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鱼吃小鱼,一个新时代的机会

 sunflowerw386w 2022-08-19 发布于陕西

这是达叔的第777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达叔。

一个想和大家一起慢慢变富的家伙。

昨晚文章,你可以踩着我肩膀往上爬,但不能踩头 ,后台有一个极其有意思的留言。

图片

所以,达叔这个账号,就注定了做不大,只能在小圈子里转一转,因为这里没多少情绪,就是遇到一些事,拆解一点真相,撕开一点口子。

有朋友问,你的文章,主要是写给读者看的,还是主要写给自己看的?

达叔说,写给谁看的,本身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看完之后,有没有链接,能不能一起做点事情,一起赚更多钱。

这个更关键。

看完文章,激动的只拍大腿,拼命鼓掌,没有任何链接,不操作任何项目,这不是达叔追求的。

那是普通流量主追求的,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打法。

以下内容,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一定对,随便看看。


1

今天出门办公,在医院旁边的星巴克,遇到个搞并购的老同事。

并购很激动,说我要是说背包里有你新出的那本书,你信还是不信?

达叔说,不信。

你多少年都没读书了,更不会看我写的东西,我们一起卖药的时候,相互之间,有几斤几两,你还不知道?

并购打开背包,还真有一本,有个折角,用笔画了一些。

并购说,这些东西,要是早几年给我看,我还真未必能看的下去,但是连续错过几次财富自由的机会后,现在是一边看,一边掉眼泪。

比如,你写要有想象力,我从制药公司离开的时候,有个创业公司的老板,拉我过去一起搞,给股份、期权,许诺五年之内,就能搞上市。

我花了好长时间,给他分析这事压根就不可能,医疗是个慢行业,上市规则非常难,压根就排不到你。

对方礼貌的笑笑,后来就没搭理我。

后来呢?

五年之后,还真上市了,虽然不是主板,是科创板,但人家也财富自由了,压根就不是打工能玩的套路。

现在已经不太搭理我了,即使见到,也是半开玩笑的嘲笑我,当初不愿意相信他。

达叔说,在那个时间点,你的观点也没错

我身边好几个同事,在2013年左右,都有这个机会,外企的罕见病销售总监,被一家深圳的创新药企挖走。

总监给手下的人机会,愿不愿意跟着一起去?

愿意跟着走的,也不到一半,恩情归恩情,利益归利益,绝大部分人都选择留在外企了,不愿意冒险。

几年后,也是科创板上市,还被新闻联播报道了好几次。

留在外企的人,后悔么?

嘴上未必承认,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大概率想再来一次选择。

并购说,我的问题,和你说的情况,还不太一样。

你们面临的选择是,一群卖药的,选不选择和直线老板出去闯荡,这个直线老板,以前也是做业务的。

能不能成,本身就是在冒险,并不构成强烈的品牌背书。

而找我的人,他当时就已经搞过公司卖掉了,也搞过一家上市公司,是属于连续创业者,而且没失手过。

只是他对医疗行业,没那么熟悉,需要一个信得过、有能力的医疗管理者帮他,他在资本市场里,应该是知道一些顶层设计的变化,才会说出5年能上市。

2

达叔说,听懂了。

他和你聊的事情,是基于在了解未来规则变化的前提下,做出的判断。

你的判断,是基于过往的信息、当下的规则,你觉得不靠谱,是吹牛了,所以你还想劝他,不要定那么激进的目标。

并购说,对。

达叔说,这就是你为什么不搞业务,开始去读书,去搞金融的原因?

并购说,是其中一个原因。

我是做业务,做累了,感觉单纯做业务,一直是雇佣兵的角色,是没有尽头的,最终都得马革裹尸、命丧沙场。

另外,我本身特别想赚钱,业务本身赚的钱,我基本已经杀到瓶颈期了,再想赚更多的钱,就得换赛道、换职业、换打法。

一个挖煤最好的工人,赚的没有包工头多,更没煤矿老板多;一个射击技术再好的特种兵,在成就上,也没有一个旅长、一个师长多。

也就是说,不能只在挖煤、枪法的赛道上精进,得改成谋略、攒局、拉人头方面转。

达叔问,那你搞并购,和原来卖东西,有什么差别?

并购说,差别可以说很多,但最本质的东西,是一样的,都是撮合交易。

只不过原来交易的是实物、是服务,现在交易的是产权,是股份之类的东西

原来的交易,高频率、低单价,每天都能卖,现在交易的东西,低频率、高单价,很多项目可遇不可求。

属于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达叔问,那些老板们,为啥选择和你合作,不能自己出去谈么?

