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成药,既能治气虚,治脾虚,还能除湿

 图书 馆员 2022-08-21 发布于内蒙古

这盒中成药,既能治气虚,又能治脾虚,还能除湿。。

前段时间,我们通过漫画的方式,把五脏的生理都讲了一遍。

很多人看后都问,脾虚怎么补啊?气虚怎么办啊?湿气怎么除啊?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盒中成药——它既能补气,又能补脾,又能除湿,一个药,能解决3个问题。

它是什么呢?就是四君子丸(或者颗粒)。

四君子,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是宋代的一本官方药典,里面记载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好方子。

四君子丸是根据它做的中成药,它的成分和制作方法如下:党参200克、炒白术200克、茯苓200克、炙甘草100克

以上4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50克、大枣100克,加水煎煮,滤过。取上述粉末,用煎液泛丸,干燥,即得棕色水丸。口服,一次6克,每日3次。

可以看出,四君子丸成分非常简单,一共才4味药,却能健脾、补气、除湿,三管齐下,实在是一个简便验廉、不可多得的好方子。

在讲解这个方子之前,我们先讲讲,气虚有什么症状?脾虚有什么症状?湿气有什么症状?

先看气虚的症状。所谓气虚,就是五脏之气虚衰,功能不足了。

如上图所示,脾主四肢肌肉,如果脾气虚,四肢肌肉就会无力,当然不想动,容易劳累。

很多人,身体懒洋洋不想动,回家就喜欢葛优躺,这就是气虚的典型表现。

我们常说气力,有气才有力,如果气虚,力量肯定不够,人就会觉得疲惫、劳累。

气虚,除了脾气虚,还有肺气虚。如上图所示,肺主声音,为咽喉之门户。

如果肺气虚,不能给咽喉充沛的气,说话当然没劲,气若游丝,声音低的别人听不清。

很多女生就有这种情况,一些病人病情严重了,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说话声音都很小,你得侧着耳朵才能听清,这就是肺气虚了。

气虚,除了脾气虚、肺气虚,还有心气虚。如果心气虚衰,就会导致心慌、心跳、头晕。

如上图,心气是心脏跳动的动力,心气充足,心跳才会沉稳、有力,还能给大脑供血。

如果心气不足,就会导致心跳无力、心慌、头晕。很多人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心慌心跳,头晕欲倒,这明显是心气虚的表现啊。

气虚还有肝气虚,肝气虚,整个人可能会比较抑郁、悲观,这是肝气不足,不能疏泄之故。

气虚还有肾气虚,它表现的症状就更多了,因为后面有专门补肾气的药,我们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论述了,以后会专门讲肾气虚的治疗。

总之,所谓气虚,就是气短、乏力、心慌、头晕、脉弱,大家记住这十个字就可以了。

那么,脾虚又有什么表现呢?

脾主运化,负责饮食的消化、吸收、运输。如果脾气虚,就会导致消化不良、营养不良。

如上图所示,脾主消化,如果脾虚,不能将食物磨碎消化,食物就会长时间残留在肚子中,出现腹胀、胃胀,不想吃饭。

很多老人、病人饮食减少,就是脾虚惹的祸。很多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的病人,觉得胃胀,也是脾虚所致。

脾除了消化食物,还主导运化水湿。喝到胃肠中的水,需要依靠脾的运化,才能到达全身。

如果脾虚不运,水湿停留,就会导致水湿停留胃肠,造成腹泻、拉稀。古人讲,脾不虚不泄,说明脾虚会导致腹泻。

说完气虚、脾虚,我们再说说湿气的表现:

其实,湿气与脾紧密相关。凡是脾虚,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湿气。

因为脾主运化水湿,全身的水湿都依靠脾的运化,如果脾虚,水湿一定会停留,造成湿邪。

如上所示,湿邪首先会反应在舌头上,很多人舌头胖大、边有齿痕,就是脾虚不运,舌头的肌肉中水湿太多了,造成舌头发胖。

舌头一胖,被四周的牙齿一勒,就会形成齿痕,像锯齿一样,有牙齿的印痕。

湿邪停留在舌面上,还会导致舌面发白,白糊糊的像豆浆一样。

再比如,湿气如果停留在胃肠,还会造成腹泻,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脾虚腹泻症状。

