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珍玉二陈橘枳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怡园藏玉 2022-08-20 发布于湖南

【配方组成】半夏(姜制)6g,橘红9g,茯苓9g,白术(炒)9g,桔梗6g,枳壳(炒)6g,苦杏仁(炒)6g,厚朴5g,旋覆花6g(包煎),地龙9g,沉香6g,川贝母9g,甘草3g

【作用与功效】燥湿化痰,降肺止咳。

【适应证】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

【张氏临证心得】曾治某男,30岁。初诊日期:1993年8月20日。反复咳喘2年。现咳嗽气喘,夜甚,干咳无痰或少量白痰,胸闷,咽干,便稀。舌红薄白,脉数弱。此痰湿咳喘,治以燥湿化痰,降肺止咳平喘。

二诊:用上药3日后,仍气喘胸闷,夜甚,服氨茶碱缓解,咽痒,时泛恶,偶咳痰少,大便稀。舌淡红苔薄白,脉数弱。上方去地龙、白术(炒)、川贝母,加紫苏子9g,浙贝母9g,水煎服3剂,日1剂。

三诊:药后气喘明显缓解,现不需服用氨茶碱,时有胸闷,咽痒,咳嗽,腹胀,大便好转。舌红少苔,脉数弱。上方加莱菔子6g,水煎服3剂,日1剂。

四诊:药后诸症明显减轻,喘未作,腹胀缓解,时咳有痰量少色白质黏,偶有胸闷,舌红少,脉数滑弱。处方:半夏(姜制)6g,橘红9g,茯苓9g,五味子6g,枳壳(炒)6g,旋覆花6g(包煎),沉香6g,紫苏子9g,苦杏仁(炒)6g,地龙9g,甘草3g,水煎服3剂,日1剂。诸症愈。

病案2:辛某,女,72岁。初诊日期:1993年9月10

日。咳嗽又作10天。素有咳喘病史。现咳嗽有痰色黄易咳,伴头痛,咽痛,鼻塞流涕,活动后胸闷气短乏力。舌红绛,脉滑数。此痰热内阻,治以燥湿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处方:半夏(姜制)6g,陈皮9g,茯苓9g,桔梗6g,枳壳(炒)6g,栀子(炒)6g,竹茹6g,荆芥穗6g,芦根6g,菊花6g,前胡6g,紫菀6g,川贝母9g,甘草3g,水煎服3剂,日1剂。

二诊:药后咳嗽明显减轻,偶咳,有痰量少色黄质黏,口中辛辣感,口干,稍觉胸闷憋气,舌红绛,脉滑数。上方加郁金6g。水煎服3剂,每日1剂。诸症愈。

内伤咳嗽可由痰湿阻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虚、肾水上泛等引起。但临床最多见的是痰湿阻肺,常见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肺为贮痰之器”,肺的肃降功能失常,气机不降而上逆,故见胸闷憋气;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痰随气逆,则咳痰量多。治疗内伤咳嗽立足“降”字:采用清热、养阴、化痰止咳等法,选用泻白散、百合固金汤、三子养亲汤等加减治疗。

遵张机《金匮要略方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温中化痰,降逆止咳。以二陈汤加减组方,基本药物组成:半夏(姜制)、橘红、茯苓、白术(炒)、五味子、桔梗、枳壳(炒)、前胡、紫菀、川贝母、甘草。方中以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化痰止咳;白术健脾祛湿,绝其生痰之源;前胡、紫菀、川贝母化痰理气宣肺止咳;加五味子养阴敛肺止咳;甘草健脾化痰、调和诸药。

诸药共奏燥湿化痰,降肺止咳之功。常用加减法有,痰黏难咳者,加苦杏仁(炒);痰黄黏稠者,加栀子、竹茹;兼喘者,加地龙、旋覆花等;兼气虚者,加人参或党参,白术(炒)等;久病及肾加沉香;外感诱发,加重宣肺药用量。

