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宗教、道德、迷信主题的强迫症(1)?

 新用户7261osYC 2022-08-20 发布于陕西

目录

1、什么是宗教强迫症?

2、什么是道德强迫症?

3、什么是迷信强迫症?

4、什么是攻击性强迫思维或冲动恐惧症?

顾虑,读音:gù lǜ,汉语词语,意思是指恐怕对自己、对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不敢照自己本意说话或行动;因担心对自己、对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产生的顾忌和忧虑。出自《晋书·刘琨传》。顾虑过度有时被视为强迫症的前兆,它是一种对道德事务、宗教事务或迷信的强烈关注。强迫症患者一定会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强迫思维就是你的脑海中总是会出现一些不请自来很难清除的念头,而这种强迫思维会引导你一定要做一些事,让你感觉更舒服。那些能够让你感觉更舒服的行为,就被称作强迫行为。

就目前已知的信息来说,第一次公开描述顾虑过度是在1691年诺维奇主教约翰·摩尔(John Moore)的一次布道中。摩尔把顾虑过度称为“宗教的忧郁”,并且这样描述这种状态带来的痛苦:“他们的思想好像十分呆板平淡……这让他们感到害怕,害怕他们的所作所为有严重缺陷,不足以呈现到上帝面前,害怕上帝不会接受这些……他们朝拜神明的时候,脑海中出现了不端正的思想,有时甚至是一些亵渎神明的想法……尽管他们竭力想要扼杀、压制,但仍无济于事……他们越是挣扎,这些想法就越是强烈。”

1、什么是宗教强迫症?

宗教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正确的信仰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之处。但是对有些强迫症患者却不是。他们时刻警戒,生怕冒犯、亵渎神灵,害怕自己遭到严重的惩罚。

严谨或宗教强迫症是一种涉及宗教或道德痴迷的形式。 一丝不苟的人过分担心他们认为或做过的事可能是犯罪或其他违反道德教义的行为。一位研究人员指出,这些想法可能涉及侵入性的宗教亵渎思想,强迫性的祈祷,超道德,对犯罪的无端关注,以及清洗/洗涤仪式。

宗教强迫症是指人们高度重视哲学、宗教、人生信条或者规则、存在意义等内容,通常也称为宗教强迫症,但是它也包括常规的、与宗教无关的道德概念,又称顾虑强迫症。有宗教顾虑强迫症的人,总是在思考自己有没有遵守规则、有没有遵从所信奉宗教的教义。宗教顾虑患者主要是惧怕来自更高力量的惩罚。

宗教强迫症的常见强迫思维有:

我的忠诚度是不够的,我对圣像的想法是不对的,错误地理解了宗教经典中的教义,没有严格地遵循教义,因此会被整个世界讨伐,一些特定事件、语句或数字的出现,都是谴责我的征兆。

宗教强迫症的常见强迫行为有:

在宗教概念方面不断寻求安慰,对宗教观念进行心理回顾,或者对宗教感受进行心理检查,重复性或苛刻的祷告仪式,夸张的宗教行为﹝例如,过度捐献行为﹞,回避与其他宗教相关的人物、地点、肖像或者媒体,对相关的数字或者符号有过度参与或过度回避的行为,有中和性思维:用宗教性思维替换那些非宗教性思维。

案例1一个谨慎的人可能会担心自己没有正确地祈祷-也许有些单词混乱,或者她没有得到适当的尊重。她可能会因此而担心某些宗教后果,因此她再次(可能是第三次和第四次)再次祈祷。她可能担心自己做的善事不够多,或者担心仅仅出于自私的理由做善事。她可能担心自己有亵渎神灵和冒犯上帝。

案例2罗曼,24岁,宗教强迫症。他需要确定他的告白是完美的,就是说没有忘记任何元素。他需要向神父坦白一切,害怕任何隐瞒都会成为致命的罪过﹝害怕地狱﹞。他坦白他所做的,他所想的,他本想做但没有做的,等等。为此,在见神父的前一天,他会用好几个小时把这些想一遍。一旦忏悔做完,他还会再做一遍看自己有没有都说到,有没有遗漏什么,但经常新的想法会冒出来,这让他感觉他的忏悔不够完整。在和罗曼进行了一次长时间谈话后,他拐弯抹角说了一句话:“这一切当中,最糟糕的就是我好久都没有领圣体了。”我们问他完美的坦白和害怕犯罪与领圣体之间有什么关联。他说为了领圣体,必须洗清所有的罪,所以才有他想要的完美坦白和前的反复琢磨。

案例3布布里克博士描述了如何对待一个患有宗教强迫症的名叫马特的12岁男孩。马特也有强迫症或为减轻焦虑而做的事情。他有一个特别的祈祷,他会说,白天他会随身携带一本圣经,晚上他会在枕头下枕着一本圣经,晚上在头的每一侧睡一本。当他感到担心时,他一再要求祖父母放心。