再如,湿气如果停留在肌肉,会导致肌肉沉重、不想动,这是因为湿性重浊,属水之类。试想,如果你提着一桶水,当然很沉。

还有很多人湿气下流,从外阴流出,这就是白带了。因为湿性下流,就容易从底部流出。

当然还有湿疹、更是湿邪所致,皮肤渗出来的水,不就是湿嘛。

总之,湿气沉重、污浊、白腻,令人不爽。

说完气虚、脾虚、湿气的症状,我们再来解释一下四君子丸这张药方,看它是怎么把这三种情况全部根治的。

大家首先要明白,脾虚生湿、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这3个问题,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脾虚的问题。

脾虚了,食物中的营养不能被有效吸收,不能形成充足能量,就会导致气虚;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留,就会形成湿邪。

只要把脾虚问题解决,气会有的,湿会消失的。

所以,四君子丸,主要就是解决脾的问题,脾好了,气充足,湿气消失。

四君子丸健脾,以党参为君。

我们之前讲过,党参,就是山西上党地区(现在的太行山地区)的一种参,这种参有点类似人参的样子,所以叫党参,但是,它不如人参力量大。

党参也是补气的,既能补脾气,又能补肺气,这两个脏器功能恢复了,全身就会有气可用。

所以党参很重要,是君药,君,就是皇帝,大领导。

虽然党参不如人参那样猛,但是治疗慢性疾病完全够用。

臣药是白术。

白术(zhu,二声),也是一味健脾益气的药。

白术又叫山精,古人说“必欲长生,常服山精”,可见古人对白术的重视。

《抱朴子》中说,有一个叫文植礼的,逃入深山之中解饿欲死,有人教他吃白术,吃了果然不再饥饿,过了十年返回乡里,面容更加年轻,白发变黑,力气更加强健,宛若少年一样,可见白术的养生功效。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白术为“后天资生之要药。故能于四脏皆能有所补益也。”

这里的“后天资生”,其实就是健脾。因为脾是后天之本,脾好了,对其他四脏都有益处。

佐药是茯苓。

佐,就是辅佐。

茯苓也有健脾益气的功能,但是,它更厉害的作用是利湿。

我们前面讲过,脾主运化水湿,一旦脾虚,水湿就会在体内停留,造成湿气。

而茯苓味淡,淡能渗湿,能促进小便,通过小便把湿邪渗出体外,所以茯苓历来就是祛湿的上品之药。

这样,既能健脾,又能利湿,双毕其功。

最后一味药是炙甘草。

炙甘草,被称为“脾药之卒徒”,它专门入脾,像是健脾的小卒子一样,虽然地位并不高,但是却不可或缺。

它力量虽然不那么强大,但是却能帮助党参、白术健脾,又能调和药物之间的关系,也是离不开它的。

虽然四君子丸一共才4味药,但是有补气的、有健脾的、有除湿的,三方面都照顾到了,所以我说,四君子虽小,却能解决3个问题。

什么人适合吃四君子丸呢?

就是我上面说的那些,劳累啊、疲倦啊、胃胀啊、腹胀啊、腹泻啊、舌头有齿痕啊、脉象虚弱啊,都可以用半个月的四君子,它药性很平和,像谦谦君子一样,很温和,有需要的可以一试。

最强集合!治疗心脏病的7种方法,掌握这7味药就够了!

补气第一名方——“四君子汤”

气虚的人容易疲劳乏力,气老是不够用。不爱动也不爱说话,就是说话,声音也很小。没精神,爱出汗,舌边有齿痕,不爱冒险。”中年人不要以为是肾虚早衰,而吃六味地黄丸,药不对症。那么气虚到底该怎么补呢?

