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治真的是懦弱的“妻管严”吗,为何要与武则天并称“二圣”?

 历史人物故事会 2022-08-19 发布于福建

作者|兰陵子

字数:2340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经历了后宫外朝的一系列斗争,武则天终于如愿当上了皇后。
聪明的武氏,极力向世人展现自己母仪天下的形象——先是效法长孙皇后写了一篇《内训》,然后又召集一批笔杆子为其撰写了一批训诫妇女、太子、亲王的书籍。
作为一个农业社会,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农业因此典礼中有皇帝亲耕,皇后先蚕之礼祭拜蚕神嫘祖、并采桑喂蚕,以鼓励国人勤于纺织的礼仪)。王皇后出身贵族,从未行先蚕礼”,武则天成为皇后以后,曾五次举行先蚕礼,以为天下妇女榜样。
如果不出意外,她将以贤妻严母的形象被历史写入“”。


意外发生在显庆五年(660)。这一年,武则天衣锦还乡,风风光光一趟并州老家回到洛阳,李治病倒了。史书记载,李治这次发病时到了“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的程度,从此以后,他不得不将部分政务委托给皇后,这成为武氏权威发展的关键一步。
那李治究竟得了什么病呢?按照现代医学诊断标准,他患上的可能是中风或者高血压这两种病都是慢性病,不能过于劳累,需要长期休养。
这样一来,朝政交给谁处理?
交给太子李弘不行,他还年幼;交给臣下不行,不能再出一个长孙无忌李治思来想去,也只有交给皇后最合适一来,武氏有处理朝政的天赋;二来,她的权力来自皇帝,不可能弑君上位,对自己构成威胁。


为防范武则天力量大,李治埋了不少钉子。比如说对李义府,李治说升就升,说贬就贬,武则天根本无权置喙,直到李治死后,武则天才有机会追封李义府。
另外,朝臣中,宰相上官仪刘祥道等人都是武则天的反对者。军队里,李绩、苏定方、刘仁轨、薛仁贵、裴行俭、王方翼等一批名将唯李治之命是从,武则天没机会染指军权。
尤其是这个王方翼,此人是王皇后族兄,非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多次得到奖赏后来一直到李治死后,武则天才敢对他动手。
至于武则天会称帝,非但李治不相信,就是她本人也可能始料未及!这里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后期无人制约,其野心才逐渐膨胀如果她比李治死得早,历史上留下贤后美名也说不定。


说回来自感身体每况愈下的李治,开始训练太子监国理政——仅仅《资治通鉴》就留下了十一次命太子监国的记载。
此时的武则天,角色是参决朝政,而非临朝听政。
龙朔三年(公元663),李治下诏将小事交给时年12岁的太子李弘裁决。
次年,出现了上官仪被杀事件。
关于上官仪之死,《新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是:李治对武氏专权愈发不满,而且她用了“厌胜”之术,诅咒李治心爱的贺兰氏。
听到皇帝诉苦,上官仪趁机要求废掉武则天结果上官仪刚把诏书写完,武则天就知道了。见到生气的老婆,李治后悔了,声称自己受到上官仪蛊惑,根本没有废后的心思,于是就当场撕碎了废后诏书,帝后二人重归于好。
接着,武则天密令狗腿子许敬宗诬告上官仪与废太子李忠合谋造反。最终,上官仪及其子上官庭芝被杀,儿媳、孙女到掖庭当了奴婢。


故事很精彩,不过可信度不高毕竟废皇后不是一纸诏书就能搞定的,哪怕废后成功,还要废黜太子才行。原先废掉王皇后,后来又废掉太子李忠就是前车之鉴
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李治一直觉得李弘像自己所以决定把帝位传给他。如果废掉武氏,不但李弘太子位不保,另外三个儿子也不可能当上太子。
至于李治怕武则天专权,那纯属无稽之谈!其实他更害怕的是自己一旦驾崩,大唐将面临主少国疑的局面,而作为太后的武氏没有权威镇住大臣们。
所以,李治是在用上官仪的人头提升武氏权威,同时敲打一下武氏,让她不要乱来。上官仪死后不久,李治夫妇并称“二圣”,每次上朝武氏都要垂帘于后,这意味着她的权威进一步加强了。


如此,他还在第二年答应了武则天的要求,共同参加泰山封禅。
齐鲁儒生认为,泰山离天最近,帝王在这里祭祀,神容易听见。按照天圆地方的观念,泰山山顶圆坛祭天,谓之封泰山旁边小山头置方坛祭地,谓之禅,这两个祭祀,合称封禅。
此前,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这些皇帝登上去过唐太宗生前也想去,但两次都被魏征劝阻。魏征死后,唐太宗又动了念头,结果因为身体不好最终还是没去成。
李治登基后,许敬宗提出过封禅。李治当然想去,特意改年号为龙朔后来由于要打西突厥、高句丽,这件事只能暂时搁置了。


大军凯旋后,有官员奏报发现了麒麟的脚趾。
在古人的观念里,麒麟可是瑞兽。既然出现如此祥瑞,李治再次改年号为麟德,并决定封禅泰山,向老天展示自己的成绩。
和之前的封禅不同,武则天以皇后的身份举行了亚献礼一种敬天祈福礼仪)按照礼法,这个亚献礼原本都是由大臣主持这一举动无疑突破了女性不参与大祀的禁忌。
当然,这次封禅,还给了武则天一个除去敌人的机会——由于各地刺史要齐聚泰山脚下,为皇室成员进献食物当上皇后的武氏对早年羞辱过自己的堂兄武惟良和武怀运念念不忘,便趁机利用职权把他们贬到广西和四川。

   
如今再次见到二人,武氏不由得恶从胆边生,想出了个一箭双雕的毒计。
之前提及过,武后的姐姐韩国夫人、外甥女贺兰氏都做过李治的床伴,韩国夫人死后,李治一直想给贺兰氏一个正式编制(收为嫔妃)。武则天嘴上不说,心里可一直不满于是便找个机会在食物中下毒,然后又命人把食物送给外甥女兼情敌的贺兰氏。
贺兰氏吃下后,当天便中毒身亡。
就在李治为心爱的女人惨死而痛哭时,武则天趁机归罪于惟良和武怀运。气头上的李治下令将二人斩首,妻女入掖庭为奴。为消心头之恨,武则天将他们的“武”姓改为“蝮”(一种毒蛇,与武谐音)。
兄弟死了,情敌死了,反对她的大臣死了,她的威望空前提高,武则天总算能安枕了。


随着李治病情日渐恶化,武则天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将如何处理家事国事,如何巩固和提高自己的权威呢?
由于篇幅有限,后续我们将继续连载更新相关内容,有兴趣的可以关注。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