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鲜味——到底是什么味儿?

 思明居士 2022-08-20 发布于河北

今天上道大菜,这道菜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工序,精心烹制而成,美味无比!不过,有点儿难消化,哈哈!没办法,我死磕了几天几夜,熬得眼睛通红,浑身酸疼,疲惫不堪,才勉强整明白这件事儿。一次看不懂没事儿,多看几次,肯定还是不会太明白了,哈哈!我很想把它一两句话讲明白,不过这事儿,114年来,或者说人类有史以来,还没出现那个能真真地把它三言两语讲明白的。

文章图片1

天下之鲜,不过鱼羊,来源:网络,侵删

一言难尽的“鲜味”

话说:鲜味,到底是啥味儿?

科学家说:“鲜味,主要是蛋白质的问道。”

从蛋白质到鲜味肽、鲜味氨基酸、呈味核苷酸等。

《鲜味的秘密》一书上介绍:“甜味来源于碳水化合物,为生命提供能量;咸味暗示着矿物质和盐分的存在,确保细胞器官的正常运作;酸味能促进食欲,也让我们远离不成熟的水果;苦味主要来自生物碱,多数有毒,因此苦味可以说是某种警示。强烈刺激的辣却并不是真实的味道。当食物中的辣椒素刺激到神经时,所产生的灼痛感便是辣。但辣总能触发我们自虐的快感,令人欲罢不能。

酸甜苦咸之外的第五味是一个独特而又微妙的存在。它隐含在不同食物的多层次风味中,这就是鲜。2000年,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存在于味蕾上的鲜味受器细胞,鲜被正式确定为第五味。虽然最晚被承认,但鲜的存在由来已久。

五味的灵魂是鲜。它最美妙,但也最不为人所知。不同于明显可感的酸甜苦咸,“鲜”有太多张面孔,充满了复杂和暧昧。鲜是神秘的第五味,在其扑朔迷离的表象下,有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本尊吗?那些世界上以美食著称的地区,无不对鲜味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追求。探寻鲜味的秘密,从这里起航。”

你看,即使专门探究“鲜味的秘密”的专业的美食纪录片团队,历时2年,跑了全球9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制作了8集纪录片,并最终写了一本叫做《鲜味的秘密》的书,拿“鲜味”也是有些无可奈何呀!酸甜苦咸,都能轻而易举的一句话讲个大概明白,唯独对于“鲜味”,那叫一个扯呀,扯东扯西,就是没法一句话概括,而又能令人信服。我看过这个纪录片,也翻看了这本书,愣是没能得出总结性的结论。晕死!

文章图片2

海鱼,菌菇,鲜之两极。来源:网络,侵删

试试“五元宇宙”理论能不能解释得通

这时候,套用我李维发明的“五元宇宙”理论,可能有些帮助。

五元宇宙理论指出,宇宙间的事物,可以在最基础的概念层面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能量+物质+信息+时间+空间。

我们先用这个理论来分析一下五味:

甜味来源于碳水化合物,为生命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最简单的代表就是蔗糖,对于人体而言,蔗糖的价值就是为身体的活动提供能量来源。这个是最容易理解的,即使不用“五元宇宙理论”来分析。毕竟,我们对于能量,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咸味暗示着矿物质盐分的存在,确保细胞器官的正常运作;到了咸味,实际上就比较难简单解释了,你看,我在过去一段时间,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探索“人类为什么要吃盐”这个话题。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可能与人类的海洋起源说有关,海水中含有氯化钠以及其他矿物质,生命起源于海洋中,这种对于矿物质和食盐的需求,从生命诞生之初,就被先天刻画在基因中。目前只能这么解释;没错,这只能看作是一个“推测”,并不是“科学”的最终定论。

酸味能促进食欲,也能让我们远离不成熟的水果;酸味,用“五元宇宙”理论来解释,用“信息”这个元素就比较好一些,“呈酸物质”在舌头上被品尝到后,传递到大脑味觉神经系统中,大脑味觉神经系统发出一个“信息”,这个信息,或者表示“太爽了,尽情的吃吧!”或者表示“这东西还没熟,或者已经酸败了,对人体有害,尽量别吃哦!”

