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脉随手起,总是虚之征

 饶吉星大夫 2022-08-20 发布于河北

原文:浮脉随手起,总是虚之征。诸病忌升散,中下复其根。

思考:一般根据学院派的理论浮沉代表着表里,按照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理论论来说,浮脉代表的中虚,中气虚弱,哪一个正确呢?

我倾向于考虑浮脉是中虚。案例:我有一个发烧的病号,舌苔齿痕特别严重,而且舌苔淡,然后脉象就是浮数,这个人长期胃疼不能吃什么东西,脾胃肯定是极度虚弱的。这也证明了浮脉是中虚之脉。

但是为什么教科书上写的是表证呢。这就是简单归纳的结果。把表和里简单对应了,变成了表里的对立,其实表里是统一的。不能割裂的去看待。这就是中医的难学之处。

原文:以指按至沉部,随指而起,即往上浮,是为浮脉。并非浮中沉三部,浮部有脉,中部、沉部无脉。浮而向外,中气虚也,浮而脉小,其虚更盛。

思考:讲诊脉的时候,用指重按,然后轻抬而起,脉即随着指向上浮起,这种脉象成为浮脉。浮脉并不是轻按有,重按无之脉象。浮而向外,代表着中气虚弱,需要补中气,浮而脉小,代表着中气虚弱更多一些。

原文:浮弦鼓指,则兼肝风。

思考:浮脉兼有弦脉。意味着除了中虚,还有肝风。所以,需要敛肝补中。

原文:外感脉浮,只宜降药,兼补中气,内伤脉浮,必重补中。

思考:脉浮既有内伤,也有外感,如何区分?脉浮数,兼有恶寒、发热、汗出恶风,即为外感,此为桂枝汤证,桂枝汤为寒伤了卫,营分疏泄过度,所以要用芍药,同时要用甘草、生姜、大枣补中气。内伤的脉浮,没有恶寒等症状,需要补中气。

原文:内伤脉浮,中部以上多,中部以下少也。

思考:内伤的脉浮,重按无,轻按有。

原文:外感之脉,必有束迫不舒之象,不必定见浮脉。外感之家,必定有忽然恶寒、发热、头痛为据,如麻黄汤证之脉,当有恶寒,脉沉,及至脉由沉而浮时,即发热而汗出矣。

思考:外感之脉象,如果是风寒外感,主要以恶寒、发热、头痛为主要依据,有时候,还会出现脉沉之象。

所以,中医治疗不能单纯的按照八纲生搬硬套,一定要明白其中的原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