并购说,不能。

因为买方和卖方,双方找不到对方,双方都有主业,太忙了,搞实业的人才,未必是搞金融交易的人才,跨行了。

再比如,房产交易、企业并购都是产权交易,买卖房子,是不是要简单一些?

为什么仍然需要房产中介服务?

就是为了提高交易效率,还有提供安全保障,出了问题,还有法律服务之类的,毕竟是交易金额巨大的产品。

更关键的是,房产交易是有挂牌价可以看的,其他房子卖多少,一个小区的价格,不会相差太多。

但企业的交易频率,太低了,企业内部又千差万别,怎么估值,可以议价的空间就特别大了。

房子买卖完,就顺利交割了,但是企业呢?后续有很多一起创业的员工,他们怎么安置?

技术专利、之前的生意、后续的生意,会不会有竞业限制,都是需要考虑的。

这就是我们的价值。

3

达叔问,一般接到案子,是从买家发起的,还是从卖家发起的?

并购说,都有。

我遇到买家发起的多,手里有钱,想进入某个行业,甚至定向想买某个公司,让我们出去接洽。

达叔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谈?

并购说,人性是相通的,和谈恋爱一样,双方都端着,我是媒婆。

无论想买的人,还是想卖的人,有时候谁都不愿意先放下架子,觉得我要是显示出很急迫的样子,就容易吃亏,价钱就不好谈了。

达叔说,有一次,我和医业观察的星哥,在虹桥高铁站附近吃面,他说他以后可能不搞投资了,要去搞并购了。

他的逻辑是,按照全世界的发展规律,医疗行业就不应该有这么多玩家,比如我们IVD行业,就有上千家公司。

未来肯定是要大洗牌的,肯定会出现大鱼吃小鱼的现象,而这些就是时代给的机会,你认可么?

并购说,绝对认可。

你之前写集采的时候,有一个观点,集采除了降价省医保的主要目标,次要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提高买家的垄断地位,倒逼提高卖家的市场集中度

很多行业都会经历这个阶段,包括房地产行业,黄奇帆说过几个数字,中国独立法人的房地产公司有9万个,而美国开发商法人大概是500个。

我们不对标500个,那最后保留1个万,也是90%左右的公司要消失。

行业仍然存在,也可能仍然欣欣向荣,只是行业集中度在提高,以前的状态,是狂野的,是不正常的。

比如,地产常年的榜一大哥万科,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不到5%,这是很不正常的。

放在我们医疗行业,像哪个细分领域?

肿瘤早筛。

谁都不能说自己是大哥,整个市场就是混乱的,从混乱走向秩序,本身就是一种成熟,而成熟的代价,就是普通人机会越来越少

达叔说,江湖上有句话,世界500强,都是并购出来的,是这样么?

并购说,是。

你看全世界的医疗行业,都是很热闹的,不停的买买买、卖卖卖,做各种拆分、重组,甚至一些公司的名字,都换来换去。

而且手里有钱的大金主,以前都是自己搞研发,后来发现太烧钱、失败率太高,直接就不搞了。

手里拎着现金,派出一堆并购人员到市场上找,那些创新型公司一旦有个重磅产品快要成功了,就拿钱砸,直接买下。

达叔说,这是属于自己想做,但是又担心自己做不出来,还有别的因素么?

并购说,有。

你知道那个方向对,但是你从头去做,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时候也会选择并购。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发现了一个好公司,产品很好、市场也好,就是团队的商业运营能力不行,卖不好。

刚好运营能力、渠道,都是你擅长的,那也可以买。

达叔问,那卖家这块呢?

并购说,也有想的特别明白的。

比如,我最近辅导的一家企业,创始团队是搞分子诊断的,全自动检测系统,产品技术对标世界顶级公司。

但他的问题是什么?

只有研发能力、生产能力,虽然成本优势非常明显,但仍然卖不好,问题就出在自己渠道不行。

他能怎么办?

就是找有渠道资源的大代理商合作,贴牌代工或接受投资并购,这种研发型的老板只想搞研发,不想搞别的。

而搞代理、被厂家、被集采搞的死去活来的渠道商,也在想办法往上游走,关键是他们相互之间,找不到对方。

有兴趣的,可以来链接一下。

链接,本身就是生意,是多赢的生意,交易产生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