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孩子”“熊家长”如何成长?

 谢老师工作室 2022-08-20 发布于四川

今天早上的中国之声,主持人对这两天的热搜榜上的高铁“熊孩子”事件进行了报道,社会面直呼高铁应该有带孩子车厢。

我们一家人也讨论开了:

带孩子车厢是不是应该配置上儿童玩耍的拼图、乐高,甚至摇摇车?

那是不是这节车厢也需要放动画片?

有专门的儿童书架和绘本?

这节车厢需要配置单独陪护的乘务员吗?

如果需要,那这名乘务员是不是必须幼教专业?

高铁速度快、环境好、搭乘方便,是现代人跨城出行的首选。然而当同行高铁上有一个“熊孩子”时,那接下来将面对的可能就是:

大声尖叫、全车厢跑来跑去!

以自己的座椅为圆心,以前后左右一个座位为半径,疯狂摇晃拍打座椅

当熊孩子与熊孩子相遇那噪声和振动将呈指数增长!

......

#真的建议高铁出个带孩子车厢#的话题高挂热搜,引起不少网友的共鸣,“熊孩子”大闹高铁事件频发。甚至“我控制不了孩子”的“熊家长”也变得理所当然。

  论 “熊孩子” 的产生    


“熊孩子”常常形容那些调皮且年龄小的孩子。这些孩子之所以被称作熊孩子,是因为他们搞破坏的特定IP,更因为他们的无所顾忌、不守规矩。

那么,这些熊孩子是如何产生的呢?

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由于孩子身体和心理发育的不成熟,低龄幼儿或者儿童会出现自我控制能力缺乏的现象,这是很多人成长过程中都可能出现的状况。作为两个孩子的家长,笔者深有体会。

但是,同样作为家长,笔者认为,孩子就算再调皮也是能够被管教的,至少能够被父母或者其他家长管得住的。如果在公众场合影响他人,成为脱缰的野马,这确实有缺乏管教的嫌疑。而家长在高铁这样的公众场合直白地推卸责任,说无法控制孩子,确实欠妥——至少,在公众面前,在社会面上,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名孩子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教说教是分内之事,起码也得拿出自己的态度。如果对孩子放任不管,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孩子就真的成为熊孩子了,家长也就沦为了“熊家长”了!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其实都是内心的外像,正如字是心画一样,有什么样的行为预示着孩子内心深处的走向。比如高铁上躁动的孩子,说明他们内心也是躁动的,是不安的。其实,这样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爱和关心。

作为家长,作为教师,我在生活中经常观察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发现:被爱包围的孩子,他们说非常懂事的。

家长的爱,不仅仅是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应该是更多的陪护与交流。

家长的爱,不仅仅是教给孩子骑自行车的技能,还应该有学车过程中的耐心等待和不停的加油和点赞。

家长的爱,不仅仅是给孩子买一套绘本,还应该陪着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走好看的文字和图画中感受心灵的成长。

家长的爱,还体现在孩子不听话时的说教、耐心讲道理,哪怕因为他们很小,都需要道理和规矩来引领他们。哪怕他们暂时没有听懂,大一点了,在不断的具体事例面前,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他们也就慢慢“懂事”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没有人天生就是合格的父母,大家都是在成为父母后边学边看边用,最后,在成就孩子的同时,也成就着我们自己。

而那些对孩子疏于管理的家长,放任孩子疯长的家长,最终可能也会自食其果,是甜果还是苦果,时间到了也就体会到了。

  论 “熊孩子” 的管教    

其实,看了上文后,大家对“熊孩子”的管教之道应该都有数了:关键在孩子父母。

作为父母,引导孩子自我发现、自我成长、自我激励是家长的必修课。因为我们能够做的,其实只是辅助孩子成长。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学会发现、善于发现,发现孩子身上的不足,发现孩子身上的进步,发现孩子的喜欢和热爱……而这些发现,需要耐心,需要长期坚持,更需要有发现后做出必要的行动:对进步的地方就具体行为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具体的言语伤害或小脾气进行安抚和批评,对屡教不改的任性进行强制措施………

所以,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背后一直就在告诉我们: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悉心管教,更需要家长的耳提面命和以身垂范。

有家长可能会说,我孩子都已经读幼儿园了,我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教育的事就交给学校吧!

如果有这种想法的父母,不妨扪心自问一下:孩子是你亲生的吗?孩子管理好了,是谁受益?孩子没有管好,又是谁受罪?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所有父母的期望。哪怕最终的事实是成为一个平凡人,至少没有给社会增添负担,我想,我们也算是一个合格的家长了。

- The end -

更多资讯

点击进入“一尘书香斋”公众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