补气第一名方——“四君子汤”

说起补气来,我还真有一妙方,健脾补气非它莫属。

这个方子由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组成

这个被称为健脾补气第一名方的“四君子汤”虽然只有四味药,却是配比绝妙,君臣佐使搭配令人叫绝。以人参为主,补气、健脾又养胃;配以白术,健脾、燥湿,还能加强人参的补气健脾之力;再加上有健脾、渗湿效果的茯苓,补脾的作用更加明显;配上炙甘草,能协调诸药而使它们共同发挥补气健脾的效果。这个方子补起气来,温补而不燥热,补益却不峻猛,有君子之德,所以用“四君子”来命名。

“四君子”加大米熬成粥,最适合补气健脾

每到立夏时节,我都会用“四君子”加上大米熬成粥给家人喝,以减少即将到来的炎热给身体带来的消耗。这个方子也可以经常喝一喝作为日常的保养,不过把人参换成党参最好。

男人多气虚,气一虚,就精力不足、体力不支。因此,气虚的男性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这个粥最适合补气,可以作为男性抗疲劳的首选。气补足了,则龙精虎猛、精力十足。

女人易脾虚,脾一虚就乏力犯懒,什么事都不爱干,脸色还泛黄。

而老人家脾、气都容易虚,虚了就显老,免疫力下降,动不动就生病。有了这个粥,女人喝了能气色红润、体力充沛。老人家喝了能补气健脾、安享晚年。

但凡是补药,多偏于滋腻厚重,喝了容易壅气。而体质较差的人,脾胃虚弱,体内还湿气盛,难以运化补品的粘滞、滋腻之气。因此,这类人吃进去的补品非但没有补到身上,反而给脾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味的补下去,最终会导致脾胃不能承受压力而“罢工”,这种行为无异于对自己的身体施暴,非君子所为。

“四君子汤”补中有泻,平和中正,不偏不倚,这才是中庸之道、君子之德。它也为我们揭示了善待自己的真谛。

夏季补气离不开中药“四君子”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在调补阳气的中药里,有一个中医师“离不开”的名方——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最初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后世众多的补气健脾方剂,都是从该方衍化而来,因此有“天下补气第一名方”的美称。组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都是药性平和、不热不燥,在中医师看来,它们品性中正,不偏不倚,犹如君子有冲和之德、中庸之道,故得名“四君子”。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亚萍副主任医师介绍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理脾胃功能往往是振奋一身阳气的“基本环节”。别看这个方子只有四味中药,却体现了中医组方君、臣、佐、使的法则。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为臣,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显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合能使脾胃之气健旺,脾的运化功能恢复正常,滋养气血。临床发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等属脾胃气虚证的疾病,均可应用四君子汤治疗。

用法上,可在中医师指导下,取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用150毫升水煎至100毫升口服。若虚证明显,可加生姜3片、大枣3枚。▲      

四君子汤的作用是什么?
四君子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四君子汤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该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该方以人参为主,补气健脾养胃;配白术健脾燥湿以加强人参补气健脾之力;再加茯苓健脾渗湿测其补脾之功更加明显;配炙甘草也有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并能协调诸药而使它们共同发挥补气健脾的功效。该方作为调理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是补气方剂的基础方,取名“君子”,是喻该方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犹如君子有冲和之德、中庸之道。适宜长服。

1.消化性溃疡病 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5克,三棱10克,乌贼骨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尤其对脾虚型的患者效果较好。

2.慢性胃炎 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枳壳10克,鸡内金10克。每日工剂,水煎服。

3.慢性肝炎 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甘草6克,黄芪10克,柴胡6克,当归10克,白芍ic克。每日 1剂,水煎服。

4.子宫肌瘤 用该方加味:党参30克,白术24克,茯苓15克,甘草9克,莪术30克,三棱30克,牛膝15克。每日1剂,水煎服。

5.经前紧张综合征 用该方加黄茂20~40克,附子10~2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有满意效果。

