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月二十六处暑,俗语说:“处暑不出伏,遍地起新坟”,为啥?

 渐华 2022-08-19 发布于山东

七月二十六,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时至处暑,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暑意渐消。

那么2022年的处暑节气有啥特点?俗话说:“处暑不出伏,遍地起新坟”,有啥说法?

文章图片1

今年处暑有啥说法?

一、处暑在午时

2022年处暑交运时间是在午时,午时包括两个小时,此期间有属相相冲、相害、相刑的说法。

子鼠午马相冲;丑牛未羊相冲;寅虎申猴相冲;;卯兔酉鸡相冲;辰龙戌狗相冲;巳蛇亥猪相冲。

相害是指六对属相之间的五行克害,程度比相冲稍弱。

文章图片2

处暑标志着阴阳开始转换,阳气逐渐减弱,阴气逐步增强。

丙、丁、午、巳火开始退值,庚、辛、申、酉金开始当值,金当旺。

2022年处暑吉时1——01:00-02:59。干支:壬寅年 戊申月 戊申日。

吉时2——07:00-08:59。干支:壬寅年 戊申月 戊申日。

吉时3——09:00-10:59。干支:壬寅年 戊申月 戊申日。

吉时4——13:00-14:59。干支:壬寅年 戊申月 戊申日。

吉时5——19:00-20:59。干支:壬寅年 戊申月 戊申日。

文章图片3

二、处暑不出伏

俗语说,“处暑不出伏,一年无春秋”。

这句谚语是在告诫人们,遇到“处暑不出伏”的年景,今年的夏秋季节,可能会出现特别炎热的天气。

今年末伏的头一天是8月15日,也就是今年,往后数一个“庚日”就出伏了,是8月25日。而今年处暑的交节时间是8月23日,显然是“处暑不出伏”。

按老辈人的经验,今年秋后还会热上很长一段时间。

立秋后还会热上十几天左右。因为立秋的到来并不代表天气就转凉了,而根据每年立秋的天气情况来看,都会热上一段时间,并且还有秋老虎的出现。

文章图片4

今年的天气也是非常的异常,比往年夏天都要热,所以立秋后还会热上一段时间,并不会马上转凉。

而今年属于晚立秋,而晚立秋在民间有热死牛的说法。

意思是如果立秋的时间比较晚,那么在立秋后天气还会很炎热,就连在田地里耕作的牛都有可能被热死。

根据中国气象局预测,南方高温会持续到7月底8月上旬。

今年立秋后还会热上一段时间,并不会转凉,早晚也没有较大的温度差异。

文章图片5

三、处暑分雨节

老话说,“处暑无雨十八篙,处暑有雨十八遭”。

意思是,处暑节令当天没有降雨,天气晴朗,秋高气爽;预示今后十八天内一直无雨。

但是,如果处暑交节当天下雨,预示今后十八天内降雨频繁。

民间还有“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一河装;处暑有雨落一沟,连绵细雨滴到秋”、“处暑若还天下雨,纵然结籽难保米”的说法。

处暑阶段,是农作物孕穗结实的关键时期,农作物生殖需要一个相对干燥的生长环境。

所以老话说:“处暑有雨甚堪忧,纵然结籽也难留”是非常有道理的。

文章图片6

老话“处暑晴多福,处暑雨多难”。

意思是,如果处暑当日晴朗,预示农民将能过上一个丰衣足食的幸福年景;如果处暑当如下雨,预示农作物有减产欠收或绝收的可能,农民可能要过上一段受饥挨饿苦难多磨的日子;因此,旧时民间也有“处暑一日雨,路多乞讨人”的说法。所以说:“处暑不出伏,遍地起新坟”。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