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故知新(2)

 简心素文 2022-08-21 发布于江苏

温故知新(2)

在社会生活中,常有些俗话典故成语被误解广传。

有的被一传再传以致造成较深的不良影响。

現选取了几个社会上流传较广的进行了查证学习,感到收获满满现于交流,以便共享。  

(二老而不死是为贼

老而不死是为贼”,是《论语·宪问》中孔子说的一句话。

有的人据此就说孔子不尊重老人,希望老人早早死去,不死就是害人虫。更有借此就发挥说,还是孔圣人说得对,人老了,无用了,就该死,少给社会家人找麻烦。

这些显然与我国自古至今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相违背的。

其实,这都缘于对孔子这句话的曲解误释,真是太冤枉孔子了!

孔子这句话的原句是: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这段话是孔子在特定地点特定背景下针对特定对象的特指,不是对社会现象的泛指。

故事来源是这样的孔子有个邻居发小,名叫原壤。这个人从小就不拘礼节,胸无大志,日求三餐,夜求一眠,年老了还是这样混日子。孔子经常批评他,但原壤依然故我,没有一点长进。

有一日,原壤请孔子到他家去,孔子便策杖而往。古人标准坐法应是两腿并拢,屈膝于席,臀部放在踝之上。而原壤却将两腿张开形如箕状,见了孔子仍如此坐而不迎。孔子就用拐杖敲他的小腿,并训斥说幼而不孙弟,老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里的”“都是通假字,实为”“”,“无述的意思是没有别人可作为榜样的地方。通俗地说就是你小时候不尊孝悌,年长了也没有别人可作为榜样的地方,老了还是这样,你这种人,老而不死,遗留众鄙,就是一个害人虫。

显然,孔子说的老而不死是为贼特指的原壤,并不是泛指老年人。孔子所以对原壤说话如此尖刻,也是因为他是自的发小,似乎对自人说话不必去字斟句酌的,有啥说啥,随心而吐。另外,年龄孔子也是原壤的兄长。 (待续)

作者:李冬銮

李冬銮温故知新(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