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慢性咳嗽证治体会

 中医知识圈 2022-08-21 发布于山东

咳嗽是因邪犯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病症。它既是一个症状,也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慢性咳嗽通常病程大于8周,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肺部体检无异常发现,胸片正常,常规治疗无效。慢性咳嗽占呼吸科门诊量的10%~38%。常见病因可归结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道反流性疾病等。中医无慢性咳嗽的病名,可归属“久咳”、“风咳”、“痉咳”等范畴。近年来中医对咳嗽的证治也不断深入,咳嗽的病因已不局限于外感与内伤,目前更重视环境因素及鼻、咽喉疾病所致咳嗽。病理机制包括风邪犯肺、邪热结咽、胃气上逆、肝火犯肺、诸脏先伤后传于肺和外感内伤互为因果等。

根据临床经验,认为在慢性咳嗽的辨证施治中,表证一般不明显,五脏多有涉及,病机复杂。抓住风、寒、痰、瘀等病理产物及其相互影响,治疗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风《素问·太阴阳明论》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为阳邪,具有向上向外、升发开泄的特性,易袭阳位,故风邪犯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致咳嗽咽痒,临床上常表现出风邪的特点,如“风善行数变”、“风胜则痒”等。干咳可以突然发作,出现阵咳、顿咳甚至呛咳,有时是一种难以抑制的刺激性、挛急性咳嗽。治疗上若按一般的宣肺化痰止咳法,疗效常不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祛风之品,使风邪外达,肺气得以宣发,清肃之令得行,气道得以通利,常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为此常用浮萍、紫苏叶、蝉蜕、白鲜皮、地肤子、木蝴蝶等清轻之品,以达祛风止痒,透邪外出。若邪风伏于肺络深处,非寻常风药可及,必借蜈蚣、全蝎、僵蚕、蝉衣等虫类药搜剔邪风。李彦军等提出五脏伏风是过敏性哮喘的发病关键,气管痉挛是“风盛则痉”的病理表现的学术观点。另外,慢性咳嗽从肝风论治每多获验。“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肺气以肃降为顺,肝气以升发为调,肺与肝一降一升,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辨证失当,咳嗽日久,肺失宣降,影响及肝,肝失条达,则气机逆乱,肝风内动,升发太过,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伤及肺气,气机逆乱,疾病加剧,缠绵难愈。加之患者久病不愈,每因情志郁怒而诱发肝火上炎,木火行金,甚则风火相夹,上干于肺而致咳嗽加重。治疗需平肝息风解痉,用泻白散合黛蛤散加钩藤、白蒺藜、薄荷、蝉衣等。部分慢性咳嗽肝火上炎,灼伤肺阴,则可出现咳嗽、痰出不爽、咽喉干燥、胸胁胀满等阴虚燥热之证,使用养阴清肺汤加芍药甘草汤治疗此类阴虚有内热,木火刑金之痉咳少痰多有验效。

二、寒

寒邪或因外感,或因内伤,或因年高体虚,真阳亏损。江南雨水多,免不了要淋雨涉水,感受寒湿。冬季气温低,部分人服装过少,不注意保暖,夏季多用空调,均易于中寒。江浙一带喜餐中饮冷;或咳嗽之初,寒在表之时,不知用辛温发散之品驱邪外出,滥用抗生素及苦寒药(清热解毒药),使人体的阳气损伤。此外,年高体虚,或久病失治误治致脏腑功能失调,阳气亏虚,阴寒凝滞。因肺喜温而恶寒,喜宣散而恶郁闭,治疗不当,寒邪深伏,闭郁于肺,则肺气不能布津,津聚为痰。寒与痰、湿相结,贮之于肺。寒饮蕴肺型咳嗽患者往往外寒相加与自身虚寒兼而有之。证见咳嗽频作,甚则呕吐痰涎,形寒肢冷,舌苔薄白,舌质淡胖,脉沉迟。咳嗽初起外感寒邪可选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久咳属风寒留连,饮聚于肺,非用辛温宣散、化痰蠲饮之剂不可,宜苓甘五味姜辛汤主之。至风寒湿邪闭阻经脉,病情久延,命门火衰,治疗当温散通阳,宣通经络,加用麻黄、桂枝、附子、细辛等温通之品极为重要。寒湿非温不散,瘀滞非温不通,虚损非温不补。温通药在补益肝肾、祛风散寒及化瘀通滞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解表温里,散寒蠲饮,收效明显。外感寒邪及阳气亏损是众多疾病发生之根本,在治疗慢性咳嗽中必须重视寒邪导致气血不通畅这个重要环节。

三、痰久病必有痰,怪病必因痰。痰证的产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如清代叶天士所论,“夫痰乃饮食所化,有因外感六气之郁,则脾肺胃升降之机失常,致饮食输化不清而生者;有因郁则气火不舒而蒸变者;有因多食甘腻肥腥茶酒而生者;有因本质脾肾阳虚,湿浊凝滞而生者,又有肾虚水泛为痰者……更为阴虚劳证,龙相之火上炎灼肺,以致痰饮者”。由此可见,痰证的形成是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致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在机体内运化失常,体内精气不能化生气血,遇阴寒凝聚而成。痰之为病,随气机升降,可内蕴脏腑,阻碍气机,外达经络,阻碍气血运行,遍身皆到,在病理上又与气、火、瘀相互影响,其临床表现复杂多端,变幻莫测。临床病久不愈,往往是因痰所致,因此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证见咳嗽痰黄,胸部憋闷,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者,系痰热蕴肺,首选清金化痰方。现代人因过度疲劳,恣食生冷,前期使用抗生素及过度服用清热解毒药等,慢性咳嗽痰热证少见。往往耗伤脾阳,寒饮内伏,肺脾二脏相因为病,咳嗽难愈,痰白质稀,乏力短气,怕风汗多。治疗当宣降肺气,健脾助运,化痰祛邪,宜麻杏二三汤加减。

四、瘀

久病大都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病程缠绵、病因复杂。疾病初起病在气,久病必入络,反复发作,导致气血流通受阻,脉络中有瘀滞。清代医家傅山说:“久病不用活血化瘀,何除年深坚固之沉疾,破日久闭结之瘀滞。”慢性咳嗽同样存在瘀血导致气机不利的情况。对慢性咳嗽舌质黯,舌边尖有瘀滞者,可佐以红花、川芎、丹参等活血通络之品。

总之,近年咳嗽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人民的工作生活。慢性咳嗽患者大多已经使用过抗生素、抗过敏药、镇咳药、清热解毒药等,表证不明显,风、痰、寒等病理产物持续存在,加之久病耗气伤阴,燥热内生,或兼夹瘀血,导致气血不通畅,气机不利。治疗慢性咳嗽首当解除病理产物,使邪有出路,则肺之清肃洁净恢复,肺气得宣,咳嗽自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