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联金灭辽灭国,南宋为何还要联蒙灭金?宋朝最明智的外交决定

 逍遥_书斋 2022-08-20 发布于河南

1、“假道伐金”的提出

“假道伐金”是成吉思汗灭亡金朝的战略构想,这个战略构想在成吉思汗的临终遗言中得以清晰地表述:

“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这个从宋境借路迂回包抄攻击金朝的战略显示出成吉思汗不愧为伟大的军事天才。无论成吉思汗在世时还是去世后,蒙古军队都很好地贯彻并实施了他的战略思想。

在这种形势下,蒙古向南宋“假道”就成了灭金的一个必然步骤。

文章图片1

无论南宋愿不愿“让路”,蒙古军队都要从宋境通过。成吉思汗根据其对宋金百年世仇关系的基本判断,得出南宋“必能许我”的乐观结论。而历史事实是,南宋在“假道”问题上与蒙古发生了一系列冲突,蒙古向南宋“假道”并不顺利。

蒙古借道宋境的背景是蒙军很难攻破金朝几十万大军坚守的潼关——黄河防线,于是蒙古决定用避实捣虚之计,迂回陕西,绕出潼关之背进入河南,攻击金“南京”(开封),迫使金朝的关河防线不战而瓦解。这无疑是一个高明的战略。

绍定二年(蒙古窝阔台汗元年,1229年)八月,窝阔台继承汗位后,又大举攻金,然而连连受挫。绍定四年(蒙古窝阔台汗三年,1231年)五月,窝阔台汗召集蒙古诸王大臣商议灭金的战略。

拖雷向窝阔台提出一个叫李昌国(一作李国昌)的投降者的献策,李昌国曾向拖雷献灭金之策说:

“金主迁汴,所恃者黄河、潼关之险尔。若出宝鸡,入汉中,不一月可达唐、邓。金人闻之,宁不谓我师从天而下乎!”

此策与成吉思汗“假道宋境灭金”的遗言不谋而合,窝阔台汗极为赞赏。从而在这次大会上,决定将假道宋境灭金的战略付诸实施。

2、蒙古借道成功的背后

其具体部署是:

窝阔台汗自将中军,自白坡(今河南孟县西南)南渡黄河,从正面进攻;斡陈那颜率左路军由济南西下:拖雷率右路军,自凤翔过宝鸡(今陕西宝鸡),渡渭水,借道于宋,迂回南宋四川境域,沿汉水而下,进入河南,从背后去攻击金人,以期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三路大军约定绍定五年春会师金南京(今开封),灭亡金朝。

文章图片2

蒙古确定假道宋境攻金的战略部署以后,蒙军就发动了对宋境的进攻。绍定四年(蒙古窝阔台汗三年,1231年)八月,蒙军进攻西和州。宋知西和州陈寅、统制官王锐率忠义民兵死战,多次击退蒙军的进攻,向四川制置司紧急求援,而制置司不急于救援。

“(陈)寅率民兵昼夜苦战,援兵不至,城遂陷。”

十月十七日,蒙古使臣速不罕挥军至青野原(在沔州,即今陕西略阳县北),向宋提出假道要求。南宋守将张宣诱杀速不罕。速不罕被宋军杀死的消息传到蒙军统帅拖雷那里,拖雷大怒,决定以武力强行借道。蒙古军队攻陷沔州以后,拖雷所部大军兵分两路,两路军由沔州南下,绍定四年(蒙古窝阔台汗三年,1232年)十月二十四日进攻大安军(今陕西宁强县阳平关),宋军死战不敌,蒙军取胜后沿嘉陵江南下。

东路军以按竺迩为先锋,驻屯在兴元、洋州之间,向南宋四川制置使桂如渊提出假道要求;欲假道南郑(今陕西汉中),由洋州、金州通往河南西南部的唐、邓,与蒙古南下大军会师河南,灭亡金朝。

蒙古武力借道成功,南宋四川地区和整体安全遭到很大的破坏。四川地区遭到空前蹂躏。

在蒙古“假道”过程中,蒙古军队在宋境内肆意攻掠,滥杀人民,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并非一路坦途。南宋的四川地方官员和将领大多数是坚持抵抗蒙军侵犯的,也给蒙军一定的打击。南宋失败的直接责任由四川制置使桂如渊承担,而归根结蒂应当归咎于误国的丞相史弥远。

