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李治:为什么这个女人可以成为李世民的灵魂伴侣

 历史的精神世界 2022-08-24 发布于北京

主要观点

长孙皇后不仅是李世民的红颜,更是李世民的知己。

1

唐太宗是汉民族的骄傲。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给盛唐的繁荣昌盛奠定了主基调。

在唐太宗之后,经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的传承,终于使唐帝国达到鼎盛。

开元盛世的记忆,是中华文明最骄傲的高光时刻。

虽然这个期间,唐帝国的国力、经济、文化,处于持续发展、繁荣向上的周期,我们可以称为盛世周期。

但其皇位更替却历尽坎坷。

这也是唐太宗生前一块最大的心病。

千古一帝在政治上、军事上、用人上都足可称道。

但在权力交接上,有难言之隐,折磨李世民的一生。

尤其是贞观中期以后,明显可以感觉出唐太宗心态上的变化,前期和后期几乎判若两人。

唐太宗执政前期虚心纳谏,开明宽仁,堪称明君典范。

但执政后期则猜疑群下,甚至滥施刑罚,群臣惶惶不安。

这中间的转变,颇耐人寻味。

究其思想根源,不难发现李世民终其一生仍未摆脱玄武门之变的巨大阴影。

我们先从李世民的一生挚爱,长孙皇后说起。


2

长孙皇后是中华历史上贤后的一个典范,品德才华都堪称完美

她系出名门,隋朝名臣长孙晟之女,鲜卑族,幼年时长孙晟就与李渊定下过婚约。

但长孙氏八岁的时候父亲长孙晟去世,母亲就带着一双儿女,长孙无忌和长孙氏,投奔哥哥高士廉。

十三岁时,舅舅高士廉做主,将长孙氏嫁给李世民。

这桩婚姻既因为之前有过婚约,另外长孙无忌与李世民少年时就是好友,也从中撮合。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堪比刘秀与阴丽华,杨坚与独孤皇后,朱元璋与马皇后,都是古代帝后爱情的典范。

长孙皇后生育三子四女,长子李承乾,次子李泰,三子李治。

从十九岁生下长子李承乾,到三十四岁生下幼女新城公主,生育周期跨越十五年,可见恩宠不绝。

除了生儿育女,长孙氏也继承了鲜卑族女性的优良传统

在波澜壮阔的初唐创业大潮中,辅佐丈夫成就帝业,屡屡在关键时刻做出重要贡献。

在李世民与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争夺储位最关键的时期,太子党极力拉拢高祖李渊的嫔妃,李世民却多次得罪后宫之人。

长孙氏积极斡旋,常常入宫,孝顺高祖,交往嫔妃,弥合矛盾。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长孙氏跟随丈夫一起来到宫门之外,站在丈夫身边,亲自激励众将士,众将士无不奋发感激。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长孙氏晋位皇后,她恪守妇德,谦恭节俭,抑制外戚。

除了时常与丈夫探讨国事,提出自己的见解。

长孙皇后经常劝谏李世民虚心纳谏,保护直臣,魏征、房玄龄等都受到过长孙皇后的庇护。

所以长孙皇后得到了从皇帝李世民到重臣,到后世评价的一致高度认可。

可以说,贞观之治军功章上,确有长孙皇后一半的功劳。

长孙皇后生前倍受恩宠,死后享尽哀荣,后世评价极高。

一生似乎没有任何瑕疵。

但完美二字背后千斤重,史书的字里行间,似乎也隐藏了一些弦外之音。


3

我们试图窥探一下这位传奇皇后人生最后几年,究竟是何心境。

贞观初,太白频昼见,太史占曰:“女三昌。”又有谣言:“当有女武王者。”太宗恶之。

——《旧唐书李君羡传》

这个记载隐藏的很深,在毫不起眼的一个人的列传中。

李君羡是个唐朝贞观时期的将领,后来被李世民冤杀了,其案件我们后面会介绍。

本来他和长孙皇后,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但他蒙冤的原因被归咎为天象,似乎就能透露出一些端倪。

太白指的是金星,这货和荧惑(火星)还有彗星,被誉为三大灾星

古人肉眼观天象,能经常看见的,除了偶尔飘过的彗星之外,也就是地球这俩邻居了。

白天看见金星,这个天象叫太白昼见

如果是白天看见金星,还跑到太阳的轨道上去了,叫太白经天

总体来说,因为太阳对应的是皇权,白天看见金星,不太正常,就会被判断为对于皇权的一种威胁。

比如直接引发了玄武门之变的,就是连续三次“太白经天”的天象,被太史解释为秦王当主天下,李世民才借这个时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所以太白经天,对于李世民来讲,是一个具有极特殊意义的天象。

纵观李世民一生,对于天象、谶语这类玄学,是非常重视的。

袁天罡、李淳风,都是在贞观朝李世民很信任的有名术士。

贞观初年的太白昼见,被太史解读为“女主昌”,这个时期只能是挂钩在长孙皇后名下。

武则天当时还是个幼女,还没进入李世民后宫呢。

所以长孙皇后自贬,她编写《女则》作为后宫规范,批评东汉明德马皇后没有抑制外戚。

长孙皇后也十分注重对于哥哥长孙无忌的压制。

可见长孙皇后持妇德之严苛。


还有一件小事,非常耐人寻味。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陪同李世民在九成宫避暑,期间已染病。

某天夜里,柴绍来告变,李世民立刻顶盔掼甲,长孙皇后不顾病体,坚决跟随丈夫走出寝宫,一直陪伴丈夫处理完事件。

然后长孙皇后病更重了。

这个故事是用来烘托唐太宗夫妇鹣鲽情深的,但细思之下也有蹊跷。

贞观八年是个非常安定的年景,东突厥已经打废了,吐谷浑虽然在征战,但战场也远在边境之外,吐谷浑也不是强敌。

唐帝国内部非常稳定,当年几乎没什么大事发生。

那么问题来了,柴绍告变的是什么事,能让李世民半夜爬起来直接全副武装

长孙皇后更是拖着病体也要和丈夫肩并肩,生死相随的味道。

只能推测,他们如此心惊胆战,就是怕有人发动政变,还是玄武门后遗症

下面这段记载,细思也有魔鬼。

上得疾,累年不愈,后侍奉,昼夜不离侧。常系毒药于衣带,曰:“若有不讳,义不独生!”......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

长孙皇后作为太平国母,随身携带毒药,准备随时自尽表示自己宁死也不做乱政的女主。

这段话经常被解读成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夫妻情深,至死不渝。

但如果只是夫妻情深,为什么还有后半句,长孙皇后为什么要说誓死不当吕后,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字里行间,也可以读出一些长孙皇后的内心压力。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逝,时年三十六岁。

这位完美了一生的女人,辛苦了一生的女人,早早的离开了人世。

她的离开,会给大唐国运带来什么变化,我们下篇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