6.小儿低热 用该方加味:党参15克,白术、茯苓各6克,炙甘草3克,山药1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此外,该方还可用于胃癌、食道癌、乳腺癌肺癌等肿瘤的辅助治疗。

四君子汤      治一切阳虚气弱,脾衰肺损,饮食少思,体瘦面黄,皮聚毛落,买来细软,是肺经,脾经,胃经的药物。具体可以参考有关书籍。
补气、疏气、降气、沉气,这些治气病的方法,你都会吗?
《素问》中有言:“百病生于气也!”一语道破气病的广泛性。身边常有人说自己需要补气,于是乎,补中益气丸便成了很多人的理想补气法宝。关于气病的治疗,补气的确是其中的一种,但至于是不是都用补中益气丸,那倒未必!其实治疗气病的方法也不少,今且详细来说说吧!

气在道医学中的提法很多,大体可分为人体之气和外界之气(如寒气、湿气、燥气)。

一般来说,人体的气主要是指精微物质及其产生的功能活动。故道医所说的人体之气,既包括各种精微物质,也包括各种器官组织的功能活动,因分布和作用的不同,就有各种名称。如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分别叫作营气和卫气;充养脏腑生理作用的气叫作脏腑之气,如胃气、肺气、肾气等。气的组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器官组织的生理活动(其中比较主要的是脏腑的功能活动);二是所需的物质,如水分、空气等。

气的运行是气的基本性质。在生理状态下,人体之气是运行不息的,各种气往往有一定的运行方向,而且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反之,则为病态表现。如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一上一下,相互联系,从而保持呼吸通畅和水道通调;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故脾胃之气升降相因,纳运相适,从而维持正常的消化吸收。气对脏腑精血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如某些脏腑的功能偏盛,形成精血亏耗,就叫“气能伤精”;如精血亏耗反过来削弱气,就叫“精能蚀气”。气虚能使脏腑功能减弱,通过药物治疗或导引术、体育锻炼,使气虚转为气旺时,又能使脏腑功能活动增强,故对慢性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对各种虚损病也不能单靠药物治疗。

一、补气四法

1.培补中气法

用于精神疲乏,面色萎黄,懒言音低,四肢无力,消化不良,大便泄泻等症。

药物: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山药、莲米、扁豆、山楂、神曲、甘草,可加仙鹤草、大枣。