桂如渊作为四川战区的最高主帅,不用心训练士卒,培养将领,边备不修,要隘不防,蒙军一来,不积极防御,不与守土共存亡,而是率先南逃,完全丧失了一个守土之臣应尽的职责。桂如渊这样做是秉承了丞相史弥远对外妥协投降的意旨。

当时川籍大臣魏了翁精辟地指出:

对这次失败,“人莫不咎(桂)如渊之暗,而不知弥远实使之。”

文章图片3

蒙古欲“假道”淮东,主要是采取外交手段,争取南宋允许“假道”,南宋没有答应蒙古的要求。绍定四年(蒙古窝阔台汗三年,1231),“鞑靼自山东通好,欲假淮东以趋河南,群臣议不许。”这条材料说明,南宋不同意蒙古“假道”淮东。

3、蒙古灭金的决心

蒙古拖雷大军强行向南宋四川境地借路,用武力沿南宋边界打开一条通道,完成了“假道于宋,下兵唐(河南唐河)、邓(河南邓州)”的战略迂回,与主力会师河南的心脏。

蒙古军分兵三路伐金:

中军由窝阔台汗率领,由凤翔回军河东,攻河中府,然后转攻洛阳;右军由斡陈那颜率领,进攻济南;右军由拖雷率领,自凤翔入宝鸡、小潼关,进入宋境沿汉水而下,经过唐、邓攻汴京,预计于绍定五年(蒙古窝阔台汗四年,1232)春,窝阔台军和拖雷军会合,合兵攻取汴京。

绍定四年九月,窝阔台率中军抵达河中(山西永济东),十月破城。拖雷右军强行进入宋境,攻入饶峰关,由金州(陕西安康)进军东南,取房州(湖北房县)后自房州挥师向东,兵锋指向邓州,进入中原。蒙军与金军中原逐鹿,展开殊死决战,蒙军采取避实捣虚之计,绕开驻扎在邓州禹山的金军,从邓州向汴京进发。

在钧州(河南禹州)三峰山之战中,金军主力被蒙军杀戮殆尽,从此金朝就不再拥有与蒙军抗衡的军力。

蒙军乘势占领河南广大地区,汴京周围只剩下洛阳、归德(河南商丘)两城了。这时窝阔台突然决定出居庸关,避暑官山,留速不台率兵围攻汴京。

窝阔台突然北返带来的结果是,蒙古攻金的兵力不足,金人拼死抵抗,使蒙古对金的最后几仗打得十分艰苦。速不台率部猛攻汴城,凡十六昼夜,不能攻克,就暂时退军,散屯于河南。

文章图片4

金哀宗乘蒙古退兵,从汴京出走,让后妃、兵士留守汴京。速不台闻知金哀宗离开汴京,一方面派兵追击,同时又进围汴京。绍定六年(1233年)正月,金哀宗渡过黄河北逃,被蒙军拦击,于是又渡河南走归德,蒙军穷追不舍,金哀宗在归德难以存身,又逃往蔡州(河南汝南)。在此期间,绍定六年(1233)正月,金朝元帅崔立叛乱,向蒙古献城投降。金哀宗逃到蔡州,负隅顽抗,欲与蒙古军队作最后的决战。

4、宋朝为何不愿联金抗蒙?

当蒙军在河南追击金哀宗时,蒙古又派遣王檝出使宋朝。

王檝至襄阳,与南宋商议联合灭金,请宋出兵,并且提供军粮援助。京湖安抚制置使兼知襄阳府史嵩之将蒙古遭使之事上报朝廷,朝臣对此意见不一,有人赞成助蒙灭金,复仇雪耻,清算长达一个世纪的宋金深仇,有人认为蒙古贪婪无厌,应当提防蒙古的南侵之谋,金亡之后,南宋势必成为蒙古攻击的下一个目标。

最终,南宋决定助蒙灭金。

宋蒙此时就联兵灭金问题达成共识,王檝至宋,受到宋朝友好接待,“宋人甚礼重之”。南宋并派遭邹伸之等六人回访蒙古,做出主动联蒙的努力。

金哀宗把蔡州作为立脚点,处境极其窘迫。当他闻知蒙宋为了灭金而展开紧锣密鼓的交往时,“惊悸无人色”,迫于形势,也只好听从阿虎带的建议遣使到宋,游说宋朝助兵助粮,离间宋蒙的联合,缓解腹背受敌的窘境。

