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王夫之?明清的著名思想家“二王”,到底谁的影响大?|163

 闽南文化 2022-08-19 发布于福建
明代的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宋元哲学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中华民族理论思维发展的新阶段,在人类认识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这里我们重点讲讲从阳明学派到明末三大思想家的发展历程!

一,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王守仁是明朝中叶最重要的思想家。他青年时筑室阳明洞中,后来又在阳明洞讲学,世人称他阳明先生。王守仁,浙江余姚人,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太仆少卿等官,因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朱宸濠之乱有功,嘉靖初年封新建伯。他是明代少数几个加封爵位的文职官员之一。 终其一生他的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王守仁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他曾热衷于武功,也研究过佛学道教,按照他同时代人的说法,他“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元年,1506),始归正于圣贤之学”(湛若水《阳明先生墓志》,《王阳明全书》卷三十七)。所谓“归正于圣贤之学”,指他的儒学思想的发展。王守仁主张:心是万物之主,“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王文成公全书》卷四,与王纯甫二),宇宙万物都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他的哲学,也叫心学。在认识论上,他坚持孟子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学说,并进一步用“致良知”的观点来加以阐述。他说:我心的良知,就是天理;把我心的良知所构成的天理加在一切事物上,一切事物都得到其理(《王文成公全书》卷一,《传习录》上)。在“知”和“行”的关系上,他提出“知行合一”的命题。他对“知”和“行”的解释是:见好色、闻恶臭属于“知”,喜欢好色、讨厌恶臭属于“行”;知和行是在纯主观活动上的统一。

王守仁的哲学思想中,有否定宋朝道学的一面。他对学生说,圣人之学“不装作道学的模样”。对于道,王守仁有一段很精彩的解释:道只有一个,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佛教的佛,道教的道,以及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原则,都是道。明立国以来遵奉程、朱理学,对人们的思想形成很强的禁锢力量。王守仁的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明前期的统治思想。

王守仁生活在阶级矛盾不断尖锐的历史条件下,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特别是他的“致良知”学说,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稳定社会秩序、麻醉人民思想的需要,因此得到提倡。在他死后的一个长时期内,他的学说成为正统思想,在思想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明代中叶,不少思想家站在唯物主义立场,对王守仁的学说提出批判。罗钦顺指出,作为物质存在的气才是世界的本原,理只是客观事物的规律,不能离开气而存在。王廷相反对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行合一”论,指出:“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杨慎认为心学、理学是“理一名殊”,批评心学“除闭七窍,折堕其四肢,曰我能存心”。

王阳明学派本身,也发生了分化。大致说来,王守仁的学生中,有两大流派。钱德洪、王畿等人坚持王守仁学说中的主观唯心主义体系,并且把良知说成天地间灵气,给“致良知”学说蒙上神秘主义玄学的色彩。这一派被称为王学右派,钱德法是余姚人,王畿是山阴人,因此又称浙中学派。

另一派的代表人物是王艮。王守仁的弟子,大都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王艮出身贫贱,比较接近下层劳动人民,他以布衣就学,声望却在王守仁其他弟子之上。王艮抓住王守仁关于道的议论,大加发挥。他认为,所谓百姓的日常活动,包括耕田、做工、吃饭、穿衣等,这些都是道;而且,应当以百姓日用之道为本,“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明儒学案》卷三十二)。这一派被称作王学左派,因王艮是泰州人,又称泰州学派。

阳明学派的分化说明,王守仁的学说有很大的可塑性。王学左派发展了王学的积极因素,受它的影响,在万历年间,出现了深刻批判儒学、深刻批判道学的“异端之尤”李贽。

二,李贽的离经叛道

李贽号卓吾,是福建泉州人,生活在嘉靖、万历年间。他家境贫寒,即使做了官府的低级官吏,情况也未得改善。他的两个女儿就是因灾荒在幼年时饿死的。他官做到姚安知府,辞官后潜心著述,有《藏书》、《焚书》、《续藏书》,《续焚书》等著作存世。他一反儒家的正统观念,尊崇秦始皇,对孔子和他以后的历代大儒持否定态度,不承认“六经”、《论语》、《孟子》为“万世之至论”,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对宋代的大儒,他批判尤力,说朱熹不学无术,说理学害人误国。他极力宣传“百姓日用即道”的思想,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焚书》卷一《答邓石阳》)。他还指出,“人必有私”,人都是有欲望的,种田是为“私有秋之获”,读书是为“私进取之获”。在这方面,“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他主张去人欲,存天理,是对人的本性的压抑。