2.补养肺气法

用于肺痿久嗽,音低,音怯,呼吸气短等症。

药物:广明参、北五味、麦冬、黄芪、山药、冬虫夏草、尖贝母、百合、广桔梗、炙甘草、木蝴蝶。

3.补气固表法

用于表虚多汗,汗出恶风,容易感冒等症。

药物:黄芪、白术、麻黄根、防风、牡蛎、浮小麦、枣仁、桔梗、甘草。

4.温补肾气法

用于四肢不温,畏冷,吸气困难,腰酸,小便频数等症。

药物:肉桂、附片、熟地黄、枣皮、山药、宁枸杞、巴戟、香附、甘草。

二、疏气二法

1.疏理肝气法

用于胸胁痞闷,两胁少腹胀痛,嗳气,矢气觉舒等症。

药物:香附、青皮、柴胡、郁金、金铃子、玄参、香橼、玫瑰花、橘叶、紫苏叶、薄荷叶。

2.和胃理气法

用于脘腹胀满,痞痛,嗳气,泛酸,食欲不振等症。

药物:半夏、陈皮、藿香、木香、砂仁、白蔻、枳壳、茯苓、厚朴、台乌、佛手、黄连、吴茱萸(宜轻)。

三、降气三法

1.降气宽胸法

用于气逆胸膈,窒息欲绝及气厥昏倒等症。

药物:沉香、枳实、花槟榔、木香、台乌、苏子、前胡、降香、瓜蒌壳。

2.降气止呃法

用于胃气上冲,呃逆不止,甚则呕吐等症。

药物:公丁香、干柿蒂、刀豆子、旋覆花、代赭石、厚朴、陈皮、生姜、竹茹,热重者,宜加黄芩、黄连以折火势。

3.平降冲气法

用于胸闷,脐下有动气,气冲咽喉不得息,心慌,汗出,拘急等症。

药物:熟地、当归、白芍、菟丝、枸杞、沉香、紫石英、桂枝、香附、小茴、怀牛膝。

四、升气二法

1.升提中气法

用于倦怠少气,便泻不止,脱肛,崩漏,白带清稀不断等症。

药物:党参、黄芪、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陈皮、桔梗、知母、枣皮、甘草,若服后疗效不显,可加少量姜、附以激之。

2.升降气机法

用于邪郁上焦,咳嗽,痰不易出,胸膈间痛等症。

药物:桔梗、枳壳、柴胡、前胡、杏仁、升麻、厚朴、枳实、苏叶、粉葛根、葶苈子。

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 | 【四君子汤】「一方有变」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参去芦9g  白术9g  茯苓去皮9g  甘草炙6g

现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气健脾

👉🏻 禀赋不足,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之气,使其受纳与运化无力 👈🏻

主治:脾胃气虚证

-1- 异功散

《小儿药证直诀》

人参切,去顶  白术  茯苓去皮  甘草+陈皮锉各6g

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脾胃气虚兼气滞证

胃脘闷滞,不思饮食,大便溏薄,或呕吐、泄泻等

六君子汤

《医学正传》

人参3g  白术4.5g  茯苓3g  甘草3g+陈皮3g  半夏4.5g

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食少便溏,胸脘痞闷,呕逆等

香砂六君子汤

《古今名医方论》

人参3g  白术6g  茯苓6g  甘草2g+陈皮2.5g  半夏3g+木香2g  砂仁2.5g  生姜6g

益气健脾,行气化痰

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证

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脘腹胀痛,消瘦倦怠,或气虚肿满

-4-保元汤

《博爱心鉴》

人参3g  炙甘草3g+黄芪灌脓时酒炒,回浆时蜜炙9g   肉桂1.5g益气温阳

虚损劳怯,元气不足证

倦怠乏力,少气畏寒;

小儿痘疮,阳虚顶陷,不能发起灌浆者

参考:《中国药典》2015版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方剂学》

[养生] 夏季补气离不开中药“四君子”

中医讲究“春夏养阳”,在调补阳气的中药里,有一个名方——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最初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后世众多的补气健脾方剂,都是从该方衍化而来,因此有“天下补气第一名方”的美称。组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都是药性平和、不热不燥,在中医师看来,它们品性中正,不偏不倚,犹如君子有冲和之德、中庸之道,故得名“四君子”。
  中医医师介绍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理脾胃功能往往是振奋一身阳气的“基本环节”。别看这个方子只有四味中药,却体现了中医组方君、臣、佐、使的法则。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为臣,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显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合能使脾胃之气健旺,脾的运化功能恢复正常,滋养气血。临床发现,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等属脾胃气虚证的疾病,均可应用四君子汤治疗。

用法上,可在中医师指导下,取人参、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用150毫升水煎至100毫升口服。若虚证明显,可加生姜3片、大枣3枚。