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1233年)八月七日,金哀宗派阿虎带出使宋朝,让阿虎带向宋朝阐述:

“敌人(指蒙古)灭国四十,以及于夏,夏亡则及于我,我亡必及于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金朝希望南宋明白这个道理,“与我连和,同御大敌”。

但是,金朝的希望落空,阿虎带“至宋,宋不许”。南宋断然拒绝了金朝的联宋抗蒙的请求,金哀宗的努力已为时太晚。

当嘉定七年金朝受蒙古侵逼而南迁汴京之时,金宋联合抗蒙还较现实。可当时金朝采取了错误的对宋政策,不仅不做联宋的努力,反而“取偿于宋”,大举南侵,破坏了金宋联合的利益基础,使宋朝内部主张联金抗蒙的力量涣然消解,而激起主张抗金的将领们的主战呼声愈加高涨。

文章图片5

此时南宋的将领们不仅拒绝给予金朝任何援助,而且继续与蒙古联兵,准备攻取蔡州。

实际上,金哀宗在派遣使者争取宋援的同时,仍然在从事侵宋的军事行动。金哀宗在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1233年)八月十四日对前去增兵防守息州的金朝守臣、将领们的谈话中充分流露出这位自身难保的金朝皇帝对南宋的轻视傲慢和盲目自大。

他说:

“鞑靼用兵,所以常取全胜者,恃北地之马力,就中国之伎巧耳。朕实难与之敌。至于宋人,何足道哉!柔懦不武,若妇人然。使朕得甲士三千,可以纵横江、淮间。”

固然,这番自我吹嘘的话也可以理解为金哀宗是在鼓舞将官们的士气,使他们不要惧怕宋朝的攻势。

5、联蒙灭金的合理性

事实上,金朝已走到穷途末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了。金朝的军队在被金哀宗诬称为“柔懦不武,若妇人然”的南宋军队面前,已经处于明显的劣势。金哀宗谋划经金朝的唐州、邓州,夺取宋的金州(陕西安康)、兴元(陕西汉中),进入四川,把那里作为逃亡地。

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1233年)八月一日,金哀宗曾下密诏,聚集大军,“出其不意,取宋兴元”。而屯兵于河南西南部地区的金将武仙,也曾经谋取宋的金州,想迎金哀宗入蜀,武仙攻宋的光化(在湖北光化县西北),兵锋很猛。南宋方面也乘金朝朝不保夕,向金朝发动了积极的攻势。宋京西兵马钤辖孟珙奉命讨伐金唐、邓行省武仙。

“(武)仙时与武天锡及邓守移刺瑗相掎角,为金尽力,欲迎(完颜)守绪入蜀,犯光化,锋剽甚。天锡者,邓之农夫,乘乱聚众二十万为边患。”

孟珙消灭武天锡部,迫降邓州、申州(今河南南阳)。七月,孟珙接连大败金将武仙于马蹬山(今河南淅川南)等九座山寨,武仙败逃。

文章图片6

八月十三日,南宋攻占唐州(今河南唐河),擒斩金驻守唐州的元帅右监军乌古论黑汉。九月二十三日,蒙古军数百突然兵临蔡州城下,金哀宗布兵防守蔡州城四面及子城。接着,蒙军构筑长垒围困蔡城。

南宋按与蒙古的协议,决定出兵,并为蒙古军队提供粮食援助,共同实现灭亡金朝的目的。

绍定六年(金天兴二年,蒙古窝阔台汗五年,1233年)十月,南宋名将孟珙、江海奉命率师伐金。

孟珙、江海所率宋军的人数,据《宋史》卷四一二《孟珙传》、《金史》卷一一九《完颜娄室传》、《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三《孟少保(珙)神道碑》的记载,为二万人;另有记载出兵四万(《宋季三朝政要》卷一)、五万(《元圣武亲征录》),其中宋出兵二万的记载较为可靠。

关于南宋援助蒙军粮食之数,也几种不同的记载,《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三《孟少保(珙)神道碑》记助粮千石,《金史》卷一八、《哀宗纪》和《元圣武亲征录》为粮三十万石,《宋季三朝政要》卷一记史嵩之运粮十万石给南(宋)北(蒙)军。

我们现在已难以确认哪个数字是准确的,但助粮千石似乎太少,又考虑到《宋季三朝政要》关于南宋助蒙灭金的记载相当混乱、错误不少,故其所记助粮十万石也未必可信,所以,南宋往蔡州前线运粮之数为三十万石较为可信,这三十万石粮食可能如《宋季三朝政要》所说,是供给南北军,也就是宋蒙双方军队共同食用的。

6、南宋军队表现有多长脸?