苦味主要来自生物碱,多数有毒,因此苦味可以说是某种警示。用“五元宇宙”理论来解释,还得是用“信息”这个元素来说,呈苦味物质,被舌头品尝后,传递信号到大脑的味觉神经系统,经过大脑味觉神经系统分析后,形成一个清晰的信息:“这玩意儿,大概率的是'有毒’的东西,慎重、慎重、慎重,最好别吃!万一误食,后果严重,搞不好村里可能吃席!”

文章图片3

大海之鲜。来源:网络,侵删。

不过,我也不能这么轻易地放弃尝试解释“鲜味”的秘密。

既然所有人都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那用我发明的“五元宇宙”理论来解释一下,会是怎么样的呢?

鲜味,意味着对人类的存活有“人命关天”的价值的“物质”的味道

人体,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十月怀胎后降生世间,一直都需要丰富的“物质”来“生长”。在母亲子宫中时,通过胎盘获取这些“物质”,通过观察母亲怀孕前后腹部的大小,就可以看到这个过程。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做彩超更详细、直观地看到这个过程。降生后,通过母乳或者奶粉获得持续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再大些,我们学会了自己进食,通过吃“东西”获得继续成长所必须的“物质”。

等到18岁左右,我们的身高初步定型,也许不会再长高,因为我们总有一天会停止长高。即使身高停止了上长,我们仍然每天都要进食,这是因为,我们的身体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物质”来维持新陈代谢。我们的味蕾,每10-14天就要更新一遍。我们的整个人体的所有细胞,大概一年左右就要全部更新一遍,这个过程无法人为的终止。即使我们有一天离世了,我们的身体仍然在持续代谢着,不因我们停止呼吸、停止进食而终止。只不过,当我们离世之后,因为再也无法通过进食从外界摄入“物质”,代谢所消耗的“物质”就是身体组织本身。

你看,从“五元宇宙”理论的“物质”元素视角来看这个问题,似乎比较靠谱。那么,这些物质都是啥呢?广义的物质,既包括蔗糖所代表的“碳水化合物”,也包括食盐所代表的“咸味物质”,还包括令人食欲大增的美好的“酸味物质”,即使大部分不可食用的“苦味物质”,也属于广义的“物质”的范畴。

所以,我们得这么来理解“物质”,就是进入人体后,这些“物质”对于人体的意义,是属于提供“能量”的,还是属于构建人体的组织细胞的;用于构建人体的组织细胞的“物质”,在这里就是狭义的“物质”的概念。

那么,人体必须的广义上的“物质”有哪些呢?

水分、矿物质、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酶类、维生素。

我们再来逐一分析这八大类“物质”,就不难发现,只有蛋白质是主要用于构建人体的组织细胞的“物质”。这大概就是科学家们认为“鲜味,主要是蛋白质的味道”的原因吧!

你看,要想弄明白“鲜味的秘密”,首先得依靠“分子生物学”的持续发展,全世界众多科学工作者的协同努力,还必须要等到李维发明“五元宇宙”理论,才有可能给出一个通俗易懂的解释。

然而,这还没完呢!