李贽的思想受王学左派的影响,但他对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批判远远超出了王守仁学说的体系。他的“离经叛道”引起封建统治阶级的恐惧和厌恨。他本人受到围攻和迫害,晚年,被官府以“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他在狱中夺刀自刎,以示抗议。

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杰出的思想家的产生原因

到了明朝末年,在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统治危机严重的形势下,兴起“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潮,在思想领域,产生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杰出的思想家。

他们在明末清初的学术活动,深刻反映了对明朝统治经验和学术思想的反思。

(1) 黄宗羲的批判君主专制

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梨洲。他的父亲黄遵素是东林党人,被魏忠贤迫害致死。他参加江南复社,坚持反对宦官集团的立场。明亡,他投身抗清斗争,斗争失败,隐居著书,一直不肯入仕。他的主要著作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等

批判君主专制,是黄宗羲思想中最突出的部分。他认为,“天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在专制制度下,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明夷待访录原君》);在专制制度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挞以为非”(同上《学校》)。因此,君主专制制度诚为天下大害。

由于时代的局限,黄宗羲不可能提出废除君主专制的要求,他只是要求对君权加以限制,他提出的限制方法有三条。

一,是以天下之法来代替皇帝的一家之法

二,是以丞相分君主之权

三,是以舆论批评监督君权

遗憾的是在当时的时代,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空想的成份。但应当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是政治思想领域可以取得的最高成就。

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顾炎武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人,字宁人,号亭林。他出身于江南望族,参加过复社,从事反清事业。为躲避清朝的“征辟”,他离家出走,游历山东、河南、山西、河北、陕西等省,交结豪俊,置买田产,在清朝的统治基本稳定后,仍然试图发动武装反抗。他最后死于华阴。主要著作有《日知录》、《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文集》等。

和黄宗羲一样,顾炎武也反对绝对君主专制,认为天下不能独治,而要以众治。他更重要的贡献,在于提倡“实学”。他做人的标准是“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前者指对各种社会知识的研讨,后者指品行气节的培养。他还提出保国和保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保国家,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殿,与有责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著名的口号即由此而得。

顾炎武一生躬行实践了自己的主张,集道德文章于一身,给后人树立了楷模。

(3)王夫之信奉“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思想

王夫之是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清兵南下,他参加桂王政权。桂林陷落之后,他隐居衡阳石船山麓,学者称他船山先生。他的著作有《张子丘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读通鉴论》等。

王夫之提出社会进化的观点。极远古时期没有“君主”,就不会出现尧、舜“让国”的事件。唐虞时期实行禅让”,就不会出现商汤、周武用武力夺取政权的事件。

社会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不可能人为地逆转。如郡县制度比起封建诸候的制度是个进步,实行郡县制度以后,只能在这个基础上革除社会的弊病,“封建之不可变,势也”。

在哲学思想方面,王夫之的成就最突出。他推崇宋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张载,把张载的学说看作“正学”,把程、朱理学称为“异端”他着重阐明“理在气中”这一唯物主义思想。气指世界上的物质实体,不管是否被感觉到,都是存在的;物质可以转化,柴薪燃烧,成为焰、烟、灰,只是转化成另一种形态,而不是物质的消失。理指客观事物的规律,“理即气之理”,因此,只能是“理在气中”,不可能是“理在气先”。欲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同样也是理,“欲即天之理”。

在知和行的关系上,王夫之认为应以行为基础,行可以兼知,另一方面,知也可以指导行。这对先知后行的先验论和知行合一的二元论是有力的批判。

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17世纪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总之不论在政治思想上,还是在晢学思想上,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都有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但他们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具有相当的深度,理应被看作近代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先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