南宋出兵,金军由真阳(今河南正阳)横山南来狙击孟珙所部,孟珙勇猛进击,将其击溃,斩首一千二百级。蒙古主将塔察儿派人来迎接宋军,宋军于十一月五日抵达蔡州城下,驻兵于城南。

孟珙来到蒙古军帐中与塔察儿相会,商议攻占蔡州城的军事部署。塔察儿热情款待孟珙,取马乳共饮,赞扬孟珙击败金朝名将武仙“极好”,与孟珙约为兄弟。可见,宋蒙双方在合兵攻蔡州时是平等友好的。

文章图片7

南宋兵力和粮饷的增援,使蒙军士气大振。蔡州城内金人得知南宋兵临城下,十分恐惧。这时俘获的金降人说城中粮食匮乏,人心惶惶。孟珙与蒙军商议,乘金人窘困、绝望之机,“画地而守,以防突围”,宋军负责攻击蔡城东南面,蒙古负责西北面,两军协力攻城。

为了防止宋、蒙两军发生意外冲突,影响战事,孟珙与塔察儿约定:

南(宋)军毋入北军兵营,北(蒙)军亦毋入南(宋)军兵营,南北两军勿相侵犯。

金军殊死决战,尽力将城内居民征兵,健壮的妇女也被征集参加守城的战斗,往来搬运木头石块。城中粮食殆尽,难以久守,因此,金人不得不向城外突围,企图杀出一条逃路。金兵万人自东门出城,孟珙断其归路,将他们赶入汝河,活捉偏裨将校八十余人。

十二月六日,宋军进逼蔡州城南边外围防御濠堑——柴潭。

柴潭在城南,金人依恃柴潭为天险,迷信柴潭神为“护国灵应”。宋军在此立栅,俘获金兵百余,消灭三百余人。七日,孟珙命令诸将勇夺制高点柴潭楼。宋军经过激烈搏斗,占领柴潭楼,俘虏金将士五百余人。柴潭之外为汝河,潭高于河五六尺,蔡州城恃潭为固。

金军在城上金字号楼设有巨弩,居高临下,占据了地形上的优势,又相传岸下有伏弩,人不敢近,影响了宋军将士的士气。

孟珙鼓舞士气说:

“柴潭非天造地设,楼伏弩能及远而不可射近,彼所恃此水耳,决而注之,涸可立待。”

宋军于是凿开柴潭之堤,放水入汝河,用薪苇柴草填充潭沟,顺利通过柴潭攻城。

蒙古军队也决开城西的练江入汝河,逼近城下,这时蔡州城“西、南二面不复固矣”。

文章图片8

西面、南面的天然屏障不复存在,金军西面、南面的防线已十分脆弱。金军见宋军决柴潭逼至城下,遂出南门与宋军交战,宋军进攻受阻。

塔察儿令万户张柔率敢死兵士数十人“渡濠突城”,被城中金军钩去二位兵卒,张柔多处中箭,也被钩住。孟珙指挥救援,飞剑斩断钩子,救出张柔。

宋军进逼蔡城土门,金人施放“人油炮”,大概是将老年、小孩熬油制成的爆炸物。这种残忍的武器使宋军不堪忍受,孟珙遣道士前去游说金人,停止这种做法。蒙古军也于九日攻破外城。十九日,蒙古重点攻打西城,虽攻破西城墙,却不能进入城中,守城金兵十分顽强,“视死如归,人以不得出战为愧”,蒙军无法扩大战果。

二十四日,金哀宗此时已知离灭亡之日不远,对侍臣总结自己的一生并表示宁死不屈之志,他说:

“我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无恨矣!所恨者,祖宗传祚百年,至我而绝,与自古荒淫暴乱之君等为亡国,独此为介介尔…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往往为人囚絷,或为俘献,或谭于阶庭,闭之空谷。朕必不至于此,卿等观之,朕志决矣。”

二十四日,金哀宗微服率兵,企图乘夜突出东门逃遁,没有成功,端平元年(金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二日,南宋主帅孟珙得降人言:

