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作杜郎赏,无奈时已秋 明月心

 zgscdh 2022-08-19 发布于四川
     南宋大词人姜夔的《扬州慢》脍炙人口,其中的俊句“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更是为人激赏,因为小杜是名副其实的扬州代言人,他不仅亲身见证了扬州的繁华与美好,而且还写下大量歌咏扬州的佳篇,如“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词人设想如今小杜重临旧地也会吃惊,因为昔日的大都市今天已成一片荒芜,由此表达了一种深沉的“黍离”之悲。
     姜夔是敬仰杜牧的,他在很多词中都写到杜牧或化用其句子,甚至以杜牧自比,如《琵琶仙.双桨来时》中“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姜、杜二人还真有共同点,比如才华横溢,又比如多情,他们多情的对象主要都是妓,但从“多情”方面来看,却又有很大的不同,小杜的多情是滥情,而姜夔的多情则是专情、深情。
      小杜的一些名句,除上文所举之外,还有如“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都是写给佳人名妓的,他有一首《叹花》诗颇有意思,诗云: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一般读者可能会只是当做惜花诗来读,其实,诗是有本事的:小杜游湖州,识一民间女子,年十余岁,有殊色。乃与其母相约过十年来娶,后十四年,杜牧始出为湖州刺史,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杜牧感叹其事,故作此诗。小杜由此诗还创造了一个成语“绿叶成阴”,那是指女子出嫁并已生子。小杜“见一个,爱一个”那是出了名的。
      而考诸《白石老人年谱》(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姜夔诗词中动情对象主要有两位,那是合肥赤阑桥边的一对姐妹花——一对乐籍女子,小姜流寓合肥时与之相识相恋,但
却注定是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姜夔与二姝分别时曾有后约,无奈金兵打过淮河,二女竟不知所终。姜夔后半生主要活在对这两位女子的思念之中,姜词中最动人心魄的篇章或皆与二姝相关,兹举两词如下: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沈吟各自知。
                     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两词都是记梦之作,而皆深情绵渺,白石之多情,真是“一往情深深几许”啊!
     一般读者或会谴责小杜的滥情,而嘉许白石的专情。其实,非小杜薄情,白石深情,乃势位使然尔。
     小杜出身豪门,且少年进士及第,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啊,而本人又风流倜傥,对小杜钟情的美女那是多之有多,小杜一双眼睛根本看不过来啊!而姜夔出身寒门,虽才华横溢,却是运气奇差,连考四次皆下第,遂绝仕途之念。不得已,流寓江湖,无财无貌,有时还要靠贵家的接济才能度日,又能得几个女子钟情呢?偏偏白石又颇硬气,其好友张鉴(抗金大将张俊之孙)愿为他捐官,他却因抛不开文人的面子而拒受,后来张鉴英年早逝,白石穷愁潦倒而至生活无着,晚景自是更为凄凉了。
       姜夔后来曾托友人寻访那一对合肥姐妹花,他曾写诗以记其事。诗云: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逢路不遥。
     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抛开诗的本事来看,倒是颇有唐人高致。“赤阑桥”就是姜夔与佳人相逢之地,无奈有缘无分,君到时,秋且已半,更遑论春,秋风吹来,柳巷萧萧,佳人自是踪影全无。
     白石的爱情、与佳人的缘分如此,他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惜哉!痛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