帮助人们了解强迫症和宗教信仰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您想祈祷,因为它带给您安宁,让您感到连接,那就太好了。但是,如果您因为担心自己不这样做而祈祷,那么您将受到惩罚,那么也许更多的是强迫症。”布布里克博士解释说。

宗教强迫症患者为了赢得内心的安宁,他们往往谨言慎行。例如:进入寺庙、教堂,会不断压制自己的想法,生怕出现对神灵不敬的想法。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会实行一些固定的强迫行为(念咒语、磕头等等行为)。

为何针对这一类型的强迫症,内省疗法不是个好选择?因为它给病人留了一段空白时间,这段时间可以放任病人的强迫行为,即给那些纠缠的问题带来答案。然而我们知道,在强迫症中,强迫行为会加重病情,是有待打倒的敌人。治疗的目的更应该是停留在怀疑层面,不要去寻求“是或不是”的确信。

在违抗强迫症的命令这件事上,你永远不会做错。请把强迫症视为敌人:它给你下达命令,让你如奴隶一般去听命。你越是服从它,它就越是奴化你。每当你成功地不去进行强迫仪式或精神强迫行为,你就在朝着痊愈前进;而每当你不幸地无法阻止自己时,你就朝着恶化坠落。

案例4犹太教有一个规定是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应该祈祷,不应该想到神,这样对神不敬的。但有一个犹太女人养成了一个特别糟糕的习惯,她每次一上厕所就想到神,一想到神就觉得特别痛苦、特别恐怖。后来《走出强迫症》的作者弗兰克·拉马涅尔[]向她解释说,人不该为不自主的念头负责、你并非是有意想到神的,这些念头是疾病所致的,“它们并非你自己的想法。”慈悲的神灵是不会去惩罚一个病人的;神无所不知,因此,也会知道这些念头应归咎于病,而非人。如果认为神会因为一件我们无能为力且并不希望发生的事而惩罚我们的话,反而是对神灵的一种亵渎。就这样弗兰克·拉马涅尔帮她慢慢地纠正,她才敢坦然上厕所了,这一症状得到了治愈。

参考文献:

1.王振强迫症 科普中国

2.【法】弗兰克·拉马捏尔著.解婷译.走出强迫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7

3.路英智,张勤峰.强迫谱系障碍.无忧文档

4.师建国.成瘾21世纪的流行病.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26-335

5.师建国主编.成瘾医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22-223

6.师建国主编.实用临床精神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10

7.郝伟,陆林.精神病学.8.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42-147

8.羽师兄中国科学院心理咨询师 微信xsd6869利维坦公号IDliweitan2014心理咨询师夏伟,知乎;邓云天,知乎;精神健康侦探社强迫症背后的认知扭曲;心之爱心理咨询 心之爱,我们一直在 13121657242、准许喵喵;盖德-东振明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433792/answer/106070346来源:知乎;董江会:强迫症类型之五——攻击、伤害、冲动、攻击类

9.《强迫症的正念治疗手册》[美]Jon Hershfield Tom Corboy/著 聂晶/译 东振明/审校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文典型症状分类摘自本书﹞

10.《走出强迫症》[法]弗兰克·拉马涅尔/著 谢婷/译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典型案例⑴⑵⑶摘自本书﹞

11.《理解与治疗强迫症》[法]安妮·埃莱娜·克莱尔 [法]樊尚·特里布 等/著

朱广赢 张巍/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典型案例⑷⑸选自本书﹞

13.Harrison BJ, Pujol J, Soriano-Mas C, et al. "Neural Correlates of Moral Sensitivity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rch Gen Psychiatry. 2012;69 (7):741-749. doi:10.1001/archgenpsychiatry.2011.2165.

14.Paradisis, S.-M., Aardema, F. and Wu, K. D. (2015), Schizotypal, Dissociative, and Imaginative Processes in a Clinical OCD Sample. J. Clin. Psychol., 71: 606624. doi:10.1002/jclp.22173

5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第六集、强迫症你有吗?视频来源:精神卫生686 、搜狐视频

精彩回顾:
1、什么是强迫障碍(上)?
2、什么是强迫障碍(下)?
3、如何解读强迫及相关障碍?
4、5-羟色胺综合征与恶性综合征如何鉴别诊断?
5、韩璎:老年痴呆就是阿尔茨海默病吗?
6、老了能否不痴呆?
7、睡眠意象治疗中水意象的象征意义
8、睡眠意象治疗为什么会行之有效?

心理治疗师+中医心理技术培训报名扫码咨询

扫码报名


请点亮“在看”,谢谢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