窗户,可以看到每天都有成堆的伤员和尸体。

不久,楼下枪战,坦克来炸席皮尔曼的这栋楼,席皮尔曼逃走。

席皮尔曼逃到废弃的医院,这里已是废墟,他四处搜寻可以充饥的食物,继而逃到一个房子里,在一个晚上,他正寻找能将好不容易找到的罐头打开的器具,遇到一位德国军官,军官并没有击杀他,询问了他的职业后,得知席皮尔曼是一位钢琴家,让席皮尔曼弹奏一曲。

此片段为本片高光之一

曲罢,军官放过了他。得知席皮尔曼躲在楼上的小阁楼,还为席皮尔曼定期带来食物。

接着,军官在给席皮尔曼留下充足的食物后,德军撤退。

1945年1月,苏联红军攻进了华沙。插着波兰国旗的汽车开进了这片废墟。席皮尔曼得救了。

战后,席皮尔曼继续弹琴,影片在席皮尔曼演奏的演唱会上落下了帷幕。

02

这么看来,有些地方倒是和《辛德勒的名单》有点像,但是切入角度又不相同。像纳粹、集中营此类的字眼大部分人都不陌生,(二战并不是只有犹太人被屠杀,损失惨重,但此文仅以这个角度赘述,并且此片并不局限于犹太人的被屠杀)。

而在二战期间,波兰犹太人由50万减至6万。

这是一部特殊的二战电影,也不纯粹为了讲述犹太人怎么怎么样,没有主观性的描绘战争的残酷,他几乎是以一个第三视角的,冷静的,客观的告诉你:看吧,这就是战争!

导演波兰斯基说:你看不到导演的痕迹,这里没有英雄主义,没有确切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我觉得本来就是如此,人性是非常复杂的。)

比如在影片中的犹太警察,虽然当了德军的“走狗”,但是利用职务之便放了席皮尔曼的弟弟,也仍然冒着危险救了男主。

而德国军官,作为发起这场侵略的一方,仍给与了席皮尔曼帮助。很多人说是因为男主弹的曲子激发了军官的恻隐之心,但是我觉得并不全部是,而是那个时候意识到,战争的另一方也是和自己一样,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未必战争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恶人。波兰作为二战中第一个被瓜分的欧洲国家,此前的好战程度绝不亚于纳粹德国。

很感慨,战争的变幻莫测,上一幕优雅的钢琴家,下一幕基于生存的本能衣衫褴褛。上一幕还占据高位的德军,下一幕波兰解放后,被关押的是德国人。

发起战争或许是政治家或者军事家的谋略,而参与到其中的,却是身边最平凡的普通人。个人的渺小和战争的残酷形成鲜明的对比。

说到这里,我想引用《西线无战事》的一段对话结束本篇:

“想想真奇怪。我们在这,是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可法国人在那儿,也是为了保卫他们的祖国。到底谁是对的?”

“也许双方都对”

“可我们的教授、牧师、报纸上都说只有我们是对的。我们也希望如此,而法国的教授、牧师和报纸上,也说他们是对的,这是怎么回事?

“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国家严重冒犯了一个国家”

“对,不过想想,我方几乎全是普通人。法国战场上也绝大多数都是工人、手工业者和小职员。那么,一个法国的钳工或者鞋匠,为什么一定要攻打我们”

“不,那是掌权者的意愿。上前线之前,我从没见过法国人。大部分法国人也从没见过我们。没人问过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就像没人问过我们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