根据可靠的科学证据,鲜味物质主要包括:游离氨基酸、肽链小分子、肌苷酸、鸟苷酸、乌苷酸、琥珀酸等。对这几种呈鲜物质进行归类,又可以分为:

1、肽链小分子和游离氨基酸,他们都是由蛋白质降解得到的,蛋白质降解后,先是得到肽链小分子,肽链小分子再降解,最终得到游离氨基酸;

2、肌苷酸、鸟苷酸、乌苷酸等,都属于核苷酸。核苷酸,说起来比起蛋白质,显得很陌生了。不过如果说,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你大概就能明白核苷酸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了。然而,这里的肌苷酸,并不是组成核酸的核苷酸,肌苷酸在人体内,通常是由三磷酸腺苷降解而得到的。在动物体内也是如此,比如鸡肉,因为肌苷酸通常是由三磷酸腺苷降解得到,而且肌苷酸本身也会继续降解为核苷和磷酸。总之,肌苷酸不是核酸降解生成的。这一点,很重要。肌苷酸的生成与累积,可以解释不同品种的鸡,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鸡味”之间的差异,比如,速生肉食鸡的鸡味,远远不如走地鸡的鸡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差异就是鸡肉中“肌苷酸”含量的不同。

3、琥珀酸,则属于无机酸。

总结一下:“鲜味”代表着人体对于“人体组织新陈代谢所需的基本物质”的渴求。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鲜味,基本上是蛋白质的味道!”更进一步的解释是:“鲜味,是游离氨基酸、肽链小分子的味道。”游离氨基酸、肽链小分子,来自蛋白质的水解作用。

要想得出进一步的结论,还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就先介绍到这里,后续有了新的进展,再另行发表吧。以上啰里八嗦的解释,只能是加深一下你对于“鲜味”的理解,仅此而已。

人类第一次提取出有“鲜味”的单一呈鲜味物质

关于“鲜味”的故事,千古流传,版本繁多,而鲜味物质的发现,却是很“新鲜”的事情。且听我细细道来......(此处应拍惊堂木,啪!......)

这还得从那个风高月黑之夜说起,搞错了!再来,故事还得从114年前说起......

1908年,原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池田菊苗博士发现昆布能让高汤鲜美,对其研究后从昆布中成功提取出了谷氨酸,将这种味道命名为「うま味・Umami」、即鲜味

文章图片4

味之素-历代味精 来源:网络,侵删

池田嗅到了商业的气息(哎吆,是钱的味道,真香!),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并成立企业「味の素・Ajinomoto」,量产谷氨酸钠谷氨酸的钠盐)作为调味品,命名为“味之素”,传入中国后改名叫“味精”。鲜味调味品也被评为日本的十大发明之一。

日本对鲜味物质的研究发展迅速,1913年池田菊苗教授的学生小玉新太郎鲣鱼节提取出了另一种鲜味物质,就是肌苷酸(核苷酸IMP,又叫次黄嘌呤核苷酸)。

1957 年,在日本ヤマサ酱油的研究所上班的国中明,发现香菇蘑菇中含有的鸟苷酸(核苷酸GMP ),亦会产生鲜味

文章图片5

UMAMI,鲜味,世界共通用语,因为它源于希腊语!来源:网络,侵删

你瞅瞅,最重要的三种呈鲜物质,都他喵的是被日本人首次发现的,我呸,真晦气!先是谷氨酸,接着肌苷酸,然后是鸟苷酸,这三个小伙伴,在呈鲜物质中,绝对是扛把子般的存在!而且,你看首次发现他们的食材,分别是:昆布、鲣鱼节、香菇蘑菇,分别代表了“海菜”、“鱼肉”、“蔬菜”,从海里到陆地上,从植物到动物,齐活了!这充分说明,呈鲜物质无处不在呀!

我先交个底儿,这三种呈鲜物质,只是广为人知的、应用最多的三种呈鲜物质,并不是全部的真相。除了它们,呈鲜物质还有琥珀酸(小海鲜、贝类滋味)、天冬氨酸(芦笋鲜美的滋味)、乌苷酸(纳豆、面包、奶酪、啤酒等发酵食品中)、茶苷酸(茶类里腺苷酸(鱼类与肉中)等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定会有更多的呈鲜物质被发现、创造出来!