【解读赏析】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实际早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前,《金匮要略方论》已有橘皮汤、小半夏汤和小半夏加茯苓汤;《千金方中有温胆汤。可以说二陈汤正是在上述方剂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简而成为一首治疗痰饮的通用方剂。

痰是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病证的诱发原因。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心则悸,在头则眩,在背则冷,在胸则痞,在胁则胀,在肠则泻,在经络则肿,在四肢则痹。

半夏具开泄滑降之长,能荡涤痰浊,一向被誉为消痰主将。

张元素在《洁古老人珍珠囊》中说半夏“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消胸中痞,膈上痰,除胸寒,和胃气,燥脾,湿,治痰厥头痛,消肿散结”。又,气结成痰,治痰须利气,气利痰自愈,陈皮横行散结,直行下降,为利气要药。

,“

《医林纂要探源》说陈皮“主于顺气、消痰、去郁”。《药性本草》也说陈皮“消痰涎,治气上咳嗽,开胃”。水泛为饮,凝饮成痰。痰以水为本,因湿而动。茯苓健脾补中,行水利显,配合陈皮,可以标本兼顾。

甘草可以缓解气管痉挛,为治疗咳喘的常用良药。《名医别录》说甘草“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咳,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汤剂中配伍甘草,还可以使所用药物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李士材论述二陈汤说:“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湿,陈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气;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湿之功;甘草佐陈皮,共致调和之力。”罗谦甫说:“应用二陈汤治一切痰饮,加竹茹以清热,加生姜以止呕,加枳实以破逆,相济相须,虽不治胆而胆自和,盖所谓胆之痰热去故也…命名温者,乃温和之温,非谓温之温。”汪昂在《医方集解》中说:“治痰通用二陈。风痰加天南星、白附子、皂角刺、竹沥;寒痰加干姜;火痰加石膏、青黛;湿痰加苍术、白术;燥痰加瓜蒌、苦杏仁;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老痰加枳实、浮海石、芒硝;气痰加香附、枳壳;胁痰在皮里膜外加芥子;四肢痰加竹沥。”

二陈汤虽然功专燥湿化痰,但有时嫌其力量不足,常加用芳香、温燥、行气、祛痰之品。如香砂二陈汤(《证因脉治》)二陈汤加藿香、砂仁。功用醒脾行气,燥湿化痰。可用于夏季感冒挟湿和支气管炎等。还有枳砂二陈汤、六安煎及导痰汤等。

另有苍附导痰丸,出于《叶天士女科》,主治胸闷咳嗽,食欲缺乏,肥胖症,不孕症,带下病,症瘕积聚等;启宫丸(《经验方》)主治妇女肥胖不孕,带下稠多和月经不调;渗湿清痰饮(《中医临床手册》)主治带下稠多,眩晕气喘及肥胖症;不换金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

另外,蒿芩清胆汤、抑肝和胃饮、半夏白术天麻汤、清心涤痰汤和帮助胃肠功能的恢复,治疗痰饮食积的保和丸等,都可视为二陈汤的加味。在研究使用二陈汤时,尤应引起重视的是养血化痰法则,这里面有两个法则,一是活血化痰,所谓治痰要治血,血活则痰化;二是补血化痰,所谓血虚生燥痰,补血可润燥。二陈汤加活血或补血药,具有养血化痰之用。如芎归二陈汤、金水六君煎。痰随气结,又随气逆。

庞安时说:“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二陈汤中,只有陈皮属理气药。因此,每遇气痰郁结的病症,便显得理气之力单薄。所以临床用于治疗气痰郁结之证,常配伍行气开郁药物。

如开郁二陈汤(验方)紫苏子降气汤和顺气导痰汤(《中国医学大辞典》):二陈汤加胆南星、枳实、木香、香附、乌药、沉香。主治痰结胸痛,喘咳上气。从中,亦可看出张珍玉先生此方的组方所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