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作用
四君子汤原出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组成有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四味药物。主要功效是健脾益气,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运化无力等证。近年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作用机制的研究日渐深入,取得了进展,分述如下:
1 组方中单味药的研究
1.1 甘草 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和中、祛痰润肺、清热解毒、补脾和胃及调和诸药等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心悸、脘腹虚痛、疮疡等。其成分,含三萜类化合物甘草皂甙和甘草次酸,有皮质激素样作用,小剂量的甘草甜素(600mg/kg)腹腔注射能使大鼠胸腺萎缩及肾上腺重量增加。轻症阿狄森患者,并用甘草甜素160mg,肌注,结果尿中游离型17-羟皮质类固醇增加,而结合型17-羟皮质类固醇却降低,但是总排泄量无变化。健康人肌注甘草甜素80mg,2次/d,结果相似。表明甘草甜素能延长和增强可的松的作用,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少患者对皮质激素的依赖现象及激素撤退时的反应,起到了扶正固本的治疗作用。甘草中的异甘草素和甘草素具有抑制兔肝线粒体单胺氧化酶作用,具有解痉和抗溃疡作用物质,解痉作用异甘草素比甘草素强一倍。它们具有同时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改善脾虚患者的交感神经张力,使脾虚患者偏亢的副交感神经降低。
1.2 白术 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主治慢性腹泻、脾虚纳呆、痰饮水肿等证。白术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有升高白细胞、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自然玫瑰花形成率、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高血清IgG含量的作用。
1.3 茯苓 性平而味甘。能补益中气、健运脾胃、养心安神、利水渗湿。常用于主治水湿中阻、食少便溏、小便不利、心悸失眠等脾虚、心脾两虚诸证。有人用茯苓的复方(党参、白术、茯苓)制剂内服能使自然玫瑰花结形成率及植物血凝素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显著上升,尚能显著增加血清IgG含量。对大鼠幽门结扎所致胃溃疡有抑制作用,并能降低胃液分泌及游离酸含量,对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
1.4 人参 性温,味甘。有大补元气、强心固脱、安神生津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闷、气短喘促、自汗肢冷等证。人参内含人参甙,人参辛及人参宁。并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为人参倍萜烯,还含有β-榄香烯及人参炔醇,还有多种糖类,维生素及人参黄酮类等。这些化学成分均有强壮补益的功效,并可以缩短神经反射的潜伏期,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增强条件反射的强度,提 高分析能力,减少疲劳,对多种原因引起的体弱气虚者均有疗效。 【方解】
四君子汤是补益脾胃的代表方剂,其健脾益气主要是根据“脾居中州”、“脾虚易生湿”、“湿重易伤脾”的中医理论组方遣药,用补益中气的药物治疗脾虚,佐以祛湿之品以助健脾之功,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之功。人参与甘草同为补气之品,人参补气较急,甘草补气偏缓,缓急相合,共成平补之效;茯苓与白术皆为健脾利湿之剂,白术燥湿健脾之阳,茯苓渗湿健脾之阴,燥淡相合,共奏化湿健脾、促进中焦运化之功效。该方健脾益气的主要特点是对脾虚时各种有关脾的功能失调均有不同程度治疗作用,诸如对“脾失健运”和“运化水湿”、“脾为之卫”、“脾统血”等功能失调,均具有一定的恢健作用。 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本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化裁】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
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附方】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保元汤
【附注】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文献】方论江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再加陈皮以理气散逆,半夏以燥湿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

健运脾胃的著名方——四君子汤

做法:
先将瘦肉焯水,将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后,文火熬1小时,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
适合人群:四君子汤是健脾的基础方子。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所导致的气短乏力,语声低微,面色萎白,食少便溏,舌淡苔白等症状。
· 党参味甘性温而能益气,可以健补脾胃。白术协助党参健补脾胃之气,还可以利用白术的苦温特性,健脾燥湿,健运脾气。
· 脾喜燥恶湿,脾胃虚弱,运化水液无力,水湿停滞,所以配伍利水且健脾的茯苓,既可以协助白术健运脾气,又可以利用它的甘淡特性,渗利湿邪,同时使党参、白术补而不滞。
· 最后用甘温益气的甘草,协助党参、白术补中益气,还可以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四味药既使用补脾益气的药物,又使用了苦燥淡渗的药物,主次兼顾,迎合了“脾喜燥恶湿”的特点,是日常调理脾胃,打通中焦,恢复其运化功能的经典方。
四君子汤可作日常调养使用:每周食用2次左右即可。
平时还可以喝一些陈皮水、木香茶,1人份建议用陈皮或木香3-5克,开水冲服即可,有醒脾开胃、健脾理气,恢复脾胃的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