“城中绝粮已三月,鞍靴败鼓皆糜煮,且听以老弱互食,诸军日以人畜骨和芹泥食之,又往往斩败军全队,拘其肉以食,故降者众。”

7、联蒙灭金首功——孟珙

孟珙就指挥军队运云梯于城下,准备攻城。九日,蒙军将西城墙凿开五个缺口,金军极力防御,战至夜幕,蒙军仍不能入城,乃退军。

金哀宗见城将破,急忙于当晚召集百官,传位于蔡城东面元帅完颜承麟,寄一线希望于“矫捷有将略”的完颜承麟,万一突出重围,可以延续金朝的统治。

十日,蒙军攻西城,金军集中三面精锐军队全力备御。

孟珙挥师攻南门,至金字楼,列云梯登城。马义率先登上,赵荣紧随其后,万人竞相登城,与金兵大战于城上,迫降金丞相乌古论栲栳,杀其元帅兀林达及偏裨校将二百人。

同时,金朝方面,完颜承麟即皇帝位,百官朝贺礼毕,马上赴前线捍卫城防,只见南城已插上宋旗帜。宋军喊杀声震天动地,守南门的金兵丧魂夺魄,放弃了南门,宋军涌入城中与金军展开惨烈的巷战。

而此时蒙军尚与金军相持于西边土门水上,宋军打开西门,放下吊桥,蒙古军队杀入城中。金军仍在顽强抵抗,与宋、蒙联军展开巷战,但已无回天之力。南宋军帅江海俘获金朝参政张天纲,孟珙追问完颜守绪何在?

文章图片9

张天纲道:“城危时即取宝玉置小室,环以草,号泣自经,日'死便火我',烟焰未绝。”

金哀宗完颜守绪见宋、蒙两军攻进城内,金兵不能抵御,绝望地自缢于幽兰轩。金末帝完额承麟得知哀宗上吊而死的消息,率群臣赶来,哭奠还未结束,金军就彻底溃败了。近侍举火焚烧了哀宗的遗体。完颜承麟随即也被乱兵杀死,金朝灭亡。

孟珙与塔察儿平分金哀宗完颜守绪的遗骨,又得金朝谥宝一枚、玉带一条、金银铜印、金银牌等宝物,凯旋襄阳。

9、联蒙灭金为何是明智之举?

金与宋有不共戴天之仇,此时灭金,大快人心!

端平元年(1234年)三月,京湖制置使史嵩之向朝廷献金哀宗完颜守绪函骨、珍宝法物、金朝执政张天纲以及完颜好海、夹谷奴婢等人。

宋廷接收这批战利品,完颜守绪函骨、珍宝法物由大理狱看管,金执政张天纲等拘管于殿前司。四月,宋廷举行隆重仪式,告祖宗社稷,庆贺宋朝的世仇金朝的灭亡。

宋廷还对率兵破蔡灭金的孟珙、江海等将领和参战兵士给予等级不同的嘉奖和赏赐,进带御器械孟珙三秩,主管待卫马军行司公事,路分兵马钤辖江海和执行押解俘虏的行军器监主簿兼淮南西路制置司参议官陈一荐官升二等,其余将士犒赏不等。

金朝灭亡对于受尽金朝蹂躏之苦的宋朝来讲,无疑是一件大喜事。

宋金矛盾经历一个世纪的和战曲折,终于在理宗亲政的端平元年(1234)正月以金朝被宋蒙联军攻灭而告终。理宗适逢其会,他终于迎来了祖宗们可望不可及的结局,经他之手为列祖列宗雪了奇耻大辱,报了一百多年来的世仇。

文章图片10

联蒙灭金为理宗戴上了圣君明主的光环,巩固了他统治的基础。联蒙灭金这个历史事件无论对南宋王朝还是理宗本人都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事件。

孟珙所率破蔡灭金之师表现了南宋军队难能可贵的英勇奋战的作风和较强的战斗力,使长期屈服于金朝的南宋朝野扬眉吐气。

同时,毋庸讳言,南宋出兵粮助蒙古灭金的目的,除了洗雪百余年的仇耻以外,主要是为了“和蒙”,主动协助蒙古灭金,可以避免蒙古借机寻衅,避免或推迟宋蒙战争的爆发,在对蒙关系上争取主动,这对南宋是有利的。因此,联蒙灭金是南宋非常明智的选择。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