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务员竞争上岗试题训练

 开信有益 2022-08-20 发布于安徽

高守国

给定资料

1.2013年,“三农”工作克服了国民经济增长放缓、部分农产品价格疲软、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不利影响,农民增收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十连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高出GDP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3个百分点。

2.据农业部的一位官员介绍,农民快速增收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农民外出务工数量继续增加,工资水平稳步提高。2013年,全国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2609元,对增收的贡献高达58.9%。二是价格支持政策发挥重要作用,2013年农产品价格稳中略涨。三是农民增收支持政策不断强化,2013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784元,同比增长14.2%。四是农村改革促增收效应明显。农民土地流转收入明显增加;支持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的股金红利收入。

3.虽然农民收入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持续增长的机制未能建立,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两个掩盖”:农民工资性收入掩盖了农民增收现状。近5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持续下降,工资性收入稳步上升,不少农民特别是中青年农民认为种田不如打工。国家惠农补贴掩盖了农业低效的真相。粮食、棉花、养猪等都是极少利润,有时甚至是亏本生产,种养收益主要来自国家补贴,实际纯收入极少。二是“两个拉大”:内部收入差距拉大。区域间、不同类型农民间收入差距大,高的人均收入过2万元,低的不足2000元,相差10多倍。普通种养和特色种养收入差距拉大。特色种养植业收入增长较快,坚持传统农业的增幅较小,差距逐渐拉大。

4.历史和现实证明,传统农业可以也只能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发展特色农业上。我国耕地有限,农产品是永不贬值的黄金。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创收能力是核心,增强农民创收能力关键是发展特色农业。这其中,增强对农业的政策扶持是必要条件。当前,在农业转轨期,尤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5.2010年时,A省启动实施了杂粮产业振兴计划,重点发展谷子、荞麦、燕麦、马铃薯、红芸豆、绿豆、高粱等7种优势杂粮。2013年,该省杂粮产量增加了30%,仅此一项就让农民人均增收百元以上,发展特色农业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农产品加工业成为B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势头最猛、增长幅度最大的希望产业,2013年,该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迈上1000亿元台阶,比2010年增长1.3倍,创造了年均31.7%的递增速度。通过产业翻番支撑收入翻番,成为B省农民收入翻番看得见成效、抓得着实惠的主渠道。

作答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3”,从农业生产经营角度分析产生“两个覆盖”、“两个拉大”的原因。

要求:符合实际,分析合理,全面准确,不超过400字。

2.“给定资料4”提出,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对农业的政策扶持是必要条件。你认为,当前促进农民增收应该得到哪些政策支持?

要求:(1)在建议层面提,只列要点,不必展开;(2)符合实际,能够对解决现实问题有效;(3)不超过500字。

3.请以《特色农业下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促进农民增收的看法。

要求:(1)观点明确,措施可行;(2)符合实际,内容充实;(3)字数不少于1200字。

【答题要点及思路提示】第1问,首先要读懂“两个覆盖”、“两个拉大”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据农业生产经营实际分析原因,每条原因都要扣在农业生产经营上,不是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不符合实际的原因,比如政策原因、农民素质不高等都不要答上。主要作答内容有:(1)农业经济效益较低。因农业收益低,农民们不想方设法提高农业收入,而是通过发展非农增加收入,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涉农资金技术支持偏少。政府的政策性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的实际需求,由于投入不足,使得农业科技支持体系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3)农业经营销售环节处于弱势。农业销售大多是“谷连壳卖”的原字号模式,并且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更多利润流入流通环节,减少了生产领域的直接利润。(4)农民农业生产能力弱。当前留守农村务农的农民大多年龄老化、技能单一、信息闭塞、观念滞后,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落后。(5)农业的自然风险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有的毁损严重,一些地方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

第2问,是从提建议角度,答促进农民增收需要哪些政策支持。作答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答对农业的政策支持,而不是对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逻辑顺序是通过对农业的政策支持来促进农民增收,政策的落脚点在农业而不是农民增收。二是只提出建议性的政策支持内容即可,不要展开,这说明要提多条。三是所提建议能够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主要作答内容有:(1)应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政策。完善国家涉农补贴政策,将种粮补贴直补到真正务农的手中。整合涉农建设资金,将部分补贴和补助类强农惠农资金整合转化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类资金。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出台农业补贴政策。加大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宏观调控,稳定农产品价格波动。(2)应进一步加大农村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完善现有农村金融信贷机制。要从中央到地方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涉农投入比例,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明确到位比例和时限。运用补助、贴息、以奖代补、示范启动等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现代农业。(3)应进一步完善农业适用技术推广政策。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推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每年选定推广一批适用的农业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通过宣传、示范推广到村到户。加大农机推广力度,鼓励发展农机、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组织。

第3问,从标题上看,这篇文章要写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促进农民增收,但是有两个限定条件:一是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而不是全范围的农民增收;二是要写现实途径,就目前情况下如何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一份较好作答的核心内容有:(1)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业,以规模化拓展农民增收空间。集聚产生效益。加强特色农业产业规划和结构调整,推动生产专业化和种植区域化,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生产乡镇(村)集中,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以转让、租赁、合作等方式,推动形成“大户带农户”的规模化生产格局。(2)发展产业化特色农业,以产业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业创造利润。加快特色农业招商,把企业办到村上镇旁和田间地头,一方面围绕农产品加工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另一方面围绕农产品销售搞活流通,建设农产品专业市场,利用工业技术和市场经营手段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和产业化经营。(3)生产高质量农产品,以标准化增强农业竞争力。品质提升价值。扎实推进农产品“放心工程”,严格控制农药、肥料、激素的投放使用,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与大型超市和高端市场成功对接。支持地方和企业创建名优特新产品,树立品牌。(4)加强与各方合作,以合作化抵御农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联合促进共赢。通过投资入股、联保贷款、订单农业、利润返还等形式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推进合作层次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立足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推动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农技专家、营销大户参与农业合作,不断扩大合作领域。(5)提高农民素质,以职业化方式培育现代新型农民。知识创造财富。加强农民培训,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科技入户工程,鼓励具有一定技能和财富的返乡农民在家乡自主创业,培植一批种养大户、个体工商业主和农民企业家。(6)加强对特色农业发展体系服务,以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保障固化收益。完善服务特色农业发展体系,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力度,建立健全以县级农技推广中心为龙头、乡镇农技服务站为纽带、农村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使科技成为农民增收的源头活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