停!到了这里,我不得不再引出另一个神秘的概念了,它就是“风味”!你瞅瞅琥珀酸、天冬氨酸、乌苷酸、茶苷酸、腺苷酸,这些虽然都有“鲜味”的感觉,但是它们是不是更和传说中的“风味”有着更紧密的关联呀?哎呀妈呀,我这个贱呀,又要搞事情了!风味,风味,风味,这个家伙可是比鲜味更加虚无缥缈般的谜一般的存在呀!

你以为这就完事儿了?怎么可能,还有香味呢?香味,又该如何解释?我倒!还是装死吧......本来想扮一回女娲补天式的英雄,却没想这天是越补窟窿越大,啊!啊!啊!......

不过,我似乎悟到一个道理:人类探索自然的知识,是开放性的,是进步性的,站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我都没法言之凿凿的一口咬定:“这,就是这么回事儿!”如果我这样说了,用不了多久,就得被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啪啪打脸!探索自然,永无止境啊!

'最具争议'的鲜味

多年来,科学家一直争论鲜味是否确实是一种基本味道,直到1985 年在夏威夷首个鲜味国际讨论会中,「うま味・UMAMI」一词获官方认可为学术用词,被人们认知为一种基本味觉,用来描述谷氨酸核苷酸的味道。现如今,其已被广泛接受为第五种基本味觉——鲜味。鲜味在世界所有的主要语言中被称作 「UMAMI」,这种写法是由池田菊苗教授组合「うまい・Umai」与「味・Mi」这两个日语的罗马拼音的略写而定的。

味觉的产生

一、味觉的概念和生理基础

呈味物质作用于舌面和口腔黏膜上的味觉细胞,产生兴奋,再传入大脑皮层,引起味觉。是整个味觉分析系统统一活动的结果。

口腔内的味觉受体主要是舌头上的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经末梢

味蕾分布在口腔黏膜上,味蕾数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而对味的敏感性也随之降低。婴儿约有10000个味蕾,成人一般则只有数千个。

味蕾大部分分布在舌头表面乳状突起中,尤其是舌头黏膜皱褶处的乳状突起中最密集。味蕾一般有40~150 个味觉细胞构成,10~14天更新一遍。

味觉细胞表面有许多味觉感受分子,不同物质能与不同的味觉感受分子结合而呈现不同的味道。在生理上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除此之外,还有辣味、涩味、鲜味、碱味、金属味等。但有的研究者认为这些不是真正的味觉,而是触觉、痛觉或是味觉与触觉、嗅觉融合在一起的综合反应。

如辣味是刺激口腔黏膜引起的痛觉,也伴有鼻腔黏膜的痛觉,同时皮肤其他部位也可感到痛觉。涩味是舌头黏膜的收敛作用。从刺激味觉感受器到出现味觉,一般需0.15~0.4ms。其中咸味的感觉最快苦味的感觉最慢。所以一般苦味总是在最后才有感觉。人们对苦味物质的敏感性常常比甜味物质的敏感性要

鲜味受体

1996 年乔杜里等发现了第一个鲜味受体———谷氨酸代谢性受体(mGluR4),并进一步确认其特异性表达在杯状叶状味蕾细胞中。

1999 年美国科学家胡恩发现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中的T1R1T1R2受体,随后日本和美国的科研团队发现T1R3(这里插一句,貌似T1R2受体,不参与“鲜味物质”的感受过程哦!T1R1、T3R3参与,mGluR也参与。也就说,鲜味的受体,2022年之前发现的,貌似只有这三种。)

T1R1和T1R3 在舌的菌状鲜味味蕾细胞中共表达,以聚合物的形式联合介导鲜味物质的信号传导,主要负责氨基酸核苷酸等鲜味物质的信号传导。T1R2位于舌后部,主要负责谷氨酸、肌苷酸、鸟苷酸等鲜味成分的传导。(红色字体这一句,和前面的冲突,所以,还得进一步核实。)

鲜味成分入口后首先与舌上皮味蕾、味细胞相互作用,鲜味分子激活鲜味受体,在细胞内启动一系列复杂的信号传递,再经过味觉神经传入大脑的味觉中枢,经分析、整合最终产生鲜味。

鲜味成分

鲜味成分自身具有鲜味特性,已知的使人感到鲜味的鲜味成分主要是以谷氨酸、天冬氨酸为代表的氨基酸类肌苷酸、鸟苷酸为代表的核苷酸类琥珀酸为代表的有机酸等。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存在于各种天然食物当中。核苷酸则是经常存在于动物肌体内的物质。含丰富蛋白质营养的食物,通常会给人们带来鲜味。鲜味是蛋白质的信号,人一旦缺乏蛋白质了,就迫切想吃鲜味的东西,比如肉、肉汤、鱼、鱼汤、虾蟹类、蛤蜊等等。

舌尖上的三大鲜味成分则是谷氨酸、肌苷酸、鸟苷酸:

1.谷氨酸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砖块”',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蛋白质占人体总重量的16%~20%, 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很多,但都由20种氨基酸按不同比例、不同顺序组合而成,谷氨酸就是其中一种,占人体体重的2%左右。

谷氨酸是具有代表性的鲜味物质,是一种主要的呈鲜味游离氨基酸。众多研究表明,食物中的游离谷氨酸含量是主要影响食物特征性风味的因素

含有谷氨酸丰富的食材:

昆布、番茄、绿茶、洋葱、芦笋、西蓝花、白菜、豆类,口蘑等蔬菜,酱油、味增,奶酪等发酵产品。

一般来说,像酱油、味增、豆豉、鱼露等发酵调味品,都具有明显的增鲜作用。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富含高蛋白,蛋白质在发酵之后被分解成谷氨酸为代表的多种氨基酸,酱油就会有比较鲜的味道。

有科学证实,婴儿出生后就能感觉到鲜味母乳中就富含丰富的谷氨酸,对于人类来说,最先接触的鲜味可以说就是母乳了。

肌苷酸、鸟苷酸与谷氨酸不同,它们属于核苷酸。

核苷酸类鲜味成分在鲜味的呈鲜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它能提供后味较长且微甜的鲜味。已发现的具有鲜味特性核苷酸及其衍生物30 多种, 以肌苷酸(5′-IMP)、鸟苷酸 (5′-GMP) 为 代 表(也可以理解为,肌苷酸、鸟苷酸呈鲜作用更明显,其他的不那么明显。)

2-1.肌苷酸

含有肌苷酸的主要是动物性的食材

鲣鱼、鲣鱼节、沙丁鱼干等鱼类、鸡肉、猪肉、牛肉等肉类。

跟我们平时想的不一样,肉类与鱼类并不是越新鲜越美味。所有生物体内都含有一种称为ATP(就是上面提到过的“三磷酸腺苷”)的物质,它负责提为肌肉能量。动物死后,ATP代谢彻底停止后,肌肉纤维收缩,肉质变的僵硬,即所谓的“尸僵”现象。肉体随着时间的推移,钙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使肌原纤维降解肉质变软,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ATP分解产生肌苷酸。这也是为什么熟成的牛排口感更加柔软,味道更加鲜美的原因。日本高级寿司店也会把经过熟成后的金枪鱼提供给食客。

(这里还要解释一下,肌苷酸在动物活着的时候体内也存在,并不是全部都是屠宰之后“熟成”过程中产生的。只不过,貌似“熟成”过程能够保留更多的肌苷酸而已。肌苷酸不是很稳定,还会被继续降解,生成肌苷和磷酸。所以,“熟成”阶段,需要精准的控制温度等因素,才能保留更多的肌苷酸。这也是为什么高水平“熟成”的肉、鱼售价昂贵的原因之一。简单说就是技术门槛高呀!成本高呀!)

2-2.鸟苷酸

相对于上述的谷氨酸与肌苷酸,鸟苷酸则比较容易忽略,因为含有鸟苷酸的食材确实少得可怜,如干香菇、海苔、干西红柿、干牛肝菌等干货。(资深老饕们,对于这些食材可谓是如数家珍,比如公号“槽边往事”的博主“和菜头”,云南恰恰生产富含鸟苷酸的食材,比如牛肝菌等。而“和菜头”先生就是云南人。)

鸟苷酸的含有量(100g中):干香菇150mg 海苔3-80mg 干西红柿10mg。

然而,新鲜香菇只含有氨基酸并不含有鸟苷酸。只有经过干燥烹饪,其中的相关物质才会转化成鸟苷酸钠,而谷氨酸则呈15倍量增加,所以干香菇比鲜香菇闻起来更香

顺便提一句:干香菇一定要用冷水泡发(5℃最佳),这样才能更鲜。经过浸泡,核糖核生成鸟苷酸。(这一点儿,有些类似牛肉的“熟成”过程,三磷酸腺苷(ATP)降解生成更多肌苷酸。)

3.其他鲜味成分

除了上述主要三大鲜味成分外,还有存在于清酒贝类等海产品中的琥珀酸;存在于昆布,菜类(大豆、豆芽、芦笋),酱油,味增,鲣鱼节等中的天冬氨酸;纳豆、面包、奶酪、啤酒等发酵食品中的乌苷酸;茶类里的茶苷酸;鱼类与肉中的腺苷酸等,在鲜味呈现中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鲜味成分的协同作用(相乘效果)

1957 年,在ヤマサ酱油的研究所上班的国中明在香菇提取了鸟苷酸,1960年国中明等首次阐述了谷氨酸盐与核苷酸协同效应。当富含谷氨酸盐的食物与含有核苷酸的成分结合时,所形成的鲜味强度均高于这些成分的总强度。由与核苷酸与谷氨酸钠之间有强正相关性,核苷酸和谷氨酸以1∶5至1∶20的比例混合,可以使谷氨酸的鲜味增加7~8倍

如果去超市,看一下味精与鸡精的配料表就会发现,味精的配料表里只有谷氨酸钠,而鸡精配料表里会多出核苷酸钠( 肌苷酸、鸟苷酸 )等其他鲜味成分。

高汤为什么鲜?

高汤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存在形式,但都指向同一个终点——鲜

日式高汤的食材虽然简单,但个个都自带“鲜味”。 鲣节(木鱼花)与煮干(沙丁幼鱼干),富含肌苷酸。昆布属于风干制品类,富含谷氨酸、天冬氨酸;香菇属于菌菇类,富含鸟苷酸。三种鲜味成分,混合在一起,互相协同又互不影响,使每一种鲜味成分的鲜味加倍。

中国菜肴自古就善用高汤,中式高汤多以老母鸡、鸭,猪骨、火腿,葱姜等为主要材料。高汤鲜美,是因为肉骨中含有丰富的肌苷酸,葱、姜等富含谷氨酸。火腿中既含有肌苷酸,又含有谷氨酸。西式高汤也是同一个道理,肉类富含鸟苷酸,洋葱,胡萝卜、芹菜等富含谷氨酸。谷氨酸和核苷酸搭配,能够相得益彰,互相激发。

高汤虽然鲜美,最适宜的鲜味视乎要根据的分量而定,适量的盐能更加突出鲜味,让人得到鲜味愉悦感的同时达到提高食欲的综合性味感。(说到这里,我又得问一问了,所谓的“鲜味”必须在有食盐的情况下,才能被味蕾所感知,形成所谓的“鲜味”,那么,“鲜味”真的能被定义为“第五基本味”吗?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定义“味道”这个基本的概念了。哈哈,别打我啊!要打也轻点儿,留着小命好填坑。)

鲜味科学已逐步进入普通人的视野,并为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认可。将那些平常或难得一见的美味层层剥离,你也能说出 “好吃”背后的科学原理

吃饭去